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世开辟修仙路小楼清月遗红扇

第927章 仙者,各居其位

千山身的修行进度基本上都差不多,毕竟都是以李行空的胚子点化出来的,修行的天赋和才情也与李行空差不了多少。

唯一有一点点影响的便是在万重山的刻意引导之下,有不少千山身的性格和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

李行空从中甚至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剧情。

什么龙王回归,真假少爷,废材逆袭....各种剧本之拙劣,让李行空一度怀疑他在看某个平台的短剧。

只能说是万重山的恶趣味了,每一个千山身的状态都跟开盲盒一样,让李行空有一种明知道自己在赤石,还不得不吃的难受感。

谁会把自己带入带这种作品的男主里啊,这也太尬了。

好在李行空要他们来只是当工具人,也没必要去读取他们的过往。

“准备观测!”

就在漫长的等待中,李行空捕捉到了第一个千山身的成仙波动,一声提醒,系统和柳时年的观测法术同时展开,将那名千山身毫无死角的笼罩了进去。

强烈的法术波动如同丢入水中的鱼饵一般,很快引来了极其明显的环境变化,但由于此地是万重山开辟的一处空间,而那诸多入口又连接着无数平行世界,在这种剧烈的波动之中,却是丝毫没有被影响到。

这甚至帮李行空排除了很大一部分外界环境的影响,让他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需要观测的地方。

成仙的波动来的很快,李行空几人的观测只是持续了一会儿便停住了手。

“如何?”

柳时年还是第一次搞这种观测,她还是有点儿一脸懵的,毕竟没有对照数据,她完全看不出观测到的东西有什么特别来。

“有效果,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李行空只是查阅了一番,便从中找到了一些很有可能相关的信息,但此时却不是分析的时候。

因为其他千山身的修行,也到了关键时刻。

“排除基本物质力学影响,排除灵气波动论观测。”

李行空只来得及从繁杂的观测法术之中,去除掉那些全然没用的观测项目,便又一次匆匆施展起了观测之术。

“ok!”

系统得了指令之后,同步取消了相应的观测法术。

观测法术越少,对李行空的负荷就越少,越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关键的部分。

“不是,叽里咕噜说什么呢,能等我一下不...”

柳时年有点儿蒙圈了,这观测法术她是学会了不假,但也就是会用,李行空刚说的那一大堆,她完全不知道是什么。

毕竟这玩意涉及到了对法术结构的临时调整,还有对整个法术结构的部分重塑,这种事情想要柳时年来做,那可真是太为难她了。

“你就正常来就行了。”

李行空一时之间也没法教她什么,还是让她正常观测就好了。

毕竟他现在缩减观测法术的结构,也是为了能同时观测更多的千山身,因为他注意到,这一波可能有复数名千山身同时晋升。

“哦,好!”

柳时年赶忙支起了法术来,只不过与此同时,五道成仙波动同时爆发,一时间让她都不知道要选哪个观测了。

干脆一闭眼,随机点了一名最进来,将观测法术覆盖了过去。

李行空和系统利用重塑之后的法阵,将几名成仙的千山身同时检测了进去,只不过这样一来,李行空的算力消耗就开始变大了些,仙力一丝丝的化为能源喷涌而出,甚至让他有了久违的能量流失感。

五团各色的波动,冲天而起,如同一座大阵启动了一般,整片天地都被划分成了五块颜色。

不过这等景色却是无人关心,在观测的三人眼里,只有无数的数据流在流淌。

良久,波动消散,千山身们自行将概念剥离,而后消散。

刚刚用过的概念珠就那么散在了周围的地面之上,如同不起眼的玻璃珠一般。

大量的数据自系统和柳时年的手中传递过来,李行空开始针对这数次实验的结论,开始了枯燥而漫长的分析。

见李行空没了动作,柳时年将他的那些概念珠收好了,便对着空间外遥遥招了招手。

也不见她有什么动作,下一刻她便身化流光,自李行空身边,直接破空而去,穿梭到了万重山所在之地。

“也不知道他能研究出点儿啥来。”

柳时年捏着手里的概念珠,举起来看了几眼,珠子内如同星河一般璀璨,用来做装饰品,想来也是绝世珍宝。

“会研究出很有意思的东西来。”

万重山倒是相当的笃定。

“万姐姐,你对他这么有信心啊,啧啧啧。”

柳时年收起了概念珠,看向了万重山。

“嗯,你就看着吧,对了,说起来,小柳妹妹来自哪里,还没与我讲过呢,左右闲来无事,给我讲讲也好。”

万重山笑着转移了话题,她怎么会说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呢。

“也好也好!”

柳时年确实也难以接受这种漫长的闭关,还是和万姐姐一块聊聊天有意思。

两千年后,李行空总算睁开了眼睛。

没有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他的眼神之中只有欣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总算是摸到了仙位的影子。

虽然还没法定位仙位所在的层次,但李行空却已经发现了仙位的一个重要属性。

仙位这个东西虽然还是那般虚无缥缈,但李行空却从这千山身的修行之中发现,仙位也是有“位置”的。

虽然他没办法得到仙位的具体方位,但他根据自己现在所得的种种因素,却可以得到仙位与仙位之间的相对方位。

他只需要利用得到的结论,套用在一名修士身上,便可以推算出这名修士的仙位相对于他自己的位置和距离。

这还要多亏了柳时年。

如果只有他和系统两个观测角度,那显然得不到这般结论,但正因为柳时年的一时兴起,他们三个的观测形成了一组非常经典的三角定位,这才让这份数据鲜活了起来。

让李行空从中拿到了这关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