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交换
张辅只是远远眺望,最后摇头道:
“回吧!”
走了几步,又吩咐管家道:“召集宗族子弟,明日午时,宗祠观刑。”
管家应了声‘是’,又回首望了望张杰远去的方向,才苦笑着跟上。
……
王长随奉王振之命,前往都察院拜会掌院都御史王文。
说是拜会,实则是来质问。
张杰被发配平虏军效命,王振也是今日才得知的此事。
其实将张杰发配何地,王振并不关心,只是此事王文竟然没有事先知会一声,还是今日马顺进宫向他提及此事,他才得知。
加之王振本有心让王文将薛瑄京中胡乱抓捕百姓,被抓之人亲属以命告冤一案,一并交由王文审结。
哪知他有此心,王文竟是无有此意。
王文审结前案,颇合陛下圣心。
此次再将薛瑄一案一同办理,将更得陛下圣眷。
王振也没想到王文竟会推脱,如今又得知张杰发配之地,正是自己最为看重的征伐麓川平虏军。期间还似有刻意隐瞒自己之嫌,心中不免多想,这才派心腹王长随去问。
王长随来到都察院,随便寻了个由头,王文将其让到廨厅,摒退了左右。
王长随是王振心腹,王文这位都察院掌院都御史又是因为王振举荐,后来更是为了给王文扫清障碍,还借着一项罪名,将原掌院都御史陈智请旨罢黜归家。
可以说,王文能安稳坐上如今位置,全赖王振提携。
王长随既是代王振问话,王文自是不敢怠慢。
不过王长随也不敢在王文面前拿大,说明来由后,问道:
“王公让咱问问总宪大人,将张杰发配到平虏军中,可是有什么讲究?”
王文笑道:“也没什么讲究,审结案件之前,我去牢中见了见这位张百户,他毕竟是英国公府出来的子弟,倒是有些傲气,称愿意去最危险之处战死沙场,我见他有如此志气,便想起麓川正好有仗要打,倒是合他的意。不过到了那边,最后是死是活,便是他自己的造化了。”
王长随本来以为王文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说辞,却没想到竟是这样。只是一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之处,想着回去如实禀报就是。
于是又问:“王公有意让总宪大人连同薛瑄的案子一起办了,他毕竟是官身,如今又牵涉命案,合该由都察院来查办,不知总宪大人为何推拒。”
王文苦笑回道:
“我也不瞒你,此事说起来还和王公那侄儿王山相关,因为他那件案子,我与薛瑄数次争吵,因此交恶,甚至闹的整个官场众所周知。若是由我来办,到最后怕是会落得个挟私报复的名声,甚至会有人借王千户的案子生事也不一定。还请王公公代我回禀王公,薛瑄的案子,不只是我,便是都察院所有人,都不好办理。”
王长随听他提起王山,又想起近来确实听说了关于王山一案的一些闲话,心中倒是有些同情起面前这位来。
只是王公来时的交代,真就这样去回,他这个腹心之人便是真的傻了。
于是追问道:“总宪大人是不是想多了,都察院办理本就合乎律法,便是总宪大人想要避嫌,没的整个都察院所有人都要避嫌吧?”
王文竟朝着王长随拱手道:
“我才刚坐上这掌院都御史没多少日子,此事着实不好由都察院审办,烦请王公公帮忙向王公美言几句。”
王长随哪里敢受他这一拜,忙避开,他虽同情王文这种立牌坊的心思,只是同情归同情,要是真向王公面前替他说话,王长随可是一丝兴趣也无,而且也不敢。
却听王文又道:“听闻王公公纳了一房夫人,正在为舅哥谋一份差事头疼,我倒是可以帮这个忙。”
王长随是去了势的人,但男人的那些心思,他却一点都不少,甚至更为炽烈。
前些日子偶然得了一名美姬,实在喜欢得紧,便在城中置了一座宅子,拜了天地,将其养在了宅中,偶尔出宫,做些假凤虚凰的事。
前些日子,夫人在他正高兴的时候,提起舅哥差事的事,因为好不容易出宫一次,加之夫人确实与之前对食的那些不一样,把他伺候的时时想,一整个魂儿都留在了夫人那些花样上面。
那天他正被夫人嘬的魂儿离了躯壳,便满口答应。
只是此事却是有些不大好办,所以一直拖着。
夫人在他每次出宫时,都要催问办的如何了,王长随也一直含含糊糊的应着,说是还在办,再等等。
后来几次,夫人明显有些不大高兴,床弟之间也不似之前那般火热,每次都是草草应付而已,最近一次,干脆托病不与同房。
王长随好容易出宫一次,心情愈加烦闷,奈何爱惨了夫人,又着实恋她伺候人的本事。
自从有了夫人,再与其他人行那假凤虚凰之事,简直味同嚼蜡。
只得跑去寻王山,想着让舅哥跟着王山。
只是说了之后,他就有些后悔,王山什么样的性子,那可是色中混世魔,自己又不经常出宫,万一这王山……。
好在王山如今还被禁足,事情终是还未办。
他此次出宫,本是想等办完了王振交代的正经差事,就去东厂拜会贺喜。
只是他没想到,王文竟也得知了此事?一时打起十二分警惕之心来。
“总宪大人说笑了,咱是去了势的人,哪里有心思纳什么夫人,传出去岂不可笑,要是再传到王公耳朵里,那还得了?总宪大人快莫要吓唬咱。”
王文笑着道:“王公公放心,我也是偶然得知,本是想帮王公公,倒是我唐突了。”
王文此人,王长随却是有些了解的,他今日能说出此话,定然不是无的放矢,随便信了别人鬼话。
又想着自己那位舅哥灌些马尿,什么话都往外秃噜,定是喝多了才说了出去,被有心之人听着,最后传到王文耳朵里。
其实他倒不怕王振知道此事,毕竟这样做的,又不止他一个,大不了挨顿骂。
又忆起近来夫人冷冰冰的态度,自己好几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回,又舍不得打骂,只能自己生生挨着。
如今王文把话挑明,且话语间,倒更像是有意结交一般,毫无二品大员的威风,念及此处,咬咬牙,鬼使神差的便问了一句:
“总宪大人真的能办此事?”
说完之后,便有些脸红,明明刚刚还否认,如今倒像是承认了一般。
王文表情如旧,笑着道:
“都察院正好缺个管仓的,衙门内部的额,我说了就算。只要王公公不觉得委屈了令舅哥,随时领来就是。”
王长随大喜,忙躬身一拜:
“哪里委屈,那是他福分,不瞒总宪大人,这件事一直压在咱心头,可是愁煞了咱。”
王长随现下只恨没长翅膀,好飞过去向夫人报喜,到时夫人一高兴……
王长随了却心头一件大事,自然投桃报李,忙应承道:
“总宪大人放心,王公那里,咱虽人微言轻,却也愿意仗义执言。”
咬了咬牙,又道:
“不瞒总宪大人,其实王千户曾向王公建言,让那兵部右侍郎于谦审理薛瑄的案子,王公正纠结此事,一时拿不定主意。如今总宪大人既不好与此案有牵连,让我看,那于谦确实是恰当的人选。”
王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却故意道:
“不瞒王公公,我与于谦、薛瑄二人,原是同科进士,如今我与他们形同陌路,但是他们二人却还是有些交情的,让于谦办薛瑄的案子,怕是难合王公的心意。”
王长随撇嘴笑道:
“咱听闻那于谦自诩刚正不阿,他既担此名,可见绝不会徇私情。既是不徇私情,王公自会合心意。此事包在咱身上,绝不让总宪大人牵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