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成绩是辉煌的,但隐患也是巨大的。
赵大刚的话里带着一股扬眉吐气的劲。
谁能想到,一年前被国际巨头卡住脖子的命脉,一年后,竟然成了他们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开始向市场反向输出。
这种感觉,太痛快了。
“好。”
李子明轻轻吐出一个字。
他的内心远比表面平静来得更加波涛汹涌。
衛斯理,你的棋局,我看懂了。资本、技术、渠道、品牌。
但你没看懂我的。
我的棋局,在更广阔的土地上。在田间地头,在千千万万的农户家里,在这一条你根本看不上的完整产业链里。
“成绩是辉煌的,但隐患也是巨大的。”
一直沉默的张援朝开口了。
作为集团的大管家,他的目光永远停留在光鲜之下的风险点。
“老林的市场要扩张,销售团队缺口五百人。大刚的物流和农业板块,光是产业园这边的熟练技术工人,缺口就超过三百。还有各个层级的管理干部。”
“我们用一年时间,搭起了一个农业公司、一个化工公司的架子。^1^5~1/t/x/t`.~c?o^m+但这个架子是空的,里面缺血少肉。”
张援朝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头。
“我们的人才储备,已经严重跟不上公司的扩张速度了。”
李悦点头附和,她扶了扶眼镜,神情严肃。
“张叔说得对。财务这边的数据看得更清楚,我们的管理半径在过去一年里扩大了三倍不止,但管理人员只增加了不到百分之三十。财务、法务、品牌、研发,几乎每个核心部门都在超负荷运转。”
“长期这样下去,不是发展问题,是生存问题。再坚固的堤坝,也扛不住内部的蚁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子明身上。
胜利的喜悦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审慎。
摊子铺得太大,根基却还不够稳。
这确实是峰牌眼下面临的最大困境。
李子明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叩击声。
缺人。
当然缺人。
从一个单纯的饮料厂,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集农业、化工、快消品于一体的复合型集团,怎么可能不缺人。
国际巨头们积累了上百年的体系,他想用几年时间就追上,必然要付出代价。+8`6*z?h_o′n¨g·.-c!o*m,
“缺人,是好事。”
李子明开口,打破了沉默。
“这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说明我们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我们自己。”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那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产业园。
“衛斯理他们,还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国际巨头,他们看不起我们,觉得我们就是个草台班子,是一群泥腿子。”
“他们认为只要掐断一根管子,我们就会立刻窒息。”
“他们错了。”
“既然他们觉得我们是草台班子,那我们就用行动告诉他们,草台班子,也能唱出让全世界都震惊的大戏!”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位团队成员。
“我决定,立刻启动一项集团最高级别的人才战略,我把它命名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
“‘灯塔计划’。”
灯塔?
众人有些不解。
“第一,成立集团招聘部,由张叔你亲自挂帅。面向全国所有顶尖高校,启动‘峰牌管培生’计划。我们不计成本,用行业最高标准去抢人,去抢那些最有潜力的好苗子。”
“第二,成立‘峰牌商学院’。我们和桂省大学,乃至全国的农业、化工院校进行深度合作,设立奖学金,开设定制班。我们要自己培养人才,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才造血系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李子明的眼神里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
“全球挖人。去找那些在可口、百事、在杜邦、在Adm这些国际巨头公司里,被论资排辈压得喘不过气,被玻璃天花板挡住前路的华人精英。”
“告诉他们,中国有一个叫峰牌的地方,这里没有天花板,只有最广阔的舞台。”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如果说之前的计划是补短板,那这第三条,就是赤裸裸的宣战。
这是要直接从巨头的身上,挖肉。
这已经不是防御,而是反击的号角。
良久,林建国长出一口气,喃喃自语。
“疯了……真是疯了。”
但他的眼睛里,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激动和沉甸甸的任务各自散去。 李子明独自留在会议室。
墙壁上,是一副巨大的电子中国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光点,标记着峰牌现有的工厂、物流中心和重点市场。
他缓步走到地图前。
手指从南方的桂省出发,沿着密密麻麻的交通网,一路向北。
越过长江,穿过黄河。
最终,他的手指,停在了东北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上。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通讯电话,拨通了张大壮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
“大壮。”
“李总!有啥吩咐?”
“桂省的甘蔗,只是一个开始。”
李子明盯着地图上那个闪烁的光点,平静地开口。
“下一步,去东北。”
“我要你用那里的玉米,再给我造一个‘丰年’出来。”
“灯塔计划”像一颗投入湖面的深水炸弹,在峰牌集团内部掀起了滔天巨浪。
整个集团的行政和人力部门都被调动起来,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张叔,这位跟着李家两代人的老将,亲自带队,奔赴全国各大顶尖学府,带去的offer条件优厚到让所有同行咋舌。
峰牌商学院的筹备组也迅速成立,林建国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开始频繁与桂省大学以及国内几家知名的农科、化工院校接触。
一切都欣欣向荣。
北上开拓东北玉米深加工基地的计划,也由张大壮带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前线战场的捷报同样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