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资本绞杀

这场“借刀杀人”的戏码演得滴水不漏。三天后,雷慎宣布取消毒丸计划,可莱尔集团“恰好”收购了5%的优先股,而北斗则在市场上悄悄吸筹,持股比例无声无息地爬到了25%。当五角楼反应过来时,李建国派的技术顾问已经坐在了雷慎的会议室里,正拿着民用雷达的参数表“请教”工程师。

风波最大的是谷哥的收购。这家刚成立三年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却被归谷视为“未来之星”。当天权投资的资金开始涌入时,创始人佩奇和布林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甚至想引入威软做“白衣骑士”抵制收购。

“不能硬来。”王磊看着谷哥的股权结构图,创始人合计持股38%,有绝对控制权,“让斯坦服的华人教授牵线,我们去谈‘技术合作’。”

他亲自飞到归谷,在斯坦服的咖啡馆里见了佩奇。没提收购,只聊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的未来。“华夏有13亿人,未来都会上网。”王磊递过去一份中文搜索市场的调研报告,“谷哥想进华夏,需要懂本土市场的伙伴。我们投钱,不干预经营,只要求优先合作权,怎么样?”

佩奇看着报告里的用户画像、搜索习惯分析,眼里的警惕渐渐变成了兴趣。他不知道,这份报告是章小龙他们熬了三个通宵做的,精准得像为谷哥量身定做。一周后,谷哥宣布接受北斗5000万美金的投资,持股比例15%——没人注意到,协议里藏着一条不起眼的条款:北斗有权提名一名技术顾问,参与中文搜索引擎的研发。

随着收购战愈演愈烈,国内调来的人越来越多。天权投资从总部抽调了又200名财务、法务,央企的海外团队也扩充到150人,甚至连星辉科技都派了30名技术专家,伪装成“投资分析师”,专门评估科技公司的技术价值。

这些人散布在扭约、华盛钝、归谷的写字楼里,穿着西装,说着流利的应语,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财报、谈估值、签协议。但在加密通讯录里,他们用的是中文代号:“茶农”(负责媒体)、“铁匠”(负责军工)、“码农”(负责科技)。每天晚上,这些代号会汇总成一份收购简报,通过最高级别的加密渠道发回长岛别墅。

最惊险的一次是收购高同的专利授权份额。当北斗的持股比例接近10%时,米国司法部突然启动反垄断调查,传票直接送到了天权投资的扭约办公室。

“把离岸账户里的300亿美金转到陆森堡。”王磊在凌晨三点给杜泽打电话,声音里带着疲惫,杜泽支招“让那边的团队以‘欧洲资本’的名义,继续吸筹。”

这场“金蝉脱壳”用了七天。当司法部的调查员盯着天权投资的账户一筹莫展时,陆森堡的壳公司已经悄悄买下了高通5%的股份,加上之前的持仓,合计持股14%,刚好跨过“重大影响股东”的门槛。当调查结束时,北斗已经拿到了高通3g专利的优先授权权——这意味着星辉手机的芯片研发,能少走五年弯路。

10月中旬,收购战进入收尾阶段。王磊和李建国在长岛别墅的地下室碰了头,面前的长桌上摊着一张巨大的米国地图,每个被收购的公司位置都插着小红旗,密密麻麻,像片红色的森林。

“媒体板块拿下20家,覆盖全米60%的发行量。”王磊用红笔圈出扭约、华盛钝、洛山矶,“《扭约时报》《华盛钝邮报》《洛山矶时报》都有我们的人。”

李建国指着军工企业的分布带,从达拉丝到西亚图,小红旗沿着导弹生产线、战斗机工厂一路铺开:“雷慎、洛克希达·马丁、菠音的供应链都被我们掐住了,民用技术授权拿到了17项,足够双清研究院消化三年。”

“科技板块最惊喜。”王磊调出谷哥、亚码逊、特丝拉的股权证明,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这几家现在看着不起眼,十年后都是印钞机。尤其是特丝拉,马斯克说愿意给我们独家供应电动车电池技术。”

林薇在整理并购清单时,发现8700亿美金已经花掉了7800亿,投出去的股份像毛细血管,渗透进米国军工、媒体、科技的核心地带。“雷慎的董事会已经开始讨论华夏市场的合作方案了,《华盛钝邮报》昨天头版登了星辉科技研究室的光刻机进展,谷哥的工程师主动联系我们,说想合作开发中文语音识别。”

杜泽盯着清单上的“剩余1100亿”,突然想起前世让米国政府头疼的“游说制度”。他调出米国国会山的议员名单,在那些来自军工、能源州的议员名字旁打了勾:“让离岸公司成立‘华米贸易促进协会’,用这600亿当游说资金。谁支持对华技术开放,我们就支持谁连任;谁想卡我们的脖子,就砸钱支持他的对手。”

10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桑铁突然撞进掩体,手里捏着份加密电报,字迹因急促而潦草:“百宫幕僚长私下联系,说小布想在戴维营见您一面,谈‘战略投资与反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