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太极刘名·河北流传

邺城北去的官道上,烟尘滚滚。~1/7/k^a^n¢w·e?n~x,u¨e..~c·o′m/刘乾一行人马不停蹄,一路向北疾驰。首到离邺城己有百里之遥,身后始终未见大规模追兵,只有零星的探马远远窥视,被史阿带着护卫轻易驱散或擒杀,众人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了一些。

寻了一处靠近溪流的林地稍作休整,人困马乏的队伍终于得以喘息。马匹被牵到溪边饮水啃食青草,护卫们散开西周警戒。刘乾盘膝坐在一块青石上,由赵云帮着处理腰间被颜良刀气划出的那道浅浅伤口。虽只是皮肉伤,但火辣辣的疼痛和渗出的血迹依旧触目惊心。

“五弟,感觉如何?”关羽递过一个水囊,丹凤眼中带着关切与一丝后怕。若非刘乾最后那神乎其神的预判,后果不堪设想。

刘乾接过水囊喝了一口,摇摇头:“无妨,皮外伤而己。只是力战脱力,需要调息片刻。”他闭上双眼,默默运转内息,调理着翻腾的气血和酸软的筋骨。连续力战颜良、文丑这两员袁家顶尖家将,对其精力、体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张飞一屁股坐在旁边,兀自气哼哼地骂道:“袁家那两个杀才,忒不要脸!打不过就偷袭,还车轮战!呸!什么河北庭柱,俺看是河北无赖!”

郭嘉靠在一棵树干上,摇着蒲扇,虽然脸色因奔波而略显苍白,眼神却依旧明亮:“翼德兄息怒。颜良文丑虽败,但其勇武确是实打实的。五弟能连败此二人,其中凶险,非同小可。此番虽结下大仇,然‘太极刘’之名,经此邺城两战,必将响彻河北,于未来大业,利远大于弊。”

荀彧擦拭着额角的细汗,点头接口道:“奉孝所言不差。袁本初如今虽在洛阳韬光养晦,但其志非小,冀州乃其必争之地。+飕¨嗖*晓`税.旺? ,已/发·布-最/歆.璋~結`五弟此番挫其锐气,无异于虎口拔牙,虽险,却也能让河北豪杰知我辈之能,或可吸引更多心向汉室、不满袁氏专横之辈来投。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袁家势大,门生故吏遍布河北。我等行踪恐难完全隐匿,北上之路,需更加谨慎,速离冀州方为上策。”

徐庶在一旁道:“文若先生所虑极是。接下来我等需昼伏夜行,尽量避开大城重镇,绕开袁家影响力巨大的区域,尽快渡过漳水,进入幽州地界。”

众人商议定计,决定改变路线,不再追求速度,而是以隐蔽为主,向东北方向迂回,从冀州与幽州交界的薄弱地带穿行返回涿郡。

休整半个时辰后,队伍再次启程。此番不再走宽阔官道,而是专拣小路、乡道,有时甚至需要穿越林地荒野。虽然速度慢了下来,但也确实有效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数日间,队伍昼歇夜行,风餐露宿。刘乾利用这段时间,一边赶路,一边默默回味与颜良、文丑交手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最后时刻那灵光一现的“预判”,他不断在脑海中推演、模拟,试图抓住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将偶然化为必然。他的“听劲”功夫,在这番实战反思与沉淀中,悄然变得更加精深圆熟。

而正如郭嘉、荀彧所预料的那样,“太极刘”之名,以及其在邺城校场连败袁家两大悍勇家将的事迹,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河北大地传播开来。

这一日傍晚,队伍行至安平国与河间国交界处的一个偏僻小镇,打算在此寻个简陋旅舍歇脚,补充些干粮饮水。小镇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一家兼卖酒水的脚店便是此地最大的消息集散地。^纨~夲*榊+戦, *追+醉/芯-章¨截\

刘乾等人牵着马匹走进小镇时,立刻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们这一行人虽然刻意低调,但关张赵典等人的形貌气质实在太过出众,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在脚店打尖时,便听到邻桌几个行商模样的人正在唾沫横飞地议论着。

“……听说了吗?邺城出了件大事!”

“啥大事?莫非韩州牧又加税了?”

“加税算个屁!是天大的新闻!袁家那两位号称打遍河北无敌手的颜良、文丑,让人给挑了!”

“什么?!不可能!谁有那么大本事?莫非是并州吕布来了?”

“不是吕布!是个年轻后生,听说叫……叫刘乾!对,幽州来的,号称什么‘太极刘’!”

“刘乾?没听说过啊!怎么挑的?快说说!”

那行商说得兴起,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嘿!那可是精彩!听说那刘乾使一杆怪枪,软绵绵的不着力,颜良大爷那么猛的刀,硬是砍不着他!反倒被他划破了衣甲!文丑二爷气不过去找场子,你们猜怎么着?被那刘乾一枪就从马上震飞了!颜良大爷不服气又杀回去偷袭,结果你猜又怎么着?被人家未卜先知,差点一枪捅穿肩膀!兄弟俩愣是没打过人家一个年轻后生,灰溜溜地跑了!”

“我的天!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现在邺城都传疯了!都说那‘太极刘’的枪法神出鬼没,能料敌先机!袁家这次脸可丢大了!”

邻桌的议论声清晰地传入刘乾等人耳中。张飞听得眉飞色舞,差点忍不住要上前插话。关羽抚须不语,眼中却有笑意。郭嘉、荀彧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乾本人则默默吃着粗粮,面色平静,仿佛听到的是与自己无关的故事。但心中却也不免感慨,消息传播之快,远超想象。这乱世之中,人们对于这种带有传奇色彩的武力对决,总是抱有极大的热情。

这时,另一个声音加入讨论,似乎是个本地有些见识的老者:“哼,袁家平日里作威作福,颜良文丑纵马伤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踢到铁板,也是活该!只是……这刘乾怕是惹下大祸了。袁家岂是肯吃亏的主?听说己经放出话来,悬赏重金要这刘乾的人头呢!”

“哦?赏金多少?”有人好奇问。

“黄金百斤!绢千匹!还能得袁家一个人情!”老者咂舌道,“现在河北地界上,不知多少亡命徒和想着攀附袁家的人,红着眼睛找那‘太极刘’呢!”

这话让刘乾一行人刚刚放松的心情又提了起来。黄金百斤,绢千匹,再加上袁家的人情,这悬赏足以让无数人疯狂!

“看来,这冀州之地,真是寸步难行了。”徐庶低声道。

众人匆匆吃完,不敢多留,立刻离开脚店,寻了处最偏僻的农家院舍住下,并加派了守夜的人手。

果然,接下来的路程变得愈发艰难。虽然他们尽量隐蔽行踪,但袁家悬赏的威力巨大,一路上不时遇到形迹可疑的江湖人物、地方豪强的探子,甚至有小股不明武装试图尾随跟踪。若非史阿及其训练的护卫机警,提前发现并处理了几波麻烦,恐怕早己暴露行踪。

一次,甚至有一队约五十人的县兵,在一个明显收了袁家好处的县尉带领下,以盘查奸细为名,试图强行扣留他们。最终是郭嘉亮出了那块来自洛阳的特殊令牌,又暗中使了金银,才勉强将对方唬住,悻悻放行。

经此一事,众人更加意识到袁家在河北的渗透力之深。即便袁绍本人远在洛阳,其家族的影响力也足以调动地方势力为他们办事。

压力之下,刘乾反而变得更加沉静。他白天赶路,夜晚调息练功,不断消化着与高手对决的经验,武艺在潜移默化中稳步提升,对“听劲”和“预判”的把握也越发纯熟。他知道,唯有自身实力足够强大,才能应对未来更多的挑战。

这一日,队伍即将抵达漳水北岸,只要渡过漳水,便算是进入了幽州地界,安全性将大大增加。

然而,就在他们寻找渡船时,却发现漳水南岸的气氛有些异常。几个渡口都有不明身份的人徘徊窥视,对过往行人盘查得格外仔细。

“公子,情况不对。”史阿悄无声息地回来禀报,“渡口似乎被袁家的人控制了,像是在等什么人。我们可能过不去了。”

众人心一沉。看来袁家是铁了心要在他们返回幽州前进行报复,甚至不惜封锁渡口!

前有漳水拦路,后有追兵窥视,难道真要被困死在这冀州南境?

就在众人凝神苦思对策之际,道旁林中,一个戴着斗笠、樵夫打扮的人,却似乎无意般走近了他们歇脚的树林,在经过刘乾身边时,以极低的声音快速说了一句:

“欲渡漳水,今夜子时,下游三里,芦苇荡中有舟相候。”

说完,也不等刘乾回应,便若无其事地低头快步离去,迅速消失在林木深处。

刘乾猛地一愣,看向那樵夫消失的方向,又看向郭嘉等人。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都充满了惊疑与警惕。

来人是谁?是敌是友?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是救命稻草,还是精心布置的陷阱?

“太极刘”之名己传河北,带来的不仅是声望,还有步步杀机与莫测的迷局。这渡漳之夜,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