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新海月1

第五百二十七章、二次徐州会战打响

传讯兵的呼喊声,吸引了各方的视线。

在大虞朝能使用六百里加急的,那都是大事件。

搁现在这种时候,正常人都知道和前线战事有关。

别看各方为了新皇人选,闹的不可开交,但所有人都清楚另立新皇的前提是勤王大军能在前线取得胜利。

倘若无法抵达住叛军,就算把自己人送上皇位,那也是空中楼阁。

战报以最快速度送进内阁,一众阁臣纷纷放下手中事务,聚集在了一起。

“诸位同僚,好消息啊!”

“前线传来消息,勤王大军一日便突破了三重敌军封锁,短短两天就斩杀了数万敌军,粉碎了敌军的阴谋。

此刻大军正在向徐州迈进,斩获的敌军首级正在装船,数日之后就会运抵南京城。”

说话间,史清尘把手中的战报递给了众人传阅。

转瞬的功夫,众人脸上皆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虽然知道汉水侯厉害,但辽东叛军也是天下精锐,在大家眼中两强相遇就是一场龙争虎斗。

施家挥师南下,对外号称百万大军,汉水侯仅率领数万勤王大军迎战,大家心里其实并没有底。

乐观的估计是能借助江淮地区水网,同叛军形成对峙,靠钱粮拖死敌军。

一度大家还建议把所有兵力都压上去,再征召一批民夫充当运粮队,怎奈被李牧果断拒绝。

这才短短数日的功夫,就传来了捷报。

单纯从战绩上来看,勤王大军这次的斩获,同勤王大军的自身兵力相差无几。

相比显赫的战绩,战损几乎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这不是简单的获胜,而是实力上的辗压。

从战争结果来看,双方的战斗力,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至于双方指挥能力的差距,那就不是他们这些外行,能够从只言片语中看出来的。

“不愧是汉水侯,出手就是不同凡响!”

贺正则忍不住感叹道。

虞军有虚报战绩的传统,换成其他将领送来这样的捷报,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吹牛逼。

换成了李牧,众人瞬间就信了,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过往的岁月中,李牧的每一次捷报,背后都有大量的敌军首级做支撑。

最关键的是兵部审核了无数次,都没有发现过杀良冒功。

不光他自己不杀良冒功,就连他带出来的勋贵系将领,也很少干这种破事。

别的都可以糊弄,战线和斩获的首级不会骗人。

在其他同僚们的衬托下,朝廷就算想挑毛病,都不好意思开口。

“嗯!”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辽东叛军多半不是汉水侯的对手。

看来保住徐州的希望很大,江淮防线是稳了。

不过就是战略物资消耗有些大,这才短短数日功夫,就消耗了大量的弹药。

光弹药损耗,价值就高达两百多万两,另外还要发放上百万两的赏银。

估摸着这场仗打完,最少要花费数千万两白银,还要消耗无数的粮草。”

万怀瑾一脸肉疼的说道。

当了家,才知道柴米油盐贵。

本以为甩掉了北方的包袱,朝廷的财政能够轻松一些,现在看来还是太过乐观。

被动放弃北方各省,看似节省了不少开销,但军费开销依旧是居高不下。

只不过以往这些钱粮,用在了抵御北虏进攻和镇压农民起义军身上,现在则主要用围剿辽东叛军。

“汉水侯所部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斩获了数万敌军首级,后勤消耗大一些是正常的。

既然前线催促拨款,户部还是尽快划拨钱粮吧!”

史清尘率先表明了立场。

作为监管兵部的阁臣,前线的每一份捷报,都有他的一份政绩。

勤王大军在前线打的越漂亮,他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就越重。

尽管对勤王大军的调度指挥插不上手,但这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钱粮和赏赐,肯定是要划拨的。

现在是战争时期,老夫知道轻重,亏了谁也不能亏了前线作战的官兵。

只是户部的开销太大,除了勤王大军之外,还要为山东京营和边军筹集钱粮。

初步估计,那两支部队加起来,不会低于二十万人。

一旦和叛军打起来,必定是花钱如流水。

江南地区最近也不稳定,为了镇压地方反叛势力,云提督多次出兵围剿叛逆。

各省的税收,用于覆盖军费开销和朝廷正常运转都有些吃力,还要给陛下治丧,筹备新君的登基大典,发放宗室王公的禄米,难啊!”

万怀瑾当即叫苦道。

最近百年时间里,大虞朝的历任户部尚书,日子都不好过。

位高权重是真的,但缺钱也是现实问题。

最关键的是新君,迟迟没有选出来,想停发宗室钱粮的都不行。

“万兄,为了江山社稷,你就多担待点儿吧!”

贺正则笑呵呵的说道。

相较于户部面临的麻烦,吏部就要舒服多了。

作为“天官”衙门,掌控着全国官员的升迁调度,从来都是被讨好的对象。

哪怕朝廷再怎么困难,也不会穷了吏部。

在大虞朝的体系下,就算朝廷不发俸禄,一样有的是人愿意当官。

官员的升迁调度,都少不了打点吏部。

“诸位同僚,非我万某人推脱,实在是有些事不能拖了。

早日拟定新君,让朝廷走向正轨,才能稳定人心啊!”

万怀瑾开口催促道。

拖的时间越长,面临的问题,也就越多。

早点确定新君人选,不一定能稳定人心,但户部的钱袋子确实可以省上一笔。

为了减少开销,大虞朝廷早在百年前,就开始削减宗室俸禄。

近支宗室还好,能够领到六七成的俸禄,远支拿到的就是一堆宝钞。

南京朝廷建立初期,也是这么干的。

象征性发放点儿钱粮,剩下的全部用宝钞冲抵。

可是随着皇帝缺位,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

在新君未明确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得罪宗室王公,迫不得已只能恢复亲王、郡王的待遇。

至于其他宗室子弟,还是继续用宝钞糊弄着,没办法朝廷着实养不起那么多人。

如果查看宗室名录的话,就会发现最近几十年里,宗室出生人口都在持续下降。

一方面是底层宗室受困于钱粮,根本生不起孩子;另一方面则是朝廷玩起了生育配额制度。

甭管生了多少子弟,反正每年给各大王府的生育名额,都是有数量限制的。

超出了限额的宗室子弟,无法录入宗室族谱,自然也拿不到钱粮俸禄。

到了永宁朝,这种玩法更进一步。

除了正室所生的孩子外,其余的一律不纳入族谱。

当然,这些都是隐性潜规则,并不是那么绝对。

如果和皇帝关系亲近,或者是愿意花钱打点官员,事情还是能够办的。

……

在击败敌军的阻击后,勤王大军没有停下步伐,很快便抵达了徐州城下。

望着前方严阵以待的敌军,李牧很是无语。

以逸待劳没毛病,可阵事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传令下去,寻找合适地点安营扎寨,警惕敌军发起进攻。”

李牧当即下令道。

大军远道而来,虽然没到人困马乏的地方,但体力确实不在巅峰。

此时发起进攻,对勤王大军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与其盲目开战,不如先安营扎寨休整。

反正两军的距离,也只剩下十来里,明日再战也不迟。

……

徐州城上,看到勤王大军的旗帜,无数守军士兵露出了解脱的表情。

叛军来势汹汹,一望无垠的营地,给守军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哪怕有城池守护,面对敌军的进攻,大家心里还是没底。

幸好努力没有白费,勤王大军赶来的速度,比预想中还要快上几分。

“总兵大人,侯爷这次带过来的援兵,未免也太少了吧?”

曹子睿压低声音询问道。

辽东军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就算没有一百万,打个对折总是有的。

相比之下,赶来增援的勤王大军,一共才数万大军。

加城中守军,也就十来万大军。

以寡敌众,不是什么新鲜事。

可这次敌人是大名鼎鼎的辽东军,拥有大虞朝最精锐的骑兵,威震天下数十年。

“曹参将,用兵打仗的事情,侯爷不需要你我来教。

带多少援兵过来,侯爷心里自有成算。

区区辽东叛军,成不了气候,你等着听令便是。”

李三七没好气的回应道。

其他问题都可以商量,涉及到自家老大,那就必须维护。

辽东军的架势,能够吓住其他人,对他却没有多少威慑力。

数十万敌军又不是没有遇到过,当年白莲教活动猖獗的时候,人家还坐拥百万大军。

兵力再多,最后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辽东叛军的家底看似雄厚,实际上还赶不上昔日盘踞江南的白莲教叛军。

最起码白莲教有一片基业,能够为他们源源不断的提供钱粮补给。

现在的辽东叛军,势力看似横跨辽东、京师、山东等地,实际上控制的地盘极为有限。

大部分地区都是名义上统治,并未建立有效的行政机构,根本无法把地盘转化为综合实力。

某种意义上来说,辽东军就是加强版的流寇,和活跃在中原的叛军没有实质性区别。

“哈哈……”

“侯爷用兵如神,做出的部署自然不会有问题,曹参将这是关心则乱!”

监军御史麻文博的话,一下子缓解了现场的尴尬。

徐州守军成分复杂,既有勤王大军,又有招安的本地叛军,还有从辽东军倒戈过来的部队。

三股军事力量看似都在为朝廷效力,实际上都有各自的算盘。

作为城中最高级别的文官,麻文博当仁不让,肩负起了调和各方矛盾的重任。

效果只能说,聊胜于无。

招安的本地叛军,想把徐州变成自家地盘。

从辽东军倒戈过来的部队,也有意在徐州地区立足。

勤王大军对地盘没有兴趣,却死死拽着主导权不放,总是压着另外两家一头。

如果不是有外敌威胁,这三股力量估摸着早就闹了起来。

当然,也仅限于闹一闹。

真要是打了起来,就算另外两股力量加起来,也不够勤王大军打的。

纵使真有委屈,也只能先憋着。

反正勤王大军是客军,不可能长期在徐州驻扎,总会有撤离的时候。

等到勤王大军撤离后,才是矛盾真正爆发之日。

明知道存在矛盾,李三七也无心调和,甚至还顺势添了一把火。

未来矛盾升级,该怎么善后,那是朝廷的事情。

……

辽东大营。

“丞相,敌军停下了脚步,就地开始安营扎寨,看来今天是不会发起进攻了。

您看是不是先把部队解散,这么一直列着阵,也不是办法。”

孔先生开口进言道。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敌军没有立即发起进攻,他们的以逸待劳,瞬间丧失了作用。

“传令下去,让前军趁着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发起进攻。”

施靖风摇了摇头后下令道。

折腾这么大的动静,不打上一仗,那是会影响主帅威望的。

敌军既然不发起进攻,他们就自己发起进攻。

正好勤王大军的营地,才刚刚开始施工,不具备防御能力。

倘若能够击败敌军,战争主导权就会再次回到他的手中。

“丞相,敌军火器犀利。

一旦我们主动发起进攻,那么之前建造的临时防线,就丧失了作用。

没有工事掩护,同敌军硬拼,那是很容易吃大亏的。”

发现自家大哥上了头,一旁的施靖林赶紧劝说道。

敌军实力有多强,他不是很清楚,但他知道傲气的老三被敌人打的没有了脾气。

回到营地之中,就自己主动请罪,并且放弃了军中一切职务。

“不必多说,这一仗必须要打!”

施靖风一口回绝道。

换个时间点,他或许会多考虑一下,但当下绝不能迟疑。

甭管胜算几何,都要先打过再说。

倘若现在打不赢,等到敌军休整完成后,那就更没希望。

休整防御工事,主要是用来安抚军心的。

时间站在敌人那边,拖的时间越长,辽东军面临的钱粮压力就越大。

截止到现在,军中粮草已经不足两月。

倘若在这期间,无法击败敌军,施家的末日就到了。

断了粮草的士兵,可不会饿着肚皮跟他卖命。

冲锋的号角,再一次响起。

无数辽东军士兵,举着临时赶制的木盾,向勤王大军营地位置发起了进攻。

轰鸣的炮火声,再一次响彻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