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四天的煎熬
9月12日清晨,长岛的雾带着海腥气钻进掩体的通风口。杜泽是被应急灯的频闪惊醒的,趴在监控台上睡了整夜,脸颊压出一道红痕,手里还攥着那张伪造的鹅国情报——鹅文打印体的边缘被指尖磨得起了毛。
“seC刚发公告,延长休市至9月17日。”梁普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他眼下挂着青黑,面前的咖啡杯底结着褐色的垢,“全球股市都在跌,恒生指数开盘就砸了5%,日经指数熔断两次。”
杜泽揉了揉发僵的脖子,看向屏幕上滚动的新闻:五角楼的废墟还在冒烟,小布站在世贸楼瓦砾堆前发表讲话,身后的消防员举着星条旗,镜头扫过之处,全是蒙着白布的担架。“让港城分部启动护盘资金。”
梁普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明白,按上次的比例调拨?”
“加三成。”杜泽盯着屏幕上的恒生指数k线,像条被狂风按在水底的鱼,“这次恐慌情绪更凶,得用重手。”他想起1998年那个暴雨夜,港交所的显示屏绿得像鬼火,他攥着电话跟港府财政司司长说“钱不够我再加”,那时的决绝,和此刻如出一辙。
林薇端着热咖啡走进来,眼圈还是红的,却没再掉眼泪。她把杯子放在杜泽面前,他看向林薇,“留学生那边怎么样?”
“杜勇说还好。全是“什么时候能回国”“家里联系不上”的焦虑留言,“大使馆协调了专线,让每个人给家里报了平安。还有十几个学航空的,昨天自发组织了线上研讨会,说想把波音的事故分析报告翻译出来,回国给双清的工程师参考。”
杜泽心里一动。这些年轻人,刚从恐慌里缓过神,就已经在想“回国能做什么”了。
“让杜勇多备点吃的。”他嘱咐道,“别让他们总看新闻,组织点技术沙龙,就说……就说双清研究院的工程师会线上答疑。”
9月13日,掩体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梁普盯着黄金期货的k线,笑得合不拢嘴:“已经涨到300美元/盎司了,照这势头,等米股开市,咱们的对冲账户就赚翻了。”
李建国却皱着眉:“洛克希达·马丁的股价跌得太狠了,比我们预期的低了15%。要不要提前进场?”
“再等等。”杜泽指着屏幕上的新闻,“小布刚宣布‘全球反恐战争’开始,军工股会有波动,但恐慌没到极致。”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我们要的不是低价,是能让他们乖乖交技术授权的筹码。得等他们急了,咱们再伸手。”
傍晚时分,爱丽丝突然抱着笔记本跑进来,屏幕上是慕呢黑的新闻:“我爸妈说,德意志也开始清查基地组织了,机场安检排了三小时队。”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他们还说,好多米国人在砸阿啦伯人的商店,这世界怎么了?”
杜泽没说话,只是把她搂进怀里。窗外的雾还没散,像片化不开的愁绪。他知道,这场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是三五年能结束的。米国会把精力投进中东,而这空白期,就是华夏技术追赶的机会。只是这机会,对米国人来得太沉重了。
9月14日,港城股市稳住了。梁普拿着战报进来时,眼里闪着光:“我们联合几家央企,接住了抛售的蓝筹股,恒生指数反弹了2.3%。李明说财政司司长刚才给他打电话,说‘多谢北斗出手’。”
“应该的。”杜泽看着港交所的实时画面,突然想起1998年索鲁斯撤退时,自己在港交所门口捡的那片飘落的财经报纸,上面印着恒生指数的点位——比他进场时高了1700点。“
周挺递过来一份文件,“这是林薇整理的留学生回国名单,已经有四百多人报名了,学芯片和材料的占了七成。”
杜泽翻着名单,指尖划过“李默”“张雨晴”“王博”这些名字,突然笑了:“告诉他们,回来报销机票,双清研究院包吃包住,试用期工资翻倍。”
9月15日,离美股开市还有两天。掩体里的人开始做最后的准备。梁普调试着自动平仓系统,周挺核对海外账户的资金流水,林薇把技术授权的协议模板改了又改。王磊则是做好了收购的准备。杜泽站在监控屏前,看着曼哈钝的废墟——烟尘淡了些,露出扭曲的钢筋骨架,像只折断的翅膀。
“杜总,瓦西里发来了份绝密文件。”桑铁举着加密电话,脸色有些凝重,“说基地组织可能还有后续行动,目标是……金融机构。”
杜泽心里好笑,不过脸色依旧沉重:“让所有海外分部的人提高警惕,尤其是华儿街附近的操盘手,全部转移到安全屋。”
梁普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他看着杜泽紧绷的侧脸,突然觉得这位老板身上藏着太多秘密——那些精准的预判,那些看似冒险的布局,好像早就知道剧本一样。
傍晚,杜泽走到露台上,长岛的夜空很干净,星星亮得像撒了把碎钻。远处的曼哈顿,废墟上已经有了灯光,是救援人员的手电筒,在黑暗里连成一条晃动的光带。
他想起这四天里发生的一切:股市的暴跌,战争的宣言,年轻人的眼泪与誓言,还有自己团队里那些从怀疑到坚定的眼神。这场灾难撕开了世界的裂痕,却也让某些东西变得更清晰——比如,华夏人骨子里的韧劲,比如,技术突围的迫切,比如,他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明天,该收网了。”杜泽对着夜空轻声说。风吹过耳畔,带着海的气息,像在回应他的话。
他知道,等9月17日美股开市,那些看跌期权会变成巨额的财富,之后抄底的股份会变成技术授权的筹码,那些年轻的留学生们会带着知识和梦想回到祖国。而他,会站在这一切的背后,继续铺路。
至于那条用“鹅国情报”编织的遮羞布,或许有一天会被揭开,但那又怎样?他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名声,而是能让华夏挺直腰杆的底气。
夜色渐深,掩体里的灯光依旧亮着。梁普还在调试系统,周挺在核对数据,林薇在修改协议。每个人都在为明天做准备,没人说话,却有种无声的默契在流淌——他们知道,当股市的钟声再次响起时,一场属于华夏企业的狩猎,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