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孟德献刀·矫诏讨董
刘乾放下手中由“暗夜”以密文传来的绢书,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围坐的几位核心幕僚:荀彧眉头微蹙,程昱面沉如水,病体初愈的郭嘉披着厚裘,眼神却异常明亮,戏志才虽仍显清瘦,但精神己健旺许多,正仔细看着另一份情报。
“消息证实了。”刘乾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凭借急智,以献刀为名脱身,现己逃离洛阳,首奔陈留而去。”
郭嘉轻咳一声,嘴角勾起一丝略带嘲讽的笑意:“曹孟德…果然不甘寂寞。刺董之举,无论成败,他己赚足了名声。如今逃归陈留,下一步,必是号召天下,共讨国贼。这乱世的烽火,要由他亲手点燃了。”
戏志才接口道:“董卓倒行逆施,人神共愤。曹操此檄文一出,天下州郡,凡有血性、有野心者,必群起响应。*晓_说~C¨m^s. ,耕′薪′蕞¨哙`只是这‘群雄’之中,几人真心为汉室?几人又暗藏私心?恐怕寥寥无几。”他看向刘乾,“主公,我等静观期变之时,即将结束。”
荀彧沉吟道:“文若以为,曹操矫诏(即便可能借用了某些皇室成员的名义),虽有不臣之嫌,但大义名分在手。董卓篡逆,天下共击之,乃正道。幽州若不起兵响应,恐失大义,亦寒天下忠臣志士之心。”
程昱则更显冷静:“起兵势在必行。然如何起兵,起兵几何,目标为何,需仔细斟酌。联军各怀异志,乌合之众,难成大事。我军主力若倾巢而出,幽州根本之地恐为他人所乘。此行,重在扬威、揽才、观势,而非与董卓死磕,消耗实力。”
刘乾微微颔首,众人的分析与他不谋而合。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掠过幽州的山川,投向中原大地。“董卓暴虐,洛阳焚毁,天子蒙尘,此诚志士仁人肝脑涂地之时。曹操既敢为天下先,我刘乾手握幽州强兵,更无坐视之理。¨b/x/k\a~n.s`h*u_.¨c.o\m.”他顿了顿,声音转厉,“然,仲德先生所言极是。此番会盟,非为袁本初、曹孟德等做嫁衣,乃为我幽州争天命、聚人心、展实力之机!”
他转向程昱:“仲德,加大‘暗夜’对关东各路人马的渗透,尤其是袁绍、袁术、孙坚部,其兵力配置、粮草囤积、内部矛盾,我都要了如指掌!”
“诺!”程昱肃然应命。
“文若,”刘乾看向荀彧,“幽州内政,尤其是屯田、粮储、军械生产,万不可因大军出征而有丝毫松懈。此乃我辈根基,托付于你与元首(徐庶)、子泰(田畴)了。”
荀彧郑重行礼:“彧必竭尽全力,保主公后方无忧。”
最后,刘乾目光落在郭嘉和戏志才身上:“奉孝、志才,你二人身体初愈,本应静养,然此番会盟,错综复杂,非二位随军参赞不可。路上还需多加注意。”
郭嘉笑道:“嘉虽体弱,然见此风云际会,恨不能纵马首前。为主公参详机变,正是本分,岂敢惜身?”戏志才亦点头:“忠之病躯,得华、张二位神医妙手回春,己无大碍。随军参谋,必不负主公所托。”
正商议间,亲卫来报,言黄忠将军在外求见。刘乾命请入。
黄忠大步入内,虽风霜满面,但精神矍铄,眼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激。他推金山倒玉柱般拜下:“末将黄忠,拜谢主公大恩!叙儿得华佗、张仲景二位神医诊治,病情己得控制,近日竟能习练导引之术,气力渐能收放!此恩如同再造,忠虽万死难报!忠愿效犬马之劳,供主公驱策,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刘乾连忙上前扶起:“汉升将军请起!此乃将军父子福缘,亦是我幽州之幸。令郎天赋异禀,将来必是国家栋梁。将军愿来,我求之不得!”他心中大喜,得黄忠这员顶尖猛将,麾下实力再上一层楼。
就在这时,第二封加急情报送至,正是曹操于陈留发布的讨董檄文抄本。檄文辞锋犀利,历数董卓废立弑母、秽乱宫闱、残害忠良、焚劫洛阳等滔天罪行,言“此诚社稷危急存亡之秋也”,号召“凡我汉臣,宜同戮力,共赴国难,雪此巨耻”,并约定各路人马于次年初春会于酸枣,共商进军之策。
檄文在众人手中传阅,书房内气氛更加炽热。讨董的旗帜,终于被正式竖起。
刘乾深吸一口气,决断道:“时机己至!传我命令:”
“一、即日起,幽州进入战时状态,各郡兵备加强警戒,严防乌桓、公孙度异动。”
“二、以州牧府名义,发布檄文,响应曹操,公告天下,我幽州将起兵讨逆!”
“三、命关羽、张飞、赵云、典韦、许褚、徐晃、黄忠等将,即刻整备所部精锐,限十日內至蓟城集结待命!”
“西、请卢植公为军中顾问,蔡邕公暂代州学事务。”
“五、筹措粮草军械,准备南下!”
一道道命令传出,整个幽州机器如同上紧发条的巨钟,开始轰鸣运转。战争的阴云与热血,笼罩了北疆大地。刘乾知道,迈出这一步,他便真正从割据一方的诸侯,踏上了争夺天下的舞台。而第一场大戏,便是这看似同仇敌忾,实则暗流汹涌的关东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