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4章

孟启明之所以会询问这一问题,也是想通过唐翔宇的回答、了解到将城市发展到如今这一模样,大概需要花费多少资金!

对于孟启明的询问,唐翔宇也是如实回答:“眼下的巴陵市政府,财政上并没有出现赤字、目前处于收支平衡当中,甚至于市政府的财政上,还能有五到十亿的余额!”

随即唐翔宇继续解释:“前几年市财政上、确实欠了接近十个亿,不过那是因为国企改革和工人下岗,为了贴拨付工人下岗和安置费用、以及处理破产企业上的花费!”

“不过在我来到巴陵市之后,先后发现了西山铜矿和白鸭山大理石矿、单是这两个矿产的出售,就为市里的财政上、凭空多出了四十多亿的可用资金,在抹平了原有的财政欠款之后,通过资金的循环使用、以及钱生钱等方式,这才造就了如今的巴陵市!”

唐翔宇的这一回答,明显出乎了孟启明的意料之中,在孟启明看来,巴陵市发展到现在这一模样、市里的财政应该是早已入不敷出,怎么会还能有五到十亿的可用现金?

毕竟其他上面都比较好说,但基建这一玩意儿、基本上投入后产出的比值很少,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市里这边还能够保持收支平衡、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孟启明对于举债发展这一方案、心里头多了几分坚定,毕竟唐翔宇通过四十亿的现金,就能将巴陵市发展到如今这一模样、自己如果花费同样的资金,是不是同时也能达到这一目的?

对于底下子侄一辈讨论的经济发展一事,坐在上首位的孟青山、对此却没能有多少话要说,毕竟孟青山离开政治和权力已经太久时间了,如果让孟青山对此讨论一件事情、也许他能娓娓道来,但要说到经济发展这种实操性的事情,孟青山对此也无可奈何,毕竟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可不容易!

不过看着自己期望的好大孙陷入纠结当中,孟青山也是出言提醒道:“凡事谋定而后动,只要提前做好规划和预案、基本上就出不了太大的错误,再说你大舅二舅包括你爸还有二伯三伯他们,在经济发展这件事情上,有哪些困难是没有遇到过的?”

“要是有不懂的,就打电话询问一下他们的意见、三思而后行嘛,实在不行你还可以问问翔宇,毕竟翔宇在经济发展上面,做出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有这么多人在背后当你的智囊团、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还有一句话孟青山没说的便是,整个孟家的资源、孟启明都可以随意调用,毕竟孟启明是孟家寄予希望的三代支柱,而且还是家里的长子长孙、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有什么样的困难是孟家解决不了的?”

得到了爷爷孟青山的肯定之后、孟启明像是打了一注强心剂,对于唐翔宇说的举债发展这一方案、已经有了准备实施的想法,毕竟只要把钱花到了刀刃上,城市的经济发展起来了、财政上有点负债又怎么了?实在不行的话,在政府最开始借用这笔资金的时候、就可以提前将债务的周期延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