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只要一个态度

北溪河是河滩镇内最大的一条的河流。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

若是豫州军成功抵达河滩镇,十有八九是乘船顺着北溪河逃跑。

东河郡内河流交叉纵横,河滩镇周边小河亦是不少。

想要彻底但只要堵死豫州军乘船离开,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故而,关卫想的是把北溪河堵死,防止大量豫州军逃跑,然后兵分四路追击豫州军。

当即,就有校尉提出疑问。

“将军,何不费点力将所有河流堵死呢?”

关卫摇头:“我军只有一万人,想要堵死周围所有河流,所有士卒皆要参与。豫州军定会趁机走陆路逃离河湾镇。”

说到底,还是兵力太少了。

若是关卫手底下有两万骑兵,他就不用考虑太多,直接兵分两路。

一路截流河道,另一路追击豫州军。

一炷香后,北溪河成功截流,河水漫灌而出。

一万黑虎骑快速离开。

而此时,四万豫州军已经兵分四路,抵达了河湾镇上游,正在砍伐林木编制木筏。

就连王茂亦是埋头苦干,挥动着大刀。

一名斥候校尉跑到王茂身侧:“将军,秦军不仅烧了河滩镇周围的树林,还将北溪河截流了。

此时,秦军已经兵分两路。根据行军方向,分别朝着张江和李达撤离方向追去。”

张江和李达撤离方向距离河湾镇最近,且两人撤离方向紧挨着。

秦军选择追击这两人,极为明智。

王茂说道:”立即提醒张江和李达两人,若是秦军紧追不舍,别勉强,别强撑。另,转告于冲,及时撤离,不能过于拖延。”

“领命。”

随后,王茂又叫来传令兵,沉声道:“传令全军,加快木筏编制速度。只要木筏能够站人即可,各部快速撤离。”

紧接着,王茂取出地图,接连对着传令兵说了四个地点。

一万豫州军将通过不同的河流离开河滩镇,抵达王茂点出的四个地点之后,走陆路汇合。

吩咐传令兵之后,王茂又叫来项坚。

“项坚,你立刻带人统计编制好的木筏,然后快速组织士卒先行逐步撤离。”

“末将领命。”

王茂部署撤离事宜之时,秦军已经追上了张江和李达。

五千黑虎骑面对一万豫州士卒,丝毫不虚。

哪怕知晓豫州军中携带了火器,黑虎骑亦是发起了冲锋。

追击之前,关卫特地有所交代。

己方绝对不能恋战,冲进豫州军人群之中,然后再冲出来,绝不可停留太久。

眼下已经是卯时,天色逐渐亮了。

黑虎骑的首要任务是阻拦豫州军撤离,等待援军到来。^6~吆¢看+书~网` `罪!鑫-章*节?更?欣`筷′

若是黑虎骑一直跟豫州军士卒纠缠,极有可能遭遇豫州军埋伏。

“不要慌,按照原先部署抵御秦军骑兵。”

张江看着冲进来的秦军,不慌不忙的提醒麾下士卒。

霎那间,黑虎骑冲入人群之中,周遭豫州士卒纷纷惨叫倒地。

就在豫州士卒准备拿出火器反击之时,黑虎骑直接冲出人群,跑了。

张江看着一溜烟跑走的黑虎骑,神色一滞,不知秦军在玩什么把戏。

“将军,如今该如何做?”

张江说道:“继续编制木筏,同时谨防秦军骑兵再度来袭。”

“领命。”

仅仅过去一刻钟,黑虎骑再度呐喊着冲杀豫州军。

张江瞬间明白秦军想干什么。

不断袭扰己方,从而阻拦大军撤离。

张江脸色阴沉,叫来麾下校尉。

“安排士卒,把握时机,投掷火器阻拦秦军骑兵。”

众校尉脸色亦是微沉:末将领命。

撤离之时,张江就有所交代,每部都要安排士卒赴死为大军争取撤离时间。

片刻后,秦军骑兵再度冲进来。

周围豫州士卒立即点燃火器并将其投掷出。

火器炸裂开来,周围尘土飞扬,血肉横飞。

十多名黑虎骑躲闪不及时,人仰马翻倒在地上。

见状,黑虎骑马头一转,直接撤离。

战场之外,黑虎骑校尉赵维听到士兵汇报之后,不由得点着头。

看来豫州军为了撤离,真的采取了同归于尽的做法。

豫州士卒可以牺牲,但黑虎骑不行啊。

刚才十二名兄弟牺牲,就已经让赵维很是心疼。

他当即说道:“按照原定战术,继续袭扰。”

“领命。”

关卫现在可不是愣头青了。

在得知豫州军携带了大量火器之后,他就知晓绝对不能莽撞的冲击豫州军,必须要智取。

神臂弓一直都是秦军骑兵赖以仰仗的杀敌利器。

关卫制定的战术很简单。

两千黑虎骑发射弩箭,三千黑虎骑冲杀豫州军,并且只能冲杀外围。

赵维提醒道:“告诉兄弟们,定要秉持关将军的叮嘱,打一波秋风就撤回来,不可恋战,更不可滋生贪念。”

叮嘱之后,赵维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与此同时,关卫则是亲自率军袭扰另一支豫州军。

时间悄然流逝。

王茂和于冲两部豫州士卒,已经成功乘坐木筏离开河滩镇,期间并未遭到秦军阻拦。′如^蚊.王\ ,埂/辛~醉_筷\

张江和李达两部,在黑虎骑的袭扰之下,则是被完全困死在河滩镇。

而宁绍和吴平已经率援军抵达河滩镇。

剩下豫州军,尽数遭俘。

宁绍笑呵呵的看着关卫,道:“关将军,斩杀一万零三百人,俘虏九千七百人,战绩辉煌啊。”

吴平说道:“黑虎骑不愧是我军精锐骑兵。”

关卫摆着手,郁闷道:“这算什么战绩,还有两万豫州军逃走了,不被赵帅责骂,老子就知足了。”

宁绍和吴平摇头失笑。

按照赵帅一开始的部署,就没有想过全歼八万联军。

秦军在东河郡内的兵力,不足以在黑夜之中完成对联军的包夹。

吴平说道:“离开营地之前,公孙先生就曾提到,只要能够歼灭五成联军,我军便可在一个月内攻下庆州全境。

你我三人已经完成这一目标,剩下的交给其他营部。”

吴平和关卫颔首。

东河郡城。

赵牧看完手中军报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丝丝笑容。

“公孙先生,宁绍、吴平和关卫三人回报,八万联军只逃走不到三万人。”

公孙佑当即道:“赵将军,不能再耽误时间,我军必须尽快占领椿林郡。”

赵牧颔首。

军事佥事程家松开口道:“赵帅,公孙先生,攻占椿林郡期间,是否要考虑豫州出兵阻拦?”

赵牧和公孙佑齐齐摇头。

赵牧斩钉截铁道:“无需担心豫州会出兵阻拦。本帅眼下虽然不知道徐州之争的进展,但可以笃定,若是豫州想要插手庆州,那么安平县子必定不会求见大王。”

公孙佑笑了笑,道:“在徐州之争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除非我军能够将庆州的天给捅破了,否则豫州不会插手。”

赵牧说道:“如今,庆州六郡,只剩下古道郡和椿林郡没有落入我军之手。待到攻占庆州全境之时,便是大王君临西北之时。”

程家松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大王早就言明。

待到攻占庆州之后,便着手筹建封国。

不论是对大王,还是对他们这些臣子而言,封国西北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古道郡,云和县。

朱肃率领一万六千残兵败将终于抵达云和县城。

冯云看着狼狈不堪的朱肃,没有嘲笑,更没有感到诧异。

因为前几日,在秦军骑兵的追击之下,他也是如此狼狈。

“朱将军,辛苦你了。”

朱肃瘫坐在椅子上,苦笑连连。

“冯将军,你就别笑话我了。若不是云和县周边山高林密,你怕是再也见不到我了。”

冯云脸上笑容收敛,转而一沉。

“朱将军,你认为我军能否守住云和县?”

朱肃沉吟道:“守不住。”

朱肃站起身,指着不远处的一群新卒,说道:“冯将军,你难道指望靠一群没有见过血的新卒抵御秦军?

秦军勇武,世人皆知。从景平十年收复关远郡,到奇袭吞并益州,再到攻占灵州、庆州两郡,秦军像世人展示了其锋利的獠牙。”

朱肃凝声道:“某敢断言,若是秦军来袭,攻城之后,新卒必定吓得瘫软在地,根本无法展开反击。”

最后,朱肃靠近冯云,低声道:“况且,李公已经放弃了庆州。”

冯云默然不语。

李公放弃庆州,才是关键所在。

三万新卒明日便会抵达石阳县,而后五万新卒半个月内便会抵达石阳县。

看似增援的兵力,实则没有太大战力。

冯云头疼的揉着眉脚。

李公没有言明可以弃守古道郡。

冯云问道:“朱将军,有何良策?”

朱肃说道:“眼下只能如实上报,待李公定夺。仅仅一个月内,庆州局势便直转急下,且不可挽回。你我只能听命行事。”

冯云说道:“前几日,某还在考虑是否要上书征求长公子的建议,如今想来,不可如此。”

朱肃亦是一叹。

“你我联名上书吧。”

云和县城外。

叶羽和余晓峰站在山岗之上,观察着云和县城。

云和县只是一座小县,县城城墙并不高大。

仅从观察到的表面情况来看,只要云梯便可攻陷云和县城。

“不行,大王多次提及,除非秦军步卒全死光了,否则骑兵不下马,乃是铁律。”

叶羽摇着头。

虽说他很心动,但还是克制住了。

另外,来古道郡之前,军事佥事梅锦川跟他说的话,叶羽可没有忘记。

“老余,你的想法呢?”

余晓峰说道:“叶将军,末将还是坚持直接绕过云和县,切断城内并州军的后勤补给路线。”

叶羽看向梅锦川。

梅锦川轻笑道:“下官附议。‘骑兵不下马’的铁律不能破,骑兵就应当发挥来去无影踪的优势。据军情处回报,三万并州新卒已经抵达石阳县,我军需设法拦截。”

叶羽点了点头。

“既然你俩都同意了,老子也不纠结了。”

叶羽扯着嗓子叫道:“潘普。”

“末将在。”

一名校尉骑马快速来到近前。

“你率领三千黑狼骑守在云和县城外。”

“末将领命。”

而后,叶羽又叫来军情处校尉。

“三万并州新卒携带了多少粮草辎重?”

“禀叶将军,携带的粮草辎重并不多,仅够三万大军消耗十日。”

叶羽咧嘴一笑。

足够了。

己方本就缴获了朱肃所部的粮草,眼下还不缺粮草。

半个时辰后,三万两千秦军骑兵离开,直奔云和县后方的石阳县。

秦军动向,当即被并州军斥候发觉。

冯云和朱肃亦是第一时间获知这一军情。

秦军意图不言而喻。

朱肃说道:“冯将军,事已至此,你我什么也做不了,耐心等待李公的回复即可。”

冯云皱眉:“援军能否抵达,某并不在意,只是城中粮草不多了。”

朱肃说道:“省着点吃,足够了。”

冯云不解的看着朱肃,后者解释道:“既然守不住云和县城,又何必烦恼太多?”

闻言,冯云苦笑一声,却无法反驳。

冯云说道:“某这就去清点粮草。”

“有劳冯将军了,某实在是太累了,就先歇息了。”

……

徐州,彭城。

刺史府。

相较于一年前,此时徐州刺史府无比冷清,只剩下少数几名侍女和下人。

去年,纪锦洲听从韦元利的建议,暗中联络宣州、邓州豪族。

奈何宣邓两州豪族在几番斟酌之后,拒绝了纪锦洲结盟的请求。

而后,纪锦洲又联系楚州豪族,楚州豪族则是直接拒绝。

从那之后,纪锦洲仿佛认命了,年初之时就驱散了所有臣子,闭门不出。

韦元利敲门走进府中。

“主公在何处?”

门子低声道:“侯爷在后院垂钓。”

韦元利轻“嗯”一声,朝着后院走去。

后院池塘边,纪锦洲身着便衣,悠然自得的垂钓。

“微臣拜见主公。”

纪锦洲没有回头。

“书杰来了啊,快坐下,与我一起垂钓。”

韦元利坐下之后,并没有拿起鱼竿。

“主公,郑氏再度遣人送来书信,希望你能出面支持豫州。”

纪锦洲疑惑道:“我支持豫州,又有何用呢?难道兖州会听我的?”

韦元利说道:“郑氏只是需要一个态度,主公若是不愿意,拒绝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