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歌剧魅影—阴湿自卑的天才43 彩蛋3
高烧与梦魇接连不断,甚至几度病危,瘦得脱了形。
西格尔守在床边,脸上写满了真实的悲痛。
平心而论,看到那个美得诡异、几乎夺走他未婚妻所有心神的少女消失,他内心深处并非没有一丝隐秘的解脱感。
可——
看着玛丽日渐憔悴、仿佛生命力也随之被带走的样子,他的心就像被狠狠揪紧。
他曾不惜代价地,派人西处寻访那位神秘少女的踪迹,渴望能找到她,或许只有她才能唤回玛丽的生机。
然而,不单单是他。
就连以巴黎警察总监库斯亚(在卡洛塔的“督促”下)为首的军方势力。
以及以新晋权贵,克里斯汀女公爵为首的庞大贵族关系网。
几乎将巴黎翻了个底朝天,也未能找到关于那位东方少女,和魅影的任何有效线索。±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
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万幸的是,经过长达数年的精心调养和西格尔不离不弃的陪伴。
玛丽的身体终于勉强康复,只是眼神中的光彩却黯淡了许多。
她康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握着西格尔的手,语气虚弱却坚定地说。
“西格尔,我们离开法国吧,去英国。我不想再留在这里了……”
她将男人的手按在自己依旧单薄的胸口,眼中泛起泪光。
“你知道我这里有多疼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想起她,都疼得厉害。”
“这片土地给了我最初遇见她的狂喜,却也给了我失去她后无尽的痛苦。”
“我现在只想离开,远远地离开。”
西格尔看着她苍白的脸和眼中的痛苦,没有任何犹豫,紧紧回握住她的手:“好,我们回家。?~/微/(趣!}小?>说/ °\更.?x新±最]全,”
他立刻着手安排,变卖了在法国的部分资产,很快便带着玛丽乘坐轮船离开了巴黎这个伤心地,前往英国开始新的生活。
只盼遥远的距离和时光,能慢慢抚平她心中的伤痕。
然而,西格尔显然低估了那位神秘少女,对他心爱妻子根深蒂固的影响。
远嫁英国后,生活似乎步入了新的轨道。没过多久,玛丽诞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取名为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
但玛丽仍会一有机会就拿出那幅她当年偷偷画下的、笔触略显潦草却神韵犹存的少女简笔画,久久凝视。
甚至有一段时期,她彻底沉迷于肖像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她整日待在画室里,对着那幅小像,试图用油彩复刻出记忆中那惊心动魄的绝美容颜。
画布上堆砌了无数尝试与修改的痕迹,地上散落着废弃的画稿。
她常常画到深夜,烛光映着她专注甚至有些偏执的侧脸,画笔在画布上涂抹着,口中不时喃喃自语。
“不对……眼睛的神采还不够……那种感觉……”
西格尔看着妻子为另一个“影子”如此痴迷,心中醋意翻涌。
他多次从身后抱住她,语气带着委屈和不满。
“玛丽,我亲爱的,看看我,我才是你的丈夫。”
“难道……难道我还比不上一幅画,或者说……一个回忆中的幻影吗?”
玛丽有时会从恍惚中回过神,歉意地拍拍他的手背。
“哦,西格尔,别这样……我只是……只是想留住那份美。”
但更多时候,她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他的话充耳不闻。
最终,总是因为她自己对画作极度不满意。
觉得无论如何都无法捕捉到那少女万分之一的灵韵,而沮丧地放下画笔,这场痴迷才暂告一段落。
后来,恰逢他们的次子——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出生。
这个聪明却格外耗费心神的孩子,消耗了玛丽绝大部分的精力,让她再也无暇沉迷于画室。
于是,那段试图用画笔留住幻象的时光,便也随着育儿琐事,看似掩埋在了记忆深处。
这一年,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七岁。
这个早慧得惊人的孩子,早己继承了父族出众的智力,并展现出过目不忘的惊人天赋。
母亲玛丽那段短暂却狂热的痴迷,以及那幅被反复修改、最终被销毁的少女画像。
所有细节。
母亲专注到近乎偏执的神情、画笔下的每一抹色彩、甚至父亲眼中那难以理解的醋意与无奈。
——都被他清晰地刻录在脑海深处。
这段童年记忆,无形中在他那绝对理性、逻辑至上的头脑雏形里,奠定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认知。
那种极致的、能让人失去理智甚至陷入痴狂的“美”,本身就是一种最不可控、最不经济的非理性因素,是需要被冷静分析和警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