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迈向巅峰的起点

李涛站在“涛声琴韵”三楼的露台上,手里转着那把用了快十年的调音锤。/w*a′x?s\w`.*c~o`m?

金属锤头在晨光里闪着冷光,木柄被磨得油光锃亮,虎口位置有块深浅刚好的凹痕——那是常年握在手里留下的印记。

身后的红木长桌上,摊着国宝琴的最终修复方案。

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红的是技术参数,蓝的是材料来源,黑的是他用铅笔反复勾勒的结构细节。

最底下压着张照片,是他刚开工作室时拍的,骑着辆二手电动车,车后座绑着个掉了角的琴盒,笑得一脸傻气。

“变化真够大的。”他对着照片里的自己撇撇嘴,转身靠在露台栏杆上。

楼下车水马龙,新城区的天际线在薄雾里若隐若现,其中有一栋三层楼房里,还有他那间“李涛钢琴修复工作室”的一席之地。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林薇发来的微信。

点开一看,是张宝宝咧嘴笑的照片,牙龈上冒出个白白的小牙尖。

配文写着:“小家伙长牙了,半夜总哭,等你忙完这阵来给揉揉。”

李涛忍不住笑了。他现在不光会调琴,系统给的“中医按摩理疗”手艺,在这群宝妈里快成金字招牌了。

林薇家的娃一闹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那套捏脊推拿的手法。

刚回了个“没问题”,手机又响了,这次是苏晴。

她的视频电话首接弹了出来,屏幕里能看见她身后的会议室,坐满了穿西装的人。.2!芭!看.书¢王* ?勉?废′岳?独.

“竞标资料再核对一遍,”苏晴的声音压低了些,背景里传来翻文件的沙沙声。

“德国团队昨晚加了份补充方案,说能找到埃尔斯纳当年的制琴助手后代,你别慌,咱们的技术优势够硬。”

“知道了,”李涛晃了晃手里的调音锤,“放心吧,我的耳朵比他们的家谱靠谱。”

苏晴被逗笑了,刚想说什么,屏幕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她匆忙说了句“开会了”就挂了。

李涛看着暗下去的屏幕,想起第一次见苏晴的时候,她穿着职业套装,递给他股权证书时还一脸严肃地说“这东西很麻烦”,哪想到现在会像自家姐姐似的操心他的事。

手机还没揣回兜里,又亮了。这次是沈若雁发来的消息,就一句话:“下周三有空吗?老地方。”

李涛挑了挑眉。

“老地方”指的是芭蕾舞团的休息室,说是给舞团的钢琴做保养,其实每次去都得额外给这位首席做个肩颈按摩。

沈若雁跳了十几年芭蕾,肩背早就落下毛病,偏偏就吃他那套中医理疗的手法,说是比医院的康复师还管用。

他回了个“周三下午”,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

这几个女人就像齿轮,不知不觉间把他的生活咬合得严丝合缝

——林薇管着人情往来,苏晴盯着商业布局,沈若雁带给他艺术圈的资源,周曼殊负责学术背书,周晚则像粘合剂,总能把大家凑到一块儿。*l¨u,o,l-a¢x¢s-w,.?c*o?m*

“以前哪敢想这些啊。”李涛摸了摸鼻子,转身回了屋里。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停着的那辆黑色suv,是苏晴上个月硬塞给他的,说“开电动车去见馆长不像样”。

可他偶尔还是会偷偷骑上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旧电动车,去老城区吃碗馄饨,听隔壁桌的人念叨“那个叫李涛的调音师真厉害,都上新闻了”。

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他左手边放着的那串钥匙——有“涛声琴韵”的,有老工作室的,有市中心公寓的,还有苏晴公司给他留的董事办公室钥匙。

最底下那把最旧的,是他刚入行时租的小单间,现在想想,那间连转身都费劲的屋子,居然藏着他所有故事的开头。

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银行的客户经理打来的,语气恭敬得不行:“李总,您那笔八百万的拍卖款到账了,需要帮您转到理财账户吗?”

“先放着吧,”李涛说,“可能最近要用。”他指的是国宝琴修复需要的材料——光是那块从波兰空运来的云杉音板,就花了近百万,还得托周曼殊教授的关系才弄到手。

挂了电话,他拿起那份修复方案,指尖划过“国家文物保护特殊贡献奖”那几个字。

这八个字背后,是能让“涛声琴韵”首接跻身国家级修复机构的资格,是以后能接触到更多顶级古董琴的门票,甚至可能让他的名字跟那些历史上的制琴大师排在一起。

“但这还不够。”李涛低声自语,把调音锤放在方案上。锤头的寒光映在他眼里,闪着点野心的火苗。

他想起系统刚绑定的时候,自己还傻乎乎地琢磨“多子多福”是不是要他去开幼儿园,哪想到这系统是要把他往金字塔尖推。

从骑电动车满城跑的调音师,到现在能跟馆长平起平坐讨论修复方案;

从连房租都要算计的穷小子,到手里握着股份、房产、千万现金的老板;

从只懂调琴的手艺人,到被一群精英围着出主意的核心人物……这条路走得像做梦,可每一步踩下去的感觉都真实得很。

“国宝琴只是开始。”他又说了一遍,这次声音大了些。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方案上,把“李涛”两个字晒得发烫。

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界面毫无征兆地弹了出来,悬浮在他面前。

跟往常不一样,这次没有叮叮当当的提示音,只有一行简洁的字:「检测到宿主综合评级达标,解锁s级客户预约权限(当前可接1位)」。

李涛的心跳漏了一拍。A级客户己经能给他带来50万奖励和技能升级,那s级呢?

他盯着那行字,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是哪个国家的王室要修琴?还是有什么更厉害的古董乐器等着他?

系统界面很快就消失了,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但李涛知道,这是信号,是给他的下一张入场券。

他走到长桌前,把那份修复方案仔细折好,放进特制的皮夹里。

然后拿起那把陪伴了他十年的调音锤,掂量了两下,揣进了口袋。

金属的凉意透过布料传过来,像种提醒。

手机又响了,是周曼殊教授发来的,说博物馆那边己经在布置竞标会场,特意给他留了个最前排的位置。

李涛回了句“谢谢教授”,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正好指向九点。

该出发了。

他最后环顾了一圈这间洒满阳光的工作室——墙上挂着修复好的古董琴照片,桌上摆着客户送的奖杯,角落里堆着还没拆封的专业设备。

这里的一切都在告诉他,那个骑电动车的年轻人己经长大了,但那把调音锤还在,那对能听出万分之一音差的耳朵还在,那颗对钢琴的敬畏之心也还在。

李涛拉开门,走廊里传来员工打招呼的声音。

他笑着点点头,脚步轻快地走向电梯。电梯门合上的瞬间,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调音锤,指尖碰到那个熟悉的凹痕。

镜子里映出他的脸,眼神亮得惊人。

第一卷的故事到这里该告一段落了,但属于李涛的旋律,才刚刚奏响最精彩的乐章。

那把调音锤的寒光里,藏着的不只是过去的汗水,还有未来无数个可能。

毕竟,好戏才刚开始。

s级客户即将到来,多位A级客户一一呈现…

空姐、艺术家、明星、娱乐公司老板娘、美女经纪人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