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自掘坟墓
一排排士兵倒下了,马上又有新的辽东军士兵补上去。
传统的密集人流冲锋,成了战场上最好的靶子。
一名机灵的老兵,选择了倒地装死,企图蒙混过关。
可惜刚找到好位置躺下,马上就被后面的新兵踩中,紧接着发出一阵惨叫。
新兵们是盲从的,前方的老兵把队伍往哪里带,他们就跟着往哪里跑。
想要脱离战场,那是不存在的。
身后的督战队,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就算跑的再快,也跑不过骑兵。
眼瞅着一排排士兵倒下,却迟迟无法杀入敌军营地,施靖风的脸色也渐渐阴沉了起来。
“趁敌军立足未稳,攻其不备”,乃是兵家常识。
可现实非常打脸,以往奉为经典的兵家法门,现在突然丧失了作用。
一瞬间,施靖风理解了前面的阻击战为何会失败。
碰上这帮勤王大军,传统的兵法都被推翻了,不能以固有的认知去判断。
“丞相,现在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战。”
看出了施靖风内心的挣扎,孔先生当即上前送了一个台阶。
嘴上的轻松,心里他也打起了鼓。
这帮辽东军名头虽响,但遇上了汉水侯,依旧不够看。
按照刚才的打法,那就是纯粹给敌人送战绩。
无需进行统计,光从战场上的惨烈,就可以大致判断辽东军的伤亡。
仅仅只是短暂的交锋,就有成千上万名士兵倒下。
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取得的战绩却是可以忽略不计,反正他是没看到敌军有多少损失。
寄予厚望的重炮部队,拉到战场上和敌军对轰,结果没击杀多少敌军,反而打死了不少自己人。
相比敌军使用的标准化炮弹,辽东军这边还是人工填充弹药。
仓促之下,士兵们填充的弹药多少,完全凭个人感觉。
瞄准更是不存在的,他们只负责把炮弹打出去,误差有多大全靠运气。
整个辽东军,都充斥着草台班子的气息。
跟着这样的队伍,想要夺取天下,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理智告诉他,这样的草台班子带不动。
“先生所言甚是,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施靖风满意的回应道。
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想法,恰到好处的送上台阶。
不像自家手下那帮莽夫,遇到问题就直接汇报,全然不顾及他这位老大的面子。
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又被残酷的战争拉回了现实。
勤王大军都到了营门口,无论他是否愿意,都必须迎敌。
从刚才短暂的交锋就能看出来,敌军的兵力虽少,但架不住战斗力彪悍。
以辽东军的实力,想要拿下对方,势必付出惨痛代价。
偏偏现在施家损失不起。
攻打徐州只是一个开始,南下夺取万里山河,才是他们的真正目标。
一旦进攻受挫,就会被困死饿死在北方大地。
想到这里,施靖风瞬间感受到了压力。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撤退的号角吹响,发起进攻的辽东军迅速选择后撤,怎奈勤王大军不答应。
见到敌军跑路,结阵营地的勤王大军,第一时间选择了追击。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宣告了屠杀的开始。
把后背留给勤王大军,这是他们犯下的最大错误。
短短的十里地,硬是变成了血肉战场。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了天地。
“骑兵出动,接应部队后撤!”
慌乱之中,施靖风急忙下达命令。
可惜终归晚了一步,当撤退变成了溃败之后,秩序就已经崩溃。
遍地都是从前线撤回来的溃兵,直接堵住了骑兵的道路,根本无法第一时间抵达战场。
反倒是勤王大军中的骑兵部队,先一步进入战场,对溃兵展开了屠杀。
眼瞅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脑子灵活的士卒,果断选择了扔下武器投降。
黄昏时分,勤王大军杀到了辽东军大营门口,才遇到了第一波像样的抵抗。
黑夜拯救了辽东军,撤退的号角声响起,为这场大战画上了句号。
午夜时分,清点完伤亡数字后,辽东军高层集体蒙圈。
“你们自己看看!”
“这都是你们带出来的好兵!”
“仅仅一个下午的功夫,就打没了五万多人。
哪怕是五万头猪放在外面,敌人也抓不完!”
……
施靖风近乎咆哮的问候道。
伤亡惨重,他能够接受。
可后续辽东军士兵大规模投降,一下子打在了他的软肋上。
辽东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兵多,想要发挥兵力优势的前提,是士兵能够和敌军死磕。
像白天那种打不过就投降,纵使数量再多上一倍,也没有任何意义。
“丞相,军中新兵太多,承受不住战场上的压力。
加上收编的官军,许多和我们都不是一条心,遇到危险都是第一时间跑路。
加上敌军的火力太猛,一系列因素迭加在一起,共同造就了白天的失败。”
施靖林硬着头皮开口解释道。
尽管这种“事后诸葛亮”,对战局来没有任何意义,在营中众将的眼神催促下,他还是只能充当出头鸟吸引火力。
没有办法,谁让他是施家人呢!
“呵呵……”
“现在都知道了,早干嘛去啦?”
“前面扩军的时候,一个个都恨不得把自家部队,扩充一百倍。
这会儿战场上吃了亏,就知道反省了!”
施靖风继续训斥道。
并非他故意为难施靖林,主要是辽东军暴露出来的内部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辽东军迅速膨胀壮大,并不是他这个老大下令扩的军。
恰恰相反,受制于粮草困境,他还多次下令,要求各部严格控制军队人数。
架不住
扩军这种事情,最容易引发跟风。
只要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不想掉队,也会跟着效仿。
在对待下属的时候,施靖风从不吝啬官爵。
刚开始没注意,只要麾下军队数量多了,官职也会随之升迁。
这种大方的做法,固然收买了人心,但也助长了扩军速度。
谁都无法违逆大势,包括他这位辽东军老大,一样阻挡不了弟们的“上进心”。
尤其是南方组建勤王大军后,让辽东军上下有了危机感,进一步加快了各部的扩军步伐。
若非北方缺粮,限制了大家的发挥,估摸着辽东军的规模还要再大一圈。
急剧扩军的后遗症,就是让辽东军变得鱼龙混杂,部队战斗力迅速下滑。
“丞相,现在不是追责的时候,有什么问题等击败了敌军再。
伪朝组建的勤王大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找到破敌之策,不然就危险了!”
资历最老的白平春,语重心长的劝道。
辽东军存在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突然执掌了大权,没有适应身份的后遗症。
大家入主京师之后,依旧抱着藩镇思维,在处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个都只记得自身利益,不光忽略了团体利益,还无视了战略大局。
认知上的问题,想要改变局面,就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大家的认知。
毫无疑问,世界上最难办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模式灌入到别人脑子里。
想要改变大家的认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完成的。
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强行让大家改变,只会适得其反。
尤其是在敌人杀到门口的时候,任何可能破坏内部团结的政令,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哎!”
“诸位将军,可有破敌之策?”
一声叹息之后,施靖风强忍着不满询问道。
有些事情,注定不能较真。
哪怕明知道存在问题,为了内部团结,也只能假装没看见。
“丞相,如果不出意外,敌军明日必定来攻。
先借助营寨挡住敌人的兵锋,再伺机在营中布置陷阱,关键时刻放他们进来打。
敌军火铳虽然厉害,但弹药填充却需要时间,士兵们随身携带的子弹也不多。
只要我们把握住了机会,就能关门打狗!”
施靖海兴致勃勃的提议道。
白天的战斗,他可是从头看到尾。
对勤王大军的战斗力,有了初步了解。
按照正常的打法,辽东军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
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把敌军引入陷阱中,断掉敌人的弹药补给。
计划听起来非常不错,但存在的隐患也不,最大问题是怎么保证敌人会上当。
如果敌军不上钩,前期演戏诱敌,付出的伤亡就白费了。
战争进行到现在,辽东军和勤王大军交手三次,均以失败告终。
营中的军心士气,早就下降到了低谷。
倘若再次遭遇失败,后续的战争只会更难打。
“嗯!”
“如果大家没有其他意见,就按老九的提议办。
下去之后,尽快完善诱敌计划,务必将敌军重创!”
见迟迟无人开口,施靖风随即拍了板。
或许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却是当下唯一可行的策略。
勤王大军输了,还能退守长江一线,辽东军若是输了,那就连裤衩都要赔进去。
……
次日,清晨。
第一缕晨光撒向大地,进攻的号角就从勤王大军营地中响起。
在火炮的掩护下,无数官兵迈出营地,向叛军营地发起进攻。
“侯爷,我们也出击吧?”
李三七上前请示道。
昨日的大战过后,勤王大军顺利推进到了徐州城下,同守军仅一河之隔。
作为主帅的李牧,顺势把指挥部搬进了城中。
“不用着急,且先看看敌军的反应。”
李牧摇了摇头后拒绝道。
昨天的战斗过后,他就知道辽东军废了。
昔日那支威震天下的强军,死在了盲目扩军中。
看似兵强马壮,实则是外强中干。
除非安排上一位“兵仙”统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整合部队,不然败亡就是时间问题。
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稳健。
甭管质量怎么样,坐拥数十万大军,敌军就不会甘心失败。
困兽犹斗,往往是最凶险的时候。
历史上绝地翻盘的案例不在少数,能够规避的风险,肯定要最大限度规避。
……
徐州城中的兵马没动,坐镇中军的施靖风,已经暗自叫苦。
布置陷阱起来简单,到了具体实的时候,就问题频出。
底层士兵根本没有方向感,军中许多将领也是糊涂蛋。
接到命令之后,就带着麾下部队,在营中乱窜起来。
加上忠于大虞朝廷的人,趁机在里面煽风点火,围绕着各自埋伏的位置,就没少发生争执。
为了尽快完成部署,施靖风不止一次派人调节,大家嘴上答应的很好,到了具体实上总能制造一些问题出来。
“丞相,敌军的攻势太猛,前线的士卒快要顶不住了。
左翼和右翼同时告急,七将军和九将军请您派出援兵增援。”
收到这个消息,施靖风越发压力山大。
按照诱敌计划,可是准备从正面放敌人进大营,伏兵都安排在两翼。
如果让敌军从两翼突破,相当于被敌人抄了后路,那还埋伏个蛋。
无法完成战略合围,就没办法切断敌军的弹药补给,辽东军的兵力优势也发挥不出来。
“传令下去,让第九镇、第十三镇,立即前去增援左翼。
责令第十八镇、第三十六镇,立即前往增援右翼防线。”
没有丝毫犹豫,施靖风当即派出预备队过去增援。
战场上的厮杀,此刻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
辽东军苦心打造的营寨,在战争初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怎奈敌军不讲规矩,一上来就炮火开路。
临时搭建的营寨,防御力终归赶不上城墙,在炮火之下很快就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哪怕守军奋起反击,也没能挡住勤王大军的兵锋,转瞬的功夫裂开的口子就成了捅破防线的利剑。
“顶住!”
“都给本将顶住!”
“援兵,马上就来啦!”
施靖海咆哮式怒吼道。
事关施家的生死,他不得不拼命。
为了稳住局势,他连亲兵都派了上去。
怎奈敌军的战斗力,远超他的预料。
勤王大军并不是盲目冲锋,而是步炮一起推进,玩的是结合战术。
普通部队派上去,几乎一个照面的功夫,就会被敌军打崩溃。
好不容易贴近到敌军跟前,有机会和敌人近身肉搏,没想到敌人的近战同样厉害。
跟随他多年的亲兵卫队,满副铠甲冲过去,连一盏茶的功夫都没坚持住,就倒在了血泊中。
残酷的战斗,吓傻了无数新兵。
慌乱之下,这些人当即扔下武器,逃命而去。
不等援军抵达,防线就先一步崩溃。
随着战线的不断后移,原本设伏的辽东军,被迫调转枪口迎敌。
随着溃兵的乱窜,混乱不断在营地中蔓延。
强行收编各路官军的后遗症,此刻全部暴露出来。
依旧忠于大虞朝的官兵,见勤王大军打了过来,纷纷跳出来捣乱。
熊熊烈火开始在营地中燃烧,原本是用来伏击勤王大军的燃料,提前被这些人点燃。
在东南风的助力下,很快蔓延开来,一炷香的功夫后大营就化为了一片火海。
“丞相,火势太大,赶紧撤吧!”
见大火向帅营蔓延,亲兵队长急忙催促道。
“撤?”
“老夫现在还能往哪里撤?”
话间,施靖风已然瘫软在地。
精心为敌军准备的陷阱,成了埋葬辽东军的坟墓。
无数辽东军士兵,稀里糊涂的葬身火海。
“大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各部都在自行突围,后续把他们收拢起来,最少能够保住一半的兵力。
何况我们还有骑兵,待他日重整旗鼓,再和汉水侯一决高下!”
施靖林的话刚完,紧闭的徐州城门突然打开,无数守军士兵喷涌而出,加入到了最后剿杀战中。
顾不上继续浪费时间,直接拽起施靖风,就往大营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