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厉时轻的戾气
很快,甄立海就和宋建国还有江晓去了客厅的沙发坐下,而甄夫人则就和宋佳玉还有宋夫人去了三楼的化妆室。
一坐下,宋建国的眼神就落在了江晓的身上,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之意,似乎对江晓的身份有些好奇。
“建国,这位是江晓,是我甄家的贵人,不过你别看江晓年纪轻轻,但可是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比不上的人物。”随即甄立海更是向宋建国说着关于江晓的事迹。
宋建国从起初平淡的眼神转变成为了惊愕,但很快宋建国便点头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没想到江总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难怪立海你对江总如此看中,只是你刚才说江总还是你家贵人这又是从何说起?”宋建国能够凭借一家店发展成为如今的宋氏集团那不仅仅只是靠脑子灵活,还要会察言观色。
就刚才甄立海的反应宋建国知道甄立海对这位江晓隐隐之间还带着几分敬重,能够让甄立海都敬重的人宋建国不敢轻视,再说了宋建国不会认为甄立海看人的眼光会比他差。
听到宋建国的询问,甄立海面带笑容,随即说了关于甄富患病的事情,宋建国一听江晓在医术方面也是佼佼者,宋建国对江晓比先前更加热络了。
很快几人聊了没有多久,订婚晚宴此刻也准备开始了,甄立海和宋建国自然也不能再坐着了,只是在离开客厅前宋建国打开了手机对着江晓说道,“江总,冒昧的问一下江总你能不能给我留一个联系方式?或者咱们互相添加一下绿泡泡的好友?”
江晓听此眉毛一挑,道,“当然可以!”回应着宋建国后江晓就打开了绿泡泡,宋建国见此立即就打开了绿泡泡中的扫一扫。
“好的江总,以后常联系。”
“当然。”
江晓和黄涛等人被安排在了贵宾席的位置,这次甄家宴请来参加订婚宴的人江晓看了看大概有百来人,好在甄家别墅足够大,容纳这百来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江晓好久不见。”一道声音在江晓身后响起,转过头的江晓随即就看到了厉时轻站在身后。
江晓笑道,“厉局长,好久不见了。”
厉时轻此时也丝毫不顾及的就站到了江晓身旁,眼神落在不远处的甄富还有宋佳玉的身上,“相信江晓对宋家的情况也有些了解,江晓你难道不为甄家感到就惋惜吗?”厉时轻沉声道,在看向甄富的眼神中明显带着不满意。
听此,江晓的眼中闪过精光,“哦?厉局长此话怎讲?”
厉时轻听到江晓的询问收回了放在不远处甄富身上的眼神,随即却是转过头看着江晓,“江晓,我知道你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可置否,江晓确实明白厉时轻刚才话语中的意思,随即江晓轻声道,“厉局长何必有这么大的戾气,这婚姻之事本就是不能强求,与其往后成为一段怨侣,倒不如早点结束,甄富和你妹妹性格不合适,当初没有选择继续联姻是对的,但厉局长恐怕并不是在为自己的妹妹惋惜,而是在为厉家失去了甄家带来的利益感到惋惜。”
江晓一语点中厉时轻心里头的想法,厉时轻也没有否认在江晓这番话落下后反而是直接点头承认,“那又如何?在我的眼中都差不多,不管是为了我妹妹惋惜还是为了利益惋惜那都是惋惜,甄家失去了我厉家的庇护,我们厉家失去了甄家带来的利益,说起来这件事甄家和厉家都犯糊涂了,当初的联姻不应该如此草率就断了。”
“婚姻之事性格不合可以慢慢磨合,甄富和欣欣都是娇宠而大有点性子实属正常,这些都是可以磨合的。”
“厉局长,观点不同何必多说,但依我看宋家宋佳玉和甄富是天作之合,甄家也不会因为失去你厉家那点权势庇护感到惋惜,你们厉家还没有达到一手遮天的地步。”江晓直言道。
厉时轻脸色越发难看,若是常人这么说厉时轻早就发难了,可谁让说此话的人是江晓,向江晓发难明显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江晓,甄家是幸运的能够结交到你。”随即厉时轻没头没尾的丢下了这么一句话便离开了甄家,很显然接下来的订婚宴厉时轻也不敢兴趣。
江晓盯着厉时轻离开的背影,江晓此刻的心中却是暗暗想道,“这才短短的半年时间没见,厉时轻的身上戾气怎会如此之重?”不过这个时候的江晓并没有多想。
两个小时后,甄家的订婚宴完美结束,待客人都离开后甄富就送着宋家人离开,很快甄富便回到了甄家别墅,甄富一进门就哀嚎道,“这订婚怎么感觉比我去公司上班还要累人呢!”甄富说着便瘫坐在沙发上。
甄立海在看到甄富不成体统的坐姿立即出声呵斥道,“给老子坐好来,你多学学江晓。”
甄富听着这话随即就把看向江晓眼神哀怨道,“我要是能跟江兄弟做比较,你恐怕现在早就开始颐养天年了,何必还要在此操心我。”
甄立海一听只是瞪了一眼甄富,随即也没有在理会甄富,而是对着江晓说道,“江晓,今日你也见到了宋家人,你觉得宋家人如何?”
江晓听到甄立海的问话也直言道,“还不错宋建国此人精明但为人还是不错,宋夫人和眉善目也是一个好相处的,最重要的是宋佳玉和甄富兄弟很合适,甄伯父你眼光不错,替甄富兄弟寻得伊人。”
此话一出,甄立海的心可算是安心下来了,“如此甚好,一开始外人还觉得我为何会寻宋家联姻,无非就是看中了宋家的人品不错,我甄家如今不需要和太强大的家族合作,宋家对于我们甄家来说刚刚合适,小满胜万全,如今对于我们甄家来说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甄立海这这一番话下来,江晓认同道,“甄伯父能够看的如此透彻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