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釜底抽薪

“王嫂子,我媳妇胆子小,脸皮薄,以后有什么事,你直接冲我来。~d.u_o′x^i~a?o?s+h_u`o·.′c^o~m¨”

“我李子明做事,一人做事一人当。”

他顿了顿,扫了一眼周围探头探脑的邻居。

“至于我们家吃肉的钱是偷的还是抢的,这话可不能乱说。”

“派出所离咱这儿不远,王嫂子你要是觉得有问题,我现在就陪你去报案,让公安同志来查个清楚,你看怎么样?”

王桂芳的笑容彻底僵在脸上。

报案?

她哪敢啊。

这不就是仗着李子明以前窝囊,想在苏小婉面前找点优越感,顺便过过嘴瘾嘛。

“哎呀,这……这不就是开个玩笑嘛,邻里邻居的,至于这么上纲上线?”

王桂芳挥着手,想把这事糊弄过去。

“玩笑?”

李子明往前走了一步。

王桂芳吓得又退了一步,后背直接撞在了栏杆上。

“指着我老婆鼻子,说我偷抢,说我们家要遭报应,这也是开玩笑?”

李子明的声音冷了下来。

“王嫂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我劝你,以后管好自己的嘴。也多关心关心你家儿子的婚事,彩礼凑够了没?别到时候人家姑娘真跟别人跑了,你还有闲心在这操心我们家的闲事。/t^a+y′u¢e/d_u·.·c/o-m-”

“你!”

这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王桂芳的脸上。

儿子的婚事是她最近最大的心病,也是最没脸见人的事,现在被李子明当众揭开,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

周围邻居的窃窃私语,像针一样扎进她的耳朵里。

她再也待不下去,怨毒地瞪了李子明一眼,灰溜溜地钻回了自己家门,“砰”的一声把门摔上。

一场闹剧,就这么散了。

邻居们见没热闹可看,也都各自散去,只是走之前,投向李子明的表情,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意味。

李子明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一切。

屋里,苏小婉还抱着孩子,肩膀微微颤抖,眼圈红红的。

“子明……”

她一开口,声音里全是委屈和后怕。

“没事了。”

李子明脱下外套,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她以后不敢了。”

苏小婉抬起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你刚才……说要办正经营生,是真的吗?”

她最在意的,还是这句话。

她不怕吵架,就怕日子没有盼头。

李子明拉着她坐到床边,把今天下午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r-a+n+w-e¨n!z!w′w′.`c_o`m¨

从找到市汽水厂的张师傅,到三个人决定合伙,再到他们需要一笔钱来买设备。

他讲得很详细,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苏小婉听得入了神,脸上的担忧渐渐被一种惊奇所取代。

她从不知道,做一瓶小小的汽水,背后竟然有这么多门道。

更没想到,自己的丈夫,能把这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那……那个张师傅,靠得住吗?”

她小声问,这是她最担心的。

“靠得住。”李子明回答得很干脆,“他是个有真本事,但不得志的人。我们给他一个施展的平台,他给我们吃饭的技术,这是互相成就。”

“可……可是,要五十块钱呢。”

苏小婉一想到这个数字,心就揪了起来。

那可是一笔巨款。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李子明握住她的手。

“小婉,你信我吗?”

苏小婉看着丈夫,这个男人还是那张熟悉的脸,可好像又有什么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不再是那个喝醉了就只会发脾气,对未来一片茫然的废物。

他有想法,有计划,有担当。

苏小婉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信。”

就在这时,一直安安静静坐在小凳子上的李悦,突然开口了。

“爸爸。”

小姑娘拿着她的牛皮纸笔记本和铅笔头,跑了过来。

“你说,咱们的橘子汽水,成本能比现在的糖精水高多少?”

李子明一愣,随即笑了。

“高不少呢。悦悦,这个账可复杂了。”

“不复杂。”

李悦把本子摊开在桌上,小脸绷得紧紧的,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你把买设备要花的钱,买原料要花的钱,都告诉我。我帮你算,我们卖多少瓶才能把本钱挣回来,从第几瓶开始,是纯挣钱。”

她不仅要算利润,还要算成本回收周期。

李子明和苏小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反应里看到了震惊。

“还有,”李悦抬起头,很认真地提议,“爸爸,我们最开始,可以去学校门口卖。”

“为什么?”李子明饶有兴致地问。

“因为同学们的零花钱,都是一分两分的攒起来的,买不起国营商店三毛钱一瓶的汽水。但他们最喜欢喝甜的了。如果我们的汽水好喝,又只卖几分钱,他们肯定都会买。”

一番话,说得李子明心里一震。

最精准的市场定位,最直接的销售渠道!

自己这个女儿,真是个宝贝疙瘩!

第二天一早,李子明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揣进兜里,骑着车直奔市工商局。

八十年代的政府机关,楼是灰的,走廊是暗的,空气里飘着一股纸张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办事窗口后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正低头看着一份报纸。

“同志,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办个体户营业执照,需要什么手续?”

李子明客客气气地问。

那人眼皮都没抬,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印着表格的纸,往窗台上一拍。

“自己看。”

李子明拿起来一看,头皮有点发麻。

经营场所证明、从业人员身份及技术资质证明、资金来源证明、卫生许可……

一条条一款款,看得他眼花缭乱。

光一个“经营场所证明”,就让他犯了难。

他们那个棚屋,哪来的证明?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旁边窗口,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头发抹得油光锃亮的男人,正跟窗口里的办事员聊得热火朝天。

“刘哥,都弄好了,您受累给看看。”

男人递进去一沓材料,顺手把一包没拆封的“大前门”也塞了进去。

窗口里的办事员飞快地把烟收进抽屉,然后才拿起那沓材料,粗略地翻了翻。

“嗯,材料挺齐。回去等通知吧。”

“诶,好嘞!谢谢刘哥,改天请你喝茶!”

男人点头哈腰地走了。

李子明心里一动,赶紧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