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找寻
如果是她管事的话,单从其在书中的表现,还真不好说有没有将那些工人杀掉,之后丢在花坊当化肥。
但是慕容家那边的话,黄丹觉得那些工人大概率都能活下来。
毕竟那一家的志向是造反,是重新恢复燕国大统。
无论那慕容一家的人,武力究竟有多高,只要还没有达到陆地神仙的程度,想要造反就离不开人手。
因此黄丹觉得那些人大概率是被慕容家收编了,作为自己的日后起兵的班底。
如果事情真的是黄丹所想那样,姑苏王家与慕容家其实应该不难找,尤其是慕容家。
毕竟要养活那么多的人,其实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哪怕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自己种植粮食养活自己。
可是其他的物资呢?尤其是盐这样的必须品。
虽说宋朝时,民间私盐私制私售达到了历朝历代的典范,可其大头依旧是掌握在官府手中。
如果两家大量购买食盐,必然会被官府盯上。
毕竟宋时的起义,那真是多的不计其数,官府对此很有经验。`@$兰?兰?文(学ˉ? [?^追;?最·{新$章$¢±节?¥ˉ
可事实就是,黄丹之前问过相熟的衙役,对方对那两家的了解,与普通人一样,只是听过其名号,而不知具体情况。
“嗨,想那些做什么,我现在都已经站在这太湖边上,这一切究竟是真是假,进去查找一圈不就知道了么。”
黄丹找了一棵高大的树木,三两下就爬到了树梢。
站得高望得远,借助开阔的视野,黄丹想要试试能否看到湖上是否有什么特殊之处。
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只能看到湖中有零星几个岛屿。
虽然距离比较远,看到并不真切,可也大概能够看得出,那些岛屿上并没有大规模的人家,就是一片荒山。
“左边那里的那个大岛,应该就是他们口中的洞庭山了。”
没错,那座岛上的山,叫做包山,也叫做洞庭山,至于说与洞庭湖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一个传说了。
《水经注》中记载:“洞庭湖中有山,曰洞庭山。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所游处,故名君山。”
没错,书中记载的正是眼前岛中之山,传说中,岛屿上的某处山洞里,有一汪寒潭,潭内有一水道,可直通千里之外的洞庭湖。
黄丹第一时间就排除了那座大岛,因为其足够大,所以经常有人上去,听说景色还不错。?x,k¢s·w~x¨.`c~o!m¢
如果那两家真的在大岛上落户,必然无法遮掩人耳目。
按照黄丹的想法,既然那曼陀山庄叫做山庄,必然是依山而建。
大岛既然不行,那说不定就是湖中的那些小岛了。
至于说山庄创建在岛屿上,为什么站在岸边还无法看到。
这其实也简单,山庄只要创建在湖中岛的西面,就可以依靠山体遮挡住东面的视线了。
至于说这样做,会不会将山庄暴露给太湖西岸?
那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湖中的岛屿,都是距离东岸近,而离西岸远,单凭肉眼很难看到。
打定了主意,黄丹从背篓内取出麻绳与柴刀,开始伐竹制筏。
其实现在这个时节,并不是竹子的最好砍伐季节,最好的时间应该是春冬时节。
尤其是腊月的时候,是环境内水分最低的时候,此时的竹子含水量也是最少。
现在这个时间点,砍伐的竹子含水量很多,使得其十分容易腐烂,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
不过黄丹就无所谓了,他现在制作的木筏,其实就只是个临时用品。
柴刀在黄丹手中非常听话,每一刀都能轻松将竹子砍断。
前后砍了十来根竹子,黄丹就收了手,他就只制作一个供自己使用的竹筏,实在用不了太多。
给竹子去叶的工作对于黄丹来说也不难,真正困难的是后面的捆绑。
他之前从来没有捆绑过竹筏,此时上手才知道其困难。
这不是用所有力量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他硬是忙活了两三个时辰,才彻底完成。
就这,他绑出来的竹筏,竹子之间的距离还大有小,一脚踩上去就会渗出水来。
这有了制作第一个竹筏的经验,黄丹觉得自己下一个竹筏必然会制作得更好。
可他实在不想将时间继续浪费在这上面,确保竹筏不会直接沉入湖中,就背上背篓向着太湖出发了。
太湖虽然占地面积很广,可其实际上水很浅,深的地方也就两米左右,浅的位置更是只有几十厘米。
因此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船浆,黄丹手持一根削好的竹杆,在湖底一撑,竹筏就可以移动很远。
太湖上的小岛数量其实很多,就算刨除掉一些实在太小的山头,也足够黄丹查找的了。
好在黄丹也不是真的漫无目的,他是有相应线索的。
之前就说了,湖中的那座大岛,时不时就会有人上去,那其周围的岛屿,想来也是经常会有人经过。
虽说不至于直接排除嫌疑,可嫌疑也无疑降低了许多。
黄丹根据排除法,决定先去那些,距离大岛比较远的岛屿,看看能否有所发现。
而事实就是,黄丹所想的全然正确。
黄丹撑着竹筏在太湖上慢悠悠地移动,天色也渐渐地昏沉下来,主要还是他之前制作木筏太花费时间了。
就在此时,他眼尖地发现湖中一处岛屿上,貌似有袅袅炊烟升起。
黄丹精神为之一振,可当他凝神望去的时候,却又什么都没有。
忍不住揉了揉眼睛,黄丹重新向着那个方向看去,除了山之外,什么都没有。
“我这是眼花了?”
口中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他的动作却是很诚实的,径直向着之前炊烟升起的方向滑去。
反正他也不知道山庄确切位置,说不定哪里就是呢,对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黄丹很快就将竹筏靠了过去。
只是出于安全考虑,黄丹将竹筏靠在了湖中岛的东面,防止自己一头撞到对方的埋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