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东方新茶
“李厂长,各位。”他清了清嗓子,把一本摊开的账本放到了桌子中间。“样品很成功,我也很高兴。但是,我必须提醒大家看看这个。”
众人的笑声停了下来。他们看向那本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
“这是我根据今天的试产情况,初步核算出的单瓶成本。”王会计的手指点在账本上。“我们的峰牌汽水,算上瓶子、原料、人工,所有成本加起来,一瓶是两毛一。但是这个‘甜心果汁’,因为用的是纯果浆,成本是七毛八。”
他的手指又移到下一行。“这个‘东方新茶’,茶叶和萃取工艺的成本很高,一瓶的成本是一块零三分。”
会议室里已经安静下来。
王会计最后指向豆奶那一栏,他的声音也变得干涩。“最贵的,是‘家常味道’豆奶。最好的非转基因大豆,加上那套德国uht设备的高昂折旧和能耗,一瓶豆奶的生产成本,是一块三毛二。”
“一块三毛二?”赵大刚的嗓门一下子拔高了,“我们一瓶汽水才卖五毛钱!这豆奶光成本就一块三,那得卖多少钱?卖两块?谁会花两块钱买一瓶豆浆喝!”
王会计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这还只是生产成本,没有计算营销、运输和渠道的费用。_3\3*k~s¢w·.\c¢o¨m_如果按照我们公司正常的利润率来定价,这三款产品,零售价最低都不能低于两块五。”
刚刚还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到了冰点。
“老李,这不行。”赵大刚的脸垮了下来,他看着李子明,“这价格太高了,根本卖不动的。我觉得,果汁里可以多兑点水,茶叶用次一点的,成本不就下来了吗?咱们薄利多销,一样能赚钱。”
“不行!”李悦立刻反驳,“赵叔,如果我们那么做了,跟市面上那些用糖精香精兑出来的‘果味饮料’有什么区别?我们主打的就是健康、天然、高品质。一旦降了标准,我们自己的牌子就砸了!”
“牌子能当饭吃吗?”赵大刚急了,“东西卖不出去,再好的牌子也是白搭!我们是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
“高价格本身就是我们品牌的一部分!我们就是要告诉消费者,好东西,就值这个价!”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去市场上问问,谁愿意花冤枉钱!”
两人争吵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王会计抱着他的账本,一脸愁容。张援朝站在一旁,插不上话,技术人员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不是他擅长的领域。
李子明一直没有说话。他拿起那瓶成本最高,达到一块三毛二的豆奶,又慢慢喝了一口。香醇顺滑的口感,在舌尖上散开。
他把瓶子重重地放在桌上。
“都别吵了。”
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他。
“大刚,我问你,这三样东西,好不好喝?”
赵大刚愣了一下,老老实实地回答:“好喝。说实话,比我喝过的所有饮料都好喝。”
“那不就结了。”李子明环视众人,“我们做出了全中国最好喝的果汁、茶饮料和豆奶。你们现在却要讨论怎么把它做得难喝一点,便宜一点。这是什么道理?”
他看着王会计。“你的账算得没错,成本很高。但你的眼光,还停留在卖汽水的阶段。我们卖五毛钱的汽水,赚的是几分钱的辛苦钱。现在,我们有机会去赚一块钱甚至几块钱的品牌钱,你却不敢了?”
他又转向赵大刚。“你说没人买。那是因为你的眼睛里,只看得到那些在批发市场里抢一分钱差价的小贩。你想过没有,在省城,在京城,那些逛百货大楼的人,住涉外饭店的人,他们想给孩子买一瓶放心的饮料,到处都找不到。他们缺的不是那一两块钱,缺的是我们手里的好东西。”
李子明站了起来。“从今天起,峰牌要走两条路。一条是峰牌汽水,继续做我们的国民饮料,薄利多销。另一条,就是以这三个产品为代表的高端路线,我们卖的不是解渴,是品质,是健康,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他做出最终决定。
“王会计,立刻拨付一笔资金,用于首批产品的生产。赵大刚,李悦,你们两个负责,在海城和省城,各自挑选五家最高档的百货商场和饭店,把我们的新产品铺进去。不要多,每个地方先放一百箱。我们不要钱,就看市场的反应。”
赵大刚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李子明的表情,把话又咽了回去。
李子明拿起一瓶琥珀色的“东方新茶”,递到赵大刚面前。
“去吧。去看看,这个市场上,到底有多少聪明人。”
三天后,厂长办公室的气氛很沉。
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李子明一根接一根地抽,王会计坐在一边,不停地翻看账本,嘴里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清他在算什么。
李悦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空旷的厂区,一言不发。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赵大刚走了进来,他把一份销售报表用力拍在李子明的办公桌上。
“完了。”
赵大刚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从口袋里摸出烟盒,抖了半天才抖出一根,点了几次都没点着。
王会计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赵经理,省城百货大楼那边,情况怎么样?”
“怎么样?我昨天亲自去看的。”赵大刚终于点着了烟,狠狠吸了一口,“‘甜心果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一百箱,三天,卖出去不到二十箱。来看的人多,问价格的人多,一听一瓶要两块五,扭头就走。还有人说,我们是想钱想疯了。”
他的话让办公室里的空气更加凝固。
这个结果,虽然他早有预感,但亲口说出来,还是让他觉得脸上无光。
“那……‘家常味道’豆奶呢?”王会计的声音更低了。
“豆奶?”赵大刚自嘲地笑了一下,“那个更惨。总共就卖出去十几瓶。人家逛百货大楼是买高档货的,谁会花两块钱在那儿买瓶豆浆?有个售货员跟我说,顾客觉得我们这东西放错了地方,应该去早点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