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立刻进驻平绥铁路

见司令官冈部一郎中将脸上露出了满意笑容,参谋长内心非常高兴。

冈部一郎刚刚上任,对自己越满意就会越信任,那自己就能坐稳参谋长位置,甚至还能在他的支持下得到一些实权,进而在战场上立下一些军功,为将来担任旅团长,晋升师团长创造条件。

趁热打铁继续报告:“除了给独立旅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带来巨大恶劣影响,他们还把独立旅主力都拖在他们根据地。”

“卑职刚刚收到情报,独立旅为了快速围剿并且消灭我们的行动队,减轻昨晚偷袭给他们根据地带来的影响,主力部队跟地方部队几乎全部出动,以连为到位到处追杀我们的行动队。”

“按目前情况,就算独立旅想要出兵平绥铁路,切断平绥铁路线,他们也抽不出部队。”

“卑职认为:二十六师团进驻大同,给大同运送弹药补给的机会来了……”

跟这个好消息相比,特高课昨天晚上在独立旅根据地干掉多少八路军,摧毁多少粮食……那都不算什么。

冈部一郎中将脸上笑容也在这一刻被激动给取代。

一把抢过参谋长手里的电报,来回翻看了好几遍,确认没有问题以后才把它放在桌子上,然后就开始下命令。

“那还等什么……”

“让二十六师团立刻执行预定计划:先进驻碎屏铁路线沿线所有炮楼跟据点,肃清活动在铁路线周围的所有八路军,确保未来一个月时间铁路线不遭到任何八路军进攻。”

“后勤辎重部队,运输部队,马上做好给大同转运粮食跟弹药补给的准备。”

“二十六师团完成扫荡任务后,运输粮食跟武器弹药的军列马上出发……”

“速度一定要快……”

“整个运输过程能少一天就少一天。”

“虽然行动队暂时拖住了独立旅主力,但他们毕竟只有五六百人,战斗力有限。”

“一旦他们被全歼或者遭到重创,独立旅肯定会抽调重兵去突袭铁路线,阻止我们向大同城运送粮食跟弹药补给,不准我们增加大同城的战争潜力。”

说完以后还不忘表扬一下面前参谋长:“这件事儿你办的非常好……”

“只要我们把粮食跟武器弹药安全送进大同,二十六师团顺利进驻大同,我一定亲自向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给你请功。”

“到时候如果你愿意在司令部帮我就继续担任驻蒙军参谋长,如果想去前线就下部队担任旅团长。”

参谋长这段时间之所以尽职尽责,等的就是冈部一郎中将这句话,生怕刚刚听到的那些许诺是司令官再给自己画大饼,马上接话:“谢谢司令官阁下的信任,卑职现在就去安排……”

“保证把大同驻军急需的粮食跟武器弹药安全送过去。”

“另外……”

“特高课组建的第一批行动队潜入独立旅根据地后,卑职让他们又组建了第二批三十支行动队,目前正在进行训练。”

“就算潜入独立旅根据地的第一批行动队遭到重创,后续三十支行动队也能源源不断潜入独立旅根据地继续发动偷袭,让独立旅主力继续分兵围剿我们的行动队,抽不出兵力去进攻平绥铁路。”

“哟西……”听到这儿,冈部一郎中将脸上的满意笑容更浓了,再次命令。

“你的安排非常好……”

“告诉特高课……”

“需要支援尽管跟司令部提,司令部能满足一定会满足……”

“只要能拖住独立旅主力,让二十六师团跟物资准你进驻大同城,付出再大代价都划得来。”

…………

南坑村,一支五人的游击队正在村北后山边上巡逻。

步枪全都端在手里,很警惕盯着不远处大山,生怕山里面突然飞出几颗子弹,收走他们性命。

前天晚上,距离南坑村不到十公里的镇子遭到日伪军特务偷袭。

镇政府遭到毁灭性打击,所有干部被杀,连带着根据地储备在镇政府的一万斤粮食也被烧成灰烬。

情报显示,偷袭镇政府的日伪军特务从南坑村南边儿迂回进入大山,侥幸躲过地方部队追杀。

村后这片大山绵延几十公里,地形崎岖,植被茂密,就算躲进去一个连的敌人都能消失的一干二净,更别说一二十人的日伪军特务了。

在没有确定敌人具体位置之前,就算根据地集结一个团的兵力来扫荡这片大山也没用。

为了避免浪费根据地本就不多的兵力,上级决定暂时不搜山,而是安排周围所有地方部队跟游击队封锁大山,先把敌人围困在山里面。

等敌人露出马脚,暴露出自身大概位置,再派出部队进行重点围攻,把他们全部消灭在大山。

“队长……西北方向有动静,好像在北沟方向,我看到有烟冒出来。”一个游击队员突然叫道。

等队长跟其他几个队员朝北沟方向看过去,所谓的烟雾已经消失。

但队长不想放过这个好不容易碰到的情报,看着刚刚开口的队员很认真问:“北林……”

“你确定自己真看到有烟雾从北沟冒出来,没有看花眼?”

游击队员很笃定回答:‘队长……我肯定没有看错……’

“你知道我是专门打猎的,游击队没人有我的眼睛好,肯定没有看错……”

得到部下的肯定回答,队长立刻接话:“现在部队封山,任何人都不能进山……”

“如果刚才真有烟雾从北沟冒出来,那那些烟雾肯定是日伪军特务搞出来的。”

“其他人继续巡逻,北林你跟我去找王连长他们……”

一个小时后,活动在附近的一个主力连跟一个守备连离开驻地,急行军钻进茫茫大山,目标直指刚刚冒出烟雾的北沟。

一起出发的还有十几个特别熟悉北沟地形的山里人,由他们给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