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诊金
“什么情况,之前不是说,老黄大夫病重,这才让他儿子出来顶替么?
这怎么看着医术比原本的老黄大夫还高啊,该不会是请的托吧?”
“不能,那胡老四我认识,之前常在太湖边打渔的渔夫,前段时间确实说是骼膊疼,已经好久没有出门了。”
“是啊是啊,我昨天还看到,他在官巷前仁爱堂熟药铺里瞧病,结果那里的大夫治了半天也没有什么起色。”
“你也看到了,我是前天看到他去讷庵丹砂医馆的。”
“呀,听你们这么说,这小黄大夫就是真本事喽,可是这看着也太年轻了,怕是连二十都还没到吧。”
“你们可拉倒吧,这医术看的是手艺,而不是岁数。
忘了五年前,城南的阮家药馆?
那姓阮的怎么说,可是年入古稀了,结果呢,直接治死了三个人。
所以说啊,不要光看岁数,那玩意儿不准。”
不同于讨论黄丹医术如何的这些人,在稍微偏僻的角落里,有一伙画风完全不同之人。
他们之中有人兴奋、有人懊恼,情绪波动十分激烈。
原来他们是借着那胡老四的病情,直接就地关扑,赌黄丹究竟能否治疔好对方。艘嗖小税网 蕞鑫漳结更欣哙
“这不能算,人家可是说了,明日还要再治疔一番,才算是完全治好,没到日子之前,可不能算是治好。
谁也不知道,明天治疔的时候,那胡老四究竟是什么情况!”
“去去去,少来这套,咱们当时开压的时候是怎么说啊?
说的就是能否通过治疔,让胡老四抬起骼膊来。
结果怎么样?那骼膊可是抬起来了!
这么不算!啊!
再说了,那黄大夫是什么人,是医道圣手,治疔一个胡老四号不是手到擒来。
说是明天才能全部治好,那只是因为人家谦虚,否则刚刚那就算是成了!”
否认之人,自然便是押黄丹治不好的,至于压黄丹能够治好的,此刻则是极力地推崇。
黄丹此时并不知晓医馆门外众人的交谈内容,他正坐在大堂椅子上闭目凝思。
之前在为黄父治疔,疏导对方胸中淤积之气时,就有所察觉。
现在通过为胡老四驱逐寒气,他的感觉更加明显。
那就是他在完成对病人的治疔,收回探入对方体内的内力时,会连带着带回一丝丝微不可查的“气”。
要不是黄丹通过系统,将《五禽戏》的等级提升上来,让自己对于内力的操控能力异常精细,他还真不见到能够察觉到这微不可查的异样。丸夲鰰栈 免沸岳毒
他此刻,便是在通过内视之法,观察内力上的那些异常。
可惜的是,内力上附着的“气”,其实在太过微弱,他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甚至看的久了,他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感应错了,其实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众人虽然喜欢看热闹,可毕竟身后还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
医馆门口的人群,很快便又散了个干净,只有个别人走过时,还会刻意向着这里看上一眼。
毕竟黄丹的诊金确实不低,足有500文。
要知道在宋朝的时候,朝廷是很重视医疗的。
创建了太医局,来教授医术,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更是有希望进入翰林医官院,从而直接吃上皇粮,获得官身。
这就导致大量的学子前往太医局学习医术,太医局最盛时有300多师生。
不要觉得300多官方医生就觉得数量稀少,放在宋朝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量了。
除了增加医生数量,让他们在各州县担任医生的官职,负责一地的医疗工作。
更是还创建了太平惠民局,也就是官方药店。
这里售卖的药物,贫民和流民可以打折,普通百姓和富家子弟平价买药。
此举不但起到了平定药价的作用,更是打击了市面上的许多假药。
虽说这些举措,在长时间的执行下,已经开始走样,变成了许多人捞钱的工具。
但这些措施下来,依旧是压低了民间看病的价格。
象是黄丹这样开口就要半贯诊金的,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毕竟此时民间医馆,挣钱并不靠诊金,主要是将看病与卖药捆绑在一起,诊金虽说也收,可往往都是很低,只有几十文,甚至是数文。
他们利润大头,还是靠着出售成品药物。
几副药下来,收个几百数千文那都是常态。
可就象是黄父所说那样,黄丹的治疔手段,完全可以摒弃对于药物的使用。
如此一来,不将诊金提高的话,怕是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次日清晨,那胡老四早早就等待在了医馆门口,还不等黄丹开口,就先送上了诊金。
前后两天,加起来1贯。
其实真要算的话,并不算是太多。
胡老四在来黄丹这里之前,可是已经先治疔了数日,那些花销加起来,可是就足有7贯之多了。
现在,黄丹这里1贯就能治好,对他自己而言,自然是觉得很值。
可对于周围看热闹的人来说,只是扎了几针,连药都没有喝,就要付出1贯,怎么看都会觉得贵。
黄丹对此并不在意,在他看来,一个月不用多,有个六七人找自己看病就足够他养活一大家子吃喝了。
那胡老四在经过了黄丹的这一次治疔后,确实感觉自己的肩膀恢复的大差不差。
在对黄丹千恩万谢之后,便匆匆离开医馆,直奔城外而去。
对此黄丹只来得及叮嘱对方,短时间内不要过劳,对方就已经不见了身影。
无奈摇摇头,黄丹也知道对方的难处。
之前这段时间的生病,让对方有一段时间没有进项了。
虽然对方正常打一天鱼,差不多能够200文的收获,可他们一家老小光是吃喝就差不多要花上四、五十文。
看起来是有不少剩馀,但别忘了人除了吃喝之外,还是有其他须求的。
每人每年用1匹布做衣服不过分吧,哪怕使用最差的苎麻布,此时1匹也差不多需要1贯钱。
家里五口人就是5贯,这还是最低标准,城里的百姓,日子稍微好一点的,每人每年能用5匹布。
这还不算其他的鞋子、被等等事物呢。
所以真正工作一年下来,家里能够积攒下来的钱,真没有多少,能够个1贯就算是勤俭持家了。
象是胡老四,今天来付诊金,都已经是借了钱的。
所以他才会这么急着去打渔,以便能够尽快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