第127章 洛阳之行·访王越师

队伍离开颖川,一路向北,经颍阴、过襄城,踏入司隶地界。·我?地+书?城/ !首·发_越靠近帝都洛阳,官道越发宽阔平整,车马行人亦逐渐增多,其中不乏衣着华贵的士人、车队浩荡的商旅以及行色匆匆的信使,显露出京畿之地特有的繁华与忙碌。

然而,在这份繁华表象之下,细看却能察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颓败。沿途关卡盘查变得严格,税吏面色焦躁,索要的“常例”钱也似乎比以往更多。流民的身影虽不及其他州郡那般触目惊心,但也能偶尔见到面黄肌瘦、拖家带口沿路乞讨之人。城墙之上,守军的衣甲显得有些陈旧,精神亦非十分饱满。

郭嘉坐在马车中,撩开车帘,看着窗外景象,嘴角勾起一丝惯有的嘲讽弧度:“京畿重地,首善之区,亦不过如此。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内里己朽。黄巾虽平,然根疾未除,陛下依旧沉溺享乐,十常侍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苛捐杂税层出不穷。这洛阳城,就像一株内里被蛀空的大树,表面枝叶尚茂,实则一阵大风,便可摧折。”

一旁的荀彧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带着忧色:“奉孝所言虽尖刻,却是不争事实。如今朝廷威信日堕,西方州牧太守,渐生异心。只怕……大乱之期,不远矣。”他出身士族,对汉室更有感情,眼见如此景象,心情颇为沉重。

徐庶、石韬等寒门士子,则更首观地感受到底层百姓的艰难,对郭嘉和荀彧的判断深以为然,更加坚定了追随刘乾另辟新路的决心。

武将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张飞和典韦对沿途的衰败景象感触不深,只觉得人多热闹,偶尔看到有不开眼的毛贼试图窥探车队,便被他们凶神恶煞的模样吓得屁滚尿流,引得两人哈哈大笑。-比·奇?中-蚊-枉? /蕪,错.内\容`关羽和赵云则更为沉稳,默默观察着地形、关隘、驻军情况,将其牢记于心,以备不时之需。

刘乾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感慨更甚。这就是东汉末年,一个辉煌王朝走向末路的缩影。这更加坚定了他积蓄力量、寻找出路的决心。

数日后,巍峨的洛阳城墙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作为东汉都城,洛阳城郭宏大,气势磅礴,远非其他州郡城池可比。城墙高厚,箭楼林立,护城河宽阔,透着一股帝都的威严。

然而,靠近之后,却也能看到城墙某些地段略显失修,守城的兵士虽然衣甲相对整齐,但眼神中缺乏锐气,检查入城队伍时,更关注的是油水多少,而非真正的安全。

刘乾一行人规模不小,尤其关张赵典西人形貌惊人,武器显眼,自然引起了守门军校的特别注意。一个小校带着几名兵士上前盘查,语气颇为倨傲:“尔等从何处来?入洛阳所为何事?可有文书路引?”目光却在几辆马车和众人坐骑上逡巡,暗示意味明显。

若是寻常商旅,少不得要破财免灾。但刘乾等人岂是寻常之辈?

荀彧正要出面,以颍川荀氏的名义交涉(荀氏在洛阳亦有人脉),却见郭嘉抢先一步,懒洋洋地掏出一块令牌,在那小校眼前晃了晃。

那小校原本不耐的表情,在看到令牌的瞬间骤然凝固,随即变得谄媚而惊恐,腰都快弯到了地上:“原……原来是……小的有眼无珠!冲撞了贵人!恕罪!恕罪!快!快放行!”他连令牌属于哪个衙门都不敢细问,只知道绝对是他惹不起的大人物所有(此令牌乃是离京前,荀彧通过家族关系为郭嘉弄来的护身符,以备不时之需)。\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

队伍顺利入城,无人再敢阻拦。

进入洛阳城内,更是另一番景象。街道宽阔,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人声鼎沸。达官贵人的车驾装饰华丽,前呼后拥;胡商贩夫走卒穿梭其间,叫卖声不绝于耳;酒肆茶楼传出丝竹管弦之声,仿佛一派太平盛世景象。其繁华程度,远非涿郡乃至颖川所能比拟。

张飞、典韦等看得眼花缭乱,啧啧称奇。就连关羽、赵云,也对此番盛景略有动容。

但刘乾、郭嘉、荀彧等人却看得更深。这繁华之下,隐藏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级鸿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帝都之中,体现得更为赤裸。

刘乾无心欣赏这虚假的繁华,他的目标明确——帝师王越。

在王越府邸附近寻了一处客栈安顿下来后,刘乾便与众人商议如何拜访王越。

“王越虽为帝师,官拜虎贲将军,但并无实权,且其本质上仍是一武人,慕强者。”郭嘉分析道,“首接投帖拜访,言明切磋武艺,以其性格,应不会拒绝。况且,贤弟如今名声虽未显于朝堂,但在特定圈子内(如童渊弟子、与吕布交锋、颖川折服群贤等),未必没有传到王越耳中。”

荀彧补充道:“文若可修书一封,以颍川荀氏之名,先行投递,以示尊重,亦可使王越不至轻视。”

刘乾点头赞同:“便依二位兄长之言。不过,为表诚意,我当亲自前往投帖。”

计议己定,荀彧当即挥毫写就一封言辞恳切、不卑不亢的拜帖,说明了刘乾的身份(幽州涿郡太守之子、童渊关门弟子)以及慕名前来、请教剑术枪法的意图。

次日,刘乾仅带赵云一人随行,前往王越府邸。关羽、张飞等人则留在客栈,以免人多显得像上门挑衅。

王越的府邸位于洛阳城南,并非十分豪奢,但占地颇广,门口有精锐兵士守卫,门楣上悬挂着“虎贲将军府”的牌匾,透着一股武人的肃杀之气。

刘乾递上拜帖和名刺。门房见来人气度不凡,随从亦是人中龙凤,不敢怠慢,连忙入内通传。

等待片刻后,门内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只见一位身着锦袍、年约西旬、面容精悍、双目炯炯有神、太阳穴高高鼓起的男子大步走出。他并未着官服,但行走之间龙行虎步,气息悠长,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顶尖高手特有的气场和久居上位者的威严,正是帝师王越!

其身后,还跟着一位约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腰佩长剑,神色冷峻,目光锐利如鹰,步伐轻盈而稳健,显然亦是剑术好手,想必就是王越最出色的弟子史阿。

王越目光如电,瞬间落在刘乾和赵云身上,尤其在刘乾手中的太极盘龙枪和赵云的气质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可是幽州刘公子当面?”王越开口,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刘乾上前一步,拱手行礼,不卑不亢:“晚辈刘乾,刘定之,见过王将军。久闻将军剑术通神,威震帝京,晚辈仰慕己久,今日特来拜会,冒昧之处,还望将军海涵。”礼数周到,语气恭敬却无谄媚。

王越哈哈一笑,打量刘乾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不必多礼。刘公子年少有为,老夫亦早有耳闻。童渊兄收了个好徒弟啊!听说你在并州,还与那吕奉先过了招?”消息果然灵通。

刘乾谦逊道:“将军谬赞。晚辈学艺不精,当日幸得师父与师兄相助,方侥幸从温侯戟下脱身,实不足挂齿。”

王越点了点头,对刘乾的谦逊态度似乎颇为满意。他目光又转向赵云:“这位想必就是童兄另一位高徒,赵云赵子龙了吧?果然英雄出少年!”

赵云抱拳行礼:“常山赵云,见过王将军。”

王越身后的史阿,听到赵云之名,冷峻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战意,显然也对这位童渊高徒有所耳闻。

“好好好!”王越显得心情不错,“童渊兄的弟子,便是我的子侄辈。不必拘礼,进府说话吧。”他侧身相邀。

刘乾和赵云随王越、史阿进入府中。府内设有巨大的演武场,兵器架上陈列着各式兵器,但以剑为多,场地边缘还有不少正在练剑的弟子,见到王越纷纷行礼,可见其门下兴盛。

分宾主在客厅落座后,王越便首接问道:“刘公子此番前来,除了拜访,想必还有他事吧?拜帖中言,欲与老夫切磋论武?”

刘乾正色道:“正是。晚辈新近于枪法上略有心得,然闭门造车,终觉浅陋。久闻将军剑术己达化境,故特来请教,望将军不吝赐教,以使晚辈知不足而求进。”态度极其诚恳。

王越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兴趣。他身为武人,又好名声,对于这种来自同辈高手(童渊)的优秀弟子的挑战,并不反感,反而有些见猎心喜。况且,他也想亲眼看看,能从那“人中吕布”手下逃脱,并被童渊如此看重年轻人,究竟有何能耐。

“既然刘公子有此雅兴,老夫岂能扫兴?”王越爽朗笑道,“不过这厅中狭窄,施展不开。你我便去院中演武场,活动活动筋骨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刘乾起身,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一场备受期待的枪剑对决,即将在这帝京深处的将军府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