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不能刚愎自用
并州军,营地。¨齐_盛~小\税+王` ?哽.芯?最*快_
营帐之中,邓逢放下密信,陷入了沉思。
并州都督府决定增援火器,对大军而言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只是在见识过秦军新的火器后,邓逢对改良后的霹雳炮没有太大兴趣。
两者之间的威力相差太大了。
今日并州之所以提前退兵,就是因为扛不住秦军新火器的轰炸。
刚才伤亡数字已经报上来了。
秦军仅仅投射了十枚新的火器,伤亡就高达三千两百人。
这个伤亡是邓逢无法接受的。
虽说大部分士卒只是受伤,但已经无法上战场,而且军队还需要耗费精力照顾伤员。
邓逢将密信递给叶云发,后者叹气一声,说道:“都督府还是做出了决定。邓将军,我认为即便并州和豫州加大火器投入数量,依旧无法在一个半月内攻下任何一座城池。”
“反倒是白先生提议合兵攻打古道郡,能够有所收获。”
邓逢无奈道:“本帅难以理解,为何晋阳的那些个大臣会担心突厥南下侵略凉州。根据墨斋楼送来的情报,突厥今年明显想要吞并北纥,根本没有精力腾出手来侵略凉州。
况且,突厥操练的高丽步卒还没有成军,又如何能够侵略凉州呢?”
邓逢的分析,早就送去了晋阳。
只是他增兵的提议还是否决了。
因为凉州不容有失。
若是抽调镇守凉州的精锐士卒南下增援邓逢,那么凉州空虚,谁又能保证突厥不会突然改变主意呢?
这句话,叶云发对邓逢说过很多次,奈何邓逢有着自己的坚持。
都督府考虑的全局,而邓逢考虑的是击败秦军。
叶云发说道:“邓将军,事已至此,说再多已是无益。既然都督府决定更多的火器运抵前线,那么我军也要制定相应战术。
哪怕只有微小的几率,也要尝试攻陷广卫郡城。”
邓逢颔首,转而道:“不知城中秦军手中有多少新的火器。”
叶云发说道:“我认为并不多。”
“何以见得?”
叶云发解释道:“我军与秦军也是老对手了,对彼此颇有了解。若是秦军真的囤积了大量新的火器,必然不会藏这么久。
此外,从秦军投射新的火器的行径来看,其不敢放肆的投射新的火器。”
邓逢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就要试探一番了。若是秦军接下来还能持续投射新的火器,即便大量霹雳炮运抵前线,我军亦是很难有所突破。”
“先试探吧。”
翌日,并州军再度强攻广卫郡城。
这一日,在并州军胆战心惊下,安然渡过。
秦军没有投射仿若炸裂天穹的火器。?咸?鱼+墈!书·网~ ¢首¨发?
邓逢内心浮现一抹希冀。
紧接着,接连十天的攻城,不论并州军的攻势有多么的强烈,秦军都没有再投射新的火器。
邓逢脸上露出笑容。
“叶先生,不出你所料啊,秦军手中的新式火器数量不足。”
叶云发轻笑道:“邓将军耐心等待霹雳炮运抵前线,便可对着广卫郡城猛攻。”
邓逢颔首:“赵牧比之彭英,更加中庸,没有彭英那么狡诈和阴险。”
叶云发连忙道:“邓将军,即便确定了秦军新式火器数量不足,依然不可大意。秦军新式火器威力过于巨大,一旦我军攻城之时得意忘形,极容易马前失蹄,满盘皆输。”
邓逢说道:“叶先生宽心,虽说本帅一心想要攻陷广卫郡城,一雪前耻,但戎马一生,已经吃了太多的亏。”
叶云发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书信。
“这是长公子刚送来的书信,第一批支援的霹雳炮将从凉州直接抽调至前线,预计半个月便可运抵前线。
另,都督府给墨斋楼下达了命令,定会确保转运部队安稳抵达前线。”
邓逢说道:“既如此,那么本帅也不能再吝啬了。”
当即,邓逢下令给攻城的各部将领,即日起各部每日可使用的霹雳炮增加一倍。
广卫郡城头之上。
赵牧站在箭塔后面,摸着下巴看着并州军冲锋攻城。
这几日,并州军的士气明显有所上涨。
他也知晓并州军为何会有这种变化。
吴继先站在一旁,担忧道:“赵将军,若是并州军真的得到大量火器补充,我军面临的压力会增加,变故也会增加。”
赵牧说道:“无碍,并州军撑不了多久。根据黑冰台送来的情报,并州囤积的火器数量虽多,但大多是普通火器,威力与火蒺藜相当。
并州改良过后的霹雳炮,威力不错,打造难度却不小。这是一场持久战,只要守住广卫郡城,并州军必败。”
广卫郡城中囤积有一年半的
粮草军械。
若是联军采用围困手段,那么明年秦军将直接退守古北城。
这便是秦军的战略。
椿林郡、古道郡亦或是广卫郡,都可以战略性放弃。
大不了后面再收复。
秦军就是有这样的魄力,也有足够信心可以卷土重来。
但是联军没有。
幽云因为兖州崔氏动作不断,已经心生退意。
豫州亦是担心荆州北上攻打岐州。
尚文益看着一次次被秦军击退的并州军,说道:“联军太犹豫了,顾虑太多。若是大王,怕是早就倾尽麾下兵力,只为攻破庆州或广卫郡。!三!叶/屋· /已?发+布`最.欣.章-截′”
闻言,赵牧和吴继先面色怪异。
尚先生这话说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并州的臣子呢。
不过,大王的魄力的确很足。
去年集议之时就说过,若是战争持续一年半载,那就果断后撤回防。
大王当时说了一句话。
“失败一次,来年那就募兵一倍夺回来;失败两次,募兵数量再加一倍。”
联军若是有大王这等魄力,怕是早就增兵了。
庆州,古北城。
驿馆,书房。
秦牧看完密报,眉头微皱。
这个白长风确实很有想法。
以秦军在广卫郡城、古道郡城和椿林郡城囤积的粮草辎重,不怕联军围困,更不怕联军强攻。
若是联军真的采纳白长风的提议,那么秦军可能就会陷入被动。
在秦牧心中,古北城的重要性高于三座郡城。
偏偏秦军在古北城的布防,是不足的。
秦牧叫来地文星。
“让黑冰台和军情处盯紧椿林郡联军的动向,防止联军灯下黑。此外,在我军骑兵防线后方,要加快布置新的暗哨。”
“谨遵王令。”
秦牧转而问道:“苏原筹备袭扰豫州军粮草辎重转运部队的计划,执行的如何了?”
“禀大王,还没有施行。”地文星回道,“豫州军的第一支转运部队刚刚越过伏击点,第二支转运部队还在岐州境内。”
秦牧问道:“第二支转运部队主要转运的是火器?”
“据暗子送回的消息,近七成辎重都是裂火弹。”
秦牧点点头。
他知晓苏原的打算了。
秦牧从桌案上翻找一阵后,拿起两份军报。
这是赵武和叶羽送回的军报。
两人均提到,联军骑兵在猛攻上林镇和杨树沟,并且已经派出小股骑兵开始往庆州后方深入巡视。
虽然赵牧和叶羽没有在军报上言明,但秦牧从黑冰台上呈的密报可以知晓,两人现在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
虽说凭借着去年修建的防御工事,以及秦军骑兵的强悍,足以守住上林镇和杨树沟。
秦牧在思考,鉴于联军内部的变故和战略转向,是否也要适当调整秦军的战略。
他想要将叶羽和赵武从杨树沟、上林镇“解救出来”,然后将骑兵防线后移。
只是如此一来,会有两个隐患。
一是杨树沟和上林镇囤积的粮草辎重,以及其防御工事,完全打水漂。
二是除却古北城之外,已经没有让骑兵依托防守的工事;往后若是开战,秦军骑兵将失去一个优势。
有弊端自然有利。
秦军回撤之后,可化被动为主动,联军亦是不敢肆意深入庆州后方。
秦牧沉思良久,决定给赵牧、彭英他们送去一封书信,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毕竟,他只是坐镇古北城,没有在战争最前线,对战争的感受肯定没有前线将士来的深刻。
刚愎自用乃是战场大忌。
处理完政务之后,秦牧拿起一封书信。
“尽快送回咸阳。”
“诺。”
王诗涵和孟南汐在四月先后产子,秦牧也确定两个小家伙的名字。
王诗涵剩下的儿子就叫秦谦,孟南汐生下的儿子就叫秦恺。
秦牧感觉有些可惜。
若是能生下一个女儿就好了。
儿子太多了,反而需要烦恼很多事情。
女儿就不用了。
还有更可惜的事情。
三个儿子出生,秦牧皆不在身侧。
忽而,秦牧叫住离去的地文星。
“让巧儿画三幅肖像画送来。”
“诺。”
几年前,韩巧儿就从秦牧这里学会了素描画。
经过几年的反复训练,韩巧儿一手画技可谓是炉火纯青。
离开几个月,他的确非常想念秦澈,更加想念出生不足一月的秦谦和秦恺。
秦牧起身走出书房,准备去垂钓放松一下身心,地文星就回来。
“大
王,咸阳送来书信,来人表示是王公的亲笔信。”
秦牧面露疑惑之色。
王承源怎会送来书信。
很快,秦牧摇头失笑。
王承源送来书信,只是为了讨一份赏。
他希望给秦谦取一个小名。
在古代,不论是在平民家中还是在贵族文人家中,基本都会给小孩取小名。
一些讲究的家族,还会分别取“小名”和“乳名”。
前者用以族中礼仪场合称呼,后者场合随意却显亲切。
秦牧简单回复了一下。
王承源想取小名就让他取。
对此,秦牧也不在意。
从他决定娶王诗涵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
陇州,山阴郡。
江口县。
一座冷清的农庄。
苏原和天机星从马车上来。
一名大汉快步上前迎接。
“属下见过指挥使。”
苏原摆手道:“人手都召集了吗?”
天英星点头:“已经齐了,各队人手也到了指定的区域,并未引起夜雨的注意。指挥使,眼下最要紧的是火器。”
天英星继而道:“属下专门去柳溪镇走了一遭,若想要炸毁柳溪镇的石桥,必须动用足够的轰天雷乃至碎天雷。”
苏原说道:“火器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天机星适时开口道:“此番我和指挥使从京畿而来,携带了足够的火器。”
天英星连忙问道:“可有碎天雷?”
天机星嘴角一抽:“碎天雷当下只供应军队使用。”
苏原说道:“我已经请示了大王,很快便会有人送来十枚碎天雷。”
闻言,天机星和天英星脸上露出惊讶和兴奋之色。
苏原走到桌子上,将地图摊开。
柳溪镇的石桥乃是青石所筑,极为坚固,而其最为脆弱处便是与河岸接壤之处。
据黑冰台探明,因为年久失修,石桥与河岸接壤处已经有脱落迹象。
豫州军决定采取这条线路之后,立即对石桥进行了修缮,并安排了士卒在石桥旁驻守。
“……我们只能在深夜时分,潜水靠近石桥,然后在石桥下面安置火器。”苏原说道,“近几日,会有人将豫州士卒巡防时间点送来。
待到碎天雷送过来之后,立即安排人手安置火器。”
天英星说道:“指挥使宽心,只要火器送来,立马就能安置。”
苏原转而道:“白天时候,豫州士卒会时刻盯着河面和石桥,所以想要在豫州转运部队抵达柳溪镇时点燃火器,就必须冒险。”
必须安排人手牵扯驻守石桥的两队豫州军,以及夜雨成员。
最新的情报显示,共有三十名豫州军士卒和二十名夜雨成员驻守石桥。
这三十名豫州军士卒装备精良,且有弓弩。
天英星说道:“指挥使,不如直接强攻?我们的人手充足。”
天机星摇头道:“强攻的代价太大。我认为可以调虎离山。”
苏原皱眉道:“调虎离山怕是难以奏效。吕方在代州炸毁并州军的火器,便是采用了调虎离山。豫州军必定有所防备,不会上当。”
天英星挠着头。
强攻不行,调虎离山不也行。
那还剩下什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