枌榆草木长倪二狗
致每一位读者
……
各位读者好,枌榆草木长自去年四月在番茄连载已经一年半过去,作者在此感谢每位读者的喜爱与陪伴!
本书总计十一卷,分别为:潜龙出渊、双龙探海、三龙戏珠、龙游浅滩、龙战于野、狂龙翔天、铁锁囚龙、猛龙出闸、龙腾四海、五龙归一、尾序。
时至今日,第三卷三龙戏珠即将结束。而本书也将告一段落,暂时与诸位读者拜别。
关于本书后续几卷,因为其中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前中,并无太多徐平的剧情,故而只能前三卷作为一个大篇章,中三卷为另一个大篇章,后四卷加尾序为最终篇章。
也正因如此,作者决定暂时完结,后续可能会以徐沧和纪凌的视角开设中篇,也可能会先写别的书,具体时间待定。
对于喜欢徐平和本书的读者们,作者在此深表歉意!或许本书更适合以三部曲来观看。
对于后续剧情,作者可以在此做些剧透。
首先是中篇的主体核心:
在东卢大军抵达亭山后,徐沧北伐之战将正式开启。
中篇,主要涉及人物为纪凌、徐沧、司徒文、韩忠、纪廉、纪安、张启圣、安凝霜、白玉茹、司徒孝怜、司徒孝呈、苏念娇、耶律武阳、耶律洪阳、元帝、武成乾、莫无涯、杨文忠、安施信、薛维民、沈黎、布信、韩布、七绝(白玉书、郑合德、张孝华、齐振)等等,而上述这些人大多也会在中篇陆续下线。
在中篇内,徐平的剧情占比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主要剧情是铲除顾应痕,篡夺大梁后自立为王,并与大周结盟。
而中篇主要剧情为,徐沧北伐,并在纪贤与北蛮暗通下身陷重围,又遇东卢背刺,导致镇北军损失惨重。
在徐沧被困漠青草原,并以一己之力独战两国时,纪凌雷霆震怒,调集戍边司剩余兵力,联合徐州营、京卫司、五军司以及原贺州营御驾亲征。
北伐一战,徐沧因东卢背刺腹背受敌,力竭而亡于亭山。同期,纪廉调集镇东军未经纪凌下旨便与东卢彻底宣战。并一举攻破越州与汉州,但最终因粮草不济,战线过长、孤军深入,导致大败而归。
而纪凌北上后,整合镇北军残部再度向征伐北蛮,并在骥州大败耶律武阳。随后,他分兵漠青与赫州,韩布东临、纪凌全歼杨文忠和安施信。
此战持续两年之久,战后,周军全数屯兵东临,并于第三年秋,纪凌亲率韩布、李孝师、司徒孝呈、许定山、郭正军、卢承远等将攻打圣天城。
耶律洪阳自知不敌,迁都琴川,后联合元武与纪凌在北州平原展开旷世一战。
此战,纪凌大败金元联军,北蛮精锐近乎尽丧,领土损失过半。大周同样损兵折将,包括司徒孝呈在内,许定山、卢承远等人相继阵亡。
正面突破后,就在纪凌准备攻打琴川,兵锋所向,已距新都不足百里时毒发,最终含恨而终,殒命它乡。
就在纪凌病故后,西线韩忠、朝内司徒文也相继病故,大周不得已退兵赫州,并由韩布驻守圣天。
纪贤继位后,徐平回京吊丧,强行要求开棺验尸,最终确定隆圣帝是因中毒身亡。
此后,大周陷入内乱,而纪贤也因毒杀隆圣帝之事泄露,孙国安与纪武率兵讨伐,纪安和纪廉也相继起兵。
至此,大周彻底分崩离析。
也就在大周陷入内斗时,武成乾因诛杀武成道,彻底与元帝撕破脸,并于平州起兵,以宇文氏为由,清君侧。
同期,徐平在查出纪贤毒害隆圣帝后,借学宫之名,以小九为大旗,由宇文萧挂帅、薛刚、薛毅为左右将、林聿伯为军师,从玉螭起兵讨伐纪贤,并与纪月华冰释前嫌。
至此,北蛮与大周名存实亡,元武陷入大范围内战,东卢也因杨文忠和安施信兵败,彻底消停。
这便是中篇的大致剧情,作者在此也算是剧透了。
中篇包含了前一辈大量的爱恨情仇,譬如徐沧和白玉茹、苏念娇、司徒孝怜、安凝霜。譬如隆圣帝的暮龙之威、兄弟之情、以及最终病故它乡的落寞和遗憾。还包括司徒文、韩忠等人的相继病故,以及徐平和姜云裳的勾心斗角。
大江东去,故人凋零,多少英雄豪杰抱憾终身,多少红颜知己对烛垂泪。
小说写不尽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笔墨间留下的,更多还是叹息…….
今日停更,感谢各位读者的陪伴,本书第一大篇即将完结。后续,中篇何时开书,暂时待定,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