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第590章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论治理国家,运筹帷幄,朕不如叶首辅。.1-8?6,t¢x,t′.\c?o¨m.”

“论个人武勇,征战沙场,朕更不如大元帅。”

“论洞察世事,卜卦布阵,朕亦不如国师。”

“子恒,那你觉得朕为何能坐稳这皇位呢?”

“因为父皇贤明,乃天命所归!”

“哈哈哈,这些话,哄哄下面那些无知百姓也就罢了。”

“.因为父皇掌一国之国运,坐镇皇宫便能镇压巅顶,即便在皇宫之外,亦能以国运加持忠勇之士,决胜于千里之外!”

“还有呢?”

“还因为我大蓝朝有四大御营军,能围杀巅顶,威慑四海!”

“还有呢?”

“父皇知人善用,在内有贤明之士,在外有骁勇之将,皆忠于父皇!”

“还有呢?”

“.父皇”

“子恒,你说得这些都对。太傅教你的那篇《君略中有一句——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儿臣一直铭记在心。”

“闻人正是朕的伴读,与朕一起长大,情同手足。但朕封他为大元帅,并非因为情谊,而是因为朕知道他此生所求只在沙场征战和武道登峰。

朕与云恕相识于江湖,此人有江湖意气,为人重诺而轻生死。若没有被朕‘骗’来当这个国师,他本该是江湖上一等一的豪侠。

但朕封云恕为国师,以国运助他修行,并非因为完全信任他,而是因为朕知道他的大道是扶龙而上。

叶择安天纵之才,朕能放权给他,是因为朕知道此人所求的是经世济民,要为万世开太平!他是一个纯粹的儒者,而并非弄权的政客。

子恒,将他人的未来放在自己的道路上,则前路一片坦途,这就是朕的‘德’。”

御书房内,秦子恒回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也是在这书房内,他和父皇的对话。

当时那段问答,他其实并没有太深的感悟。

直到坐上了龙椅,当了皇帝,他才渐渐明白了‘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的含义。

“一个才二十四岁就已经位极人臣,天赋青史第一,将来注定会成为天下第一的人。真的能丝毫不担心对方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吗?”

“李飞此生所求的是什么呢?”

秦子恒知道,论识人之明,他远不如先帝。

于是他将先帝留给他的信反复读了很多遍,心中逐渐有了决定。

“来人——”

天子的声音从御书房内传出。

“陛下。”

御前太监冯诚很快出现在御书房外。

“拟一封圣旨,用电报发去东境。”

“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天子的意志即将穿越万里,传去东境

慈宁宫。.m!y.j\s,c¢h`i\n¢a^.′c`o¨m!

“你确定?!”

一向轻言细语的萧太后拔高了音调,不再镇定。

“太后,军机处那边已经发出电报了,此事千真万确。”

一名太监恭敬地站在一旁禀告道。

天子发去东境的圣旨,萧太后第一时间就知晓具体内容了。

不仅仅因为她是一朝太后,还因为她是萧家人。

萧家家主萧睿铭是一介‘平民’,没有一官半职,但不意味着萧家其余人也没有在朝为官。

内阁六阁,上百名阁官,有七成来自十大门阀!

所以萧太后想要知道一封刚刚发出去的圣旨内容,并非什么难事。

“陛下现在何处?”

“刚回了养心殿,在与首辅商谈国事。”

“起架,哀家要去养心殿!”

“是。”

很快,太后的坐辇离开慈宁宫,朝养心殿而去。

当坐辇抵达养心殿时,天子还在和首辅谈事,不过消息已经传了进去。

太后在殿外等了十几分钟,养心殿的大门才打开,首辅叶择安从大殿内走出。

叶择安朝太后坐辇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并没有特意过去请安,而是直接离去了。

萧太后面无表情地看着那袭逐渐远离的蓝袍,并没有说什么。

很快,她就被人搀扶着走进养心殿。

“母后。”

秦子恒迎了上来,脸上有明显的疲态。

“你们先下去吧。”

萧太后示意跟在身后的太监宫女都下去。

很快,大殿内只剩下两个人。

秦子恒扶着萧太后坐下。

“陛下,哀家听闻你给东境发了一封圣旨。”

“对。”

“陛下真就如此放心那人?”

“其实朕并没有那么放心。”

“那” “但父皇很信任他!而朕,信任父皇!”

“你父皇他.”

萧太后神情复杂。

“母后。”

秦子恒眼神坚毅,“朕在登基之前,曾亲口对李飞说过,朕的志向是天下一统!是将来替大蓝朝开疆扩土,征服西大陆!”

萧太后愣了一下。

秦子恒:“若要成此事,今后还需仰仗靖安侯!若真能天下一统,促成霸业,我大蓝朝虽有祖训,在如此丰功伟绩之前也可让步——

就算将来朕在西大陆划一块封地给李飞,封他一个异姓王又如何?!”

“陛下!!”

萧太后闻言大惊,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万万不可.”

“母后!”

秦子恒第一次打断对方的话。

他目光如炬,直视萧太后:“这是朕的决定!”

“.”

萧太后心中一惊。?1\3?x!s!.~n¨e`t·

洪光帝在位时,她从不敢干预朝政,一直安稳地当好她的后宫之主。

秦子恒还是太子时,多有依仗萧家,也多会听取萧太后的建议。

所以秦子恒登基后,萧太后才会习惯性地给出自己的看法。

但此时此刻,她在秦子恒身上看到了几分洪光帝的影子。

“哀家明白了。”

萧太后缓缓站起身,“陛下神武,当开创不世之功!”

东境。

<div id=“p158121“ dataormat=“audio“ datalazy=“alse“>

翠青城。

灾后的重建工作进展很顺利,因为有武者,有术士参与。

宁青曼已经离开了,李飞仍留在城内。

叶经赋这位东境提督也同样没有离开,一直在指挥翠青城的重建工作。

他突然找到了李飞:

“有圣旨到了。”

李飞起身,从对方手中接过一份电报。

“陛下一共下了两份圣旨,一份给左钧,一份给你。”

叶经赋对李飞说道。

李飞低头看向手中的电报:

“赖卿之忠勇,社稷得安,神器克固。卿刚经血战,摧锋陷阵,终克顽敌,使邪魔授首,草原退兵!

此役之艰,朕心洞悉,深悯尔等之劳苦功高!

朕本欲令三军休整,养精蓄锐。然览卿所奏,忠义激荡于字里行间,拳拳报国之心溢于言表,竟不待鞍马息肩,甲胄未解,便沥胆请缨,愿再率貔貅,深入险阻,犁庭扫穴,以竟全功!

朕览奏动容,心潮激涌。

卿以血肉之躯,承社稷之重,怀此赤诚,忘身忘家,实乃国之干城,朕之股肱!

夫为将者,贵在审时度势,谋定后动。卿既洞悉敌情,锐意进取,朕岂能因一时之疲而阻壮士之志?

朕准卿所请!

卿与白焰军深入草原,敌情瞬息万变。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卿之武勇机变,十倍于朕,故而大军进退,卿可自决,虽有诏,亦可不闻!

此战一启,卿只需记住一条旨意即可:

卿持剑锋,朕坐京城,请卿替朕——

靖安天下!”

电报的内容并不算长,但李飞看了很久。

冥冥之中,一道无形的力量朝他汇聚而来,加持在他身上。

身为大宗师的叶经赋感知敏锐,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变化。

在他的感知中,李飞身上突然多出一道很沉重,很沉重的‘势’!

这是山河之势,是江山社稷之势,是亿万黎民之势!

“这是靖安】神通?”

叶经赋当然知道这个已经天下闻名的神通。

他推测这是李飞的靖安】神通有了新的变化!

他用感慨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中浮现出几分艳羡之色。

电报上的内容他也看了,哪怕他这位东境提督已经算是位极人臣,深受皇恩。

但看到这样的内容还是忍不住有些动容,有些羡慕。

四大提督,还有四支御营军的主帅,虽然都是深受天子信任的心腹重臣。

但他们的家族上下一干人等,全都居住在蓝凌城。

有战事的时候,更是会被严密监控。

此事无关忠诚与信任,而是君王不可以不疑!

这世间有几位征战在外的将领,能得到君王毫无保留的信任呢?

片刻后,李飞身上的‘势’逐渐消散,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

叶经赋推测得没错,确实是靖安】神通发生了变化。

李飞也是直到此时才知道,原来这门神通不仅仅和大蓝朝的国运有关,还和君臣之间的信任以及自己肩负的使命有关。

当君臣一心,同时李飞在为大蓝朝‘靖安天下’时,则完美契合靖安】神通的内蕴,能更深入地激发这门神通!

寻常神通想要有新的变化,只能在神衍境的时候,通过和武道之域中其他神通的组合,从而衍生出新的变化。

但靖安】神通是以气运凝聚而成的神通,所以它可以随气运而变化。

这次神通被激发,到底产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李飞还需要慢慢摸索。

“左统领已经收到圣旨,可有说法?”

李飞将手中的电报对折,再对折,收入怀中,然后抬头询问叶经赋。

叶经赋笑道:“既有旨意,左统领自然没有异议,他已经传话给我——靖安侯何时动身,白焰军便何时出征。”

“好!”

李飞眼中浮现出强烈的战意,“择日不如撞日,我现在就去东华城!”

叶经赋:“你与纪校长已合作多次,我让他跟你一起。另外,玄锋大学校长时嘉也可以跟你们一起行动,我再额外调十二名武道大师和三名真人给你们。”

两名大宗师,三名真人和十二名武道大师。

这是叶经赋在保证东境防线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能够抽调的极限。

这次深入草原,虽谈不上九死一生,但风险也不小。

所以叶经赋只派遣了强者出征,中低境界的修行者和普通战士就没有必要去了,专心守城就好。

“好。”

李飞点头应下。

随后他去找到了冬寒和杨凌岳两人,将自己即将出征的消息告知对方。

“此行的风险或许不会比翠青城一战小,你们二人不必跟我一起。”

李飞说道。

杨凌岳此前已经主动找到他,表示想要加入靖安侯府,从此追随他左右。

至于冬寒,之前也表示过,接下来如果李飞还要待在东境,她想要和李飞一起行动。

所以李飞在临出发前才会告知二人。

“我既已决定追随侯爷,自然不会退缩!”

杨凌岳听说李飞竟然要深入草原,反杀过去,顿时觉得热血沸腾!

“我如今已是大宗师,想来还是能帮上一些忙的,还望侯爷不要嫌弃。”

冬寒神色平静,如此说道。

李飞看着二人,点点头:“好,那就出发。”

元兴元年,6月7日。

草原退兵后的第二天。

两支白焰军分别从东华城,崖阳城出发,迅速合军,重新达到万人规模。

这支令草原闻之色变的‘白色恶魔’,再次杀入草原!

明都。

草原上的明珠,草原王城。

这座王城前不久刚经历了一场血腥的清洗!

如今街道上的血迹犹在,整座王城却已经在准备一场盛大的仪典——

大满祁连观世即将在神山之上,在满神的注视下,为草原新的可汗加冕!

新的可汗是因‘重疾而亡’的上代可汗苏赫巴图的小儿子,今年只有十九岁。

王庭的血脉得到了延续,看起来,至高的权力依然留在苏赫氏。

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最低贱的牧民,所有人都知道——

从今往后,草原上只会有一个声音。

祁连观世的声音!

神山之上,神庙威严,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年仅十九岁的苏赫仁河,一脸忐忑地站在神像前。

在他周围,几名身穿大红袍的神庙萨满围成第一圈,第二圈是一群王公贵族,还有草原各大家族的族长。

最外围是一群白袍祭祀,跪了一地。

本该是极其庄严肃穆的时刻,但人群突然一阵骚动。

最紧急的军情传到了王城——

白焰军和那位靖安侯,杀过来了!

不安的情绪在广场上蔓延,以至于几名红袍萨满不得不转身,用严厉的眼神警告身后的众人。

忽然间,浩荡的神威从神庙内传出,如长风,如洪流,席卷过在场所有人!

现场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正前方的神庙大门。

一道金色的身影从中走出。

一步,两步

每走出一步,对方的身影在众人眼中都会变得更加高大。

当他来到神庙广场上,来到中央的神像前,他的身影在众人眼中已经与天穹平齐,让人难以直视!

“今天——”

祁连观世的声音如神雷,从神山之上滚滚传出,传遍整座王城:

“草原将迎来新的王,也将迎来新的未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