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没人敢再欺负你

“老赵,你带几个人过去。·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记住,我们是去建厂的,不是去打架的。能用钱解决的,就用钱。钱解决不了的,”李子明顿了一下,“再动手。”

“明白。”赵大刚咧嘴一笑,转身就走,那股子江湖气又回到了身上。

三天后,赵大刚带着四个厂里安保队的退伍军人,出现在了京城南郊的工地上。

他没先去找那个大头坤,而是让工地的厨子,在工地门口摆了三张大桌,炖了三大锅的猪肉白菜,买了十几箱的二锅头。

“让兄弟们都过来,吃饭!”赵大刚对着尘土飞扬的工地喊道。

工人们又惊又疑地围了过来。

赵大刚直接搬过一箱酒,用牙咬开一瓶,“我叫赵大刚,是峰牌的市场总监。我听说,有兄弟在这儿受了欺负。这事儿,公司知道了。从今天起,我赵大刚就坐镇在这儿!谁他妈再敢动咱们峰牌的工人一根手指头,我让他躺着出南郊!”

他把一瓶白酒灌下去一半,把瓶子往地上一摔。

“吃饭!喝酒!吃饱了,不想干的,现在就结工资走人!想跟着我赵大刚继续干的,我保证,没人再敢欺负你们!”

工地上沉默了一瞬,然后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y¢e`x,i?a′k-e·.?c!o^m¨

当天下午,那个叫大头坤的,果然带着七八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工地门口。

“呦,新来的管事儿的?”大头坤斜着眼打量赵大刚。

赵大刚坐在个小马扎上,不紧不慢地喝着茶,看都没看他一眼。

“坤哥是吧?我听过你。”赵大刚吹了吹茶沫子,“你那几个兄弟手脚不干净,顺走我们两吨螺纹钢,还有十几个工人这个月的伙食费,都在你那吧?”

大头坤脸色一变,“你他妈说谁呢!”

“别急着骂人。”赵大刚站起身,个子比大头坤高了半头,“我给你算笔账。你偷鸡摸狗,一个月撑死弄个万儿八千。我们这厂子,建起来要花几千万。建成之后,光一个运输车队,一年就得上百万的活儿。安保,一年几十万。食堂采购,又是一笔钱。”

赵大刚走近一步,盯着大头坤。

“我这人,喜欢交朋友。这几摊子生意,我交给你做。你带着你的兄弟,正儿八经地成立个公司,跟我们签合同。你是愿意当个一个月挣一万块钱的小偷,还是当个一年挣几十万的老板?”

大头坤和他身后的混混们都愣住了。+j.i_n?w-a!n`c~h/i+j/i?.^c?o!m!他们想过各种场面,打架、对峙、报警,唯独没想过这个。

“你……你说真的?”大头坤有点结巴。

“我赵大刚,现在是峰牌的市场监察部总监。我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赵大刚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回去想想。想明白了,来找我。要是还想玩以前那套,也行。我在这儿奉陪到底。”

大头坤捏着那张烫金的名片,半天没说出话来。

一周后,工地门口挂上了“兄弟运输服务公司”和“兄弟安保服务队”的牌子。大头坤带着他那帮手下,穿着统一的蓝色工作服,在工地门口站得笔直,比谁都卖力。

工地再没出过任何乱子,施工进度一日千里。

半年后,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厂房在南郊拔地而起。开工仪式上,区里的领导都来了,对峰牌“海城速度”和拉动本地就业的做法赞不绝口。

李子明和林建国站在崭新的生产线旁,空气里还弥漫着新设备机油的味道。

“堡垒建好了。”李子明说。

林建国点头,“现在,需要第一发炮弹。这一炮,必须打得又响又亮。”

“我想过了。”李子明看着那条银白色的生产线缓缓启动,“我们在京城投产的第一个产品,会是他们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东西。”

京城峰牌新厂,会议室。

李子明将一张画着草图的纸放在会议桌中央。上面只有三个潦草的大字:冰红茶。

“这是我想的,京城厂投产的第一个产品。”

林建国、张援朝、赵大刚,还有特意从海城赶来的李悦,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那张纸上。

“冰红茶?”张援朝最先开口,他拿起那张纸,左看右看,“茶就茶,还是凉的?这玩意儿有人喝吗?咱们的东方新茶卖得好好的,干嘛搞这个?”

赵大刚也摸着下巴,一脸困惑:“是啊,子明。这名字听着就怪。咱们现在的产品线,果汁、汽水、热茶,都站稳了脚跟,没必要冒这个险吧?”

只有林建国没说话,他推了推眼镜,看着李子明,等着下文。

“爸,援朝叔,赵总,”李悦清了清嗓子,站了起来,从自己的文件夹里抽出一沓整齐的资料,分发给每一个人,“这个想法,我和李总讨论过。请大家先看第一页,这是我做的京城市场年轻人消费习惯调查。”

她的话语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们的‘东方新茶’,消费群体偏向于中年人,或者商务场合。而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他们更喜欢口感刺激、冰凉解渴的饮料。北冰洋的汽水,就是他们现在的首选。但是汽水含气,喝多了不舒服。冰红茶,既有茶的清爽,又有冰镇饮料的痛快,还能解腻。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空白。”

林建国翻看着资料,一言不发。张援朝和赵大刚则被上面那些他们看不懂的图表和百分比搞得头大。

李悦继续说:“所以,我的建议是,不仅要做,还要做大。京城厂开工的第一炮,必须是冰红茶。而且,我要配合这个产品,打一场全国性的营销战。”

她翻到资料的最后一页,那是一份预算方案。

“我要买下国家电视台,一套,晚七点半到八点之间,三十秒的广告时间,连续播一个月。”

“什么?”赵大刚手里的资料“啪”地一声掉在桌上,“国家电视台?那地方的广告,是按秒算金子的!一个月?小悦你没开玩笑吧?”

张援朝也停下了翻看,他只盯着李悦,觉得这个平时文静的小姑娘是不是疯了。

林建国终于开口了,他把资料轻轻合上,放在桌前。“预算总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