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以及一些补充交待!

    这本书终于完本了,在这里首先感谢各位追读的读者,是你们的陪伴,让它走到了最后。

    谢谢大家!

    一开始的时候,我是计划写到三百万字再完本的,还会写很多征战世界,建设大明的内容,但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太多的必要。

    已经没有敌人了,后续的发展和建设,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写出来除了水字数之外,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后面如果有空的话,可能还会写一些番外吧。

    这个更新就不固定了。

    先解释一下,这本书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从真实历史中脱胎出来的。

    比如说,大明派几千兵马去征倭国,这放在历史上,就是当年美国派几条军舰,就打败了日本,逼迫日本开放……当时美国派的军队,人数不过两三千人而已。

    再比如说,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包括日不落帝国征战全球的时候,每次征服一个国家,出动人马至多不过上万人,少则只有几百人。

    而且基本上是所向披靡,吊打!

    你们看清朝面对西方列强是一个废物。

    但如果再看一下同时期的其他国家,那只能说一个比一个废物。

    英国仅有的一次大败仗,还是因为被困阿富汗,遭遇了疾病……

    了解这些历史,就能了解我为什么写几千人打数万军队,还基本毫发无损了。

    因为这在真实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

    再比如说,有人说短时间内,不可能铺设这么多电缆线。

    但我们再看看真实的历史。

    1844年,莫尔斯第一次在美国国会大厦演示了电报通信的真实性。

    然后,到1850年,光是美国,就架设了19313公里的电报线缆!(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刚结束不久)

    到1856年的时候,也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候,全球的电缆总长度已经达到13万公里!

    而且,还铺设了不少海底电缆,1858年,横垮大西洋,连续美国与欧洲的电缆,就全线贯通了!

    注意,美国是私人体制,国家原则上禁止进行类似的投资,越是早期越严格。

    在国会演示,仅仅是为了国会批准。

    建设电缆则是私人资本去做的。

    仅靠私人资本,在六年时间,就架设了19313公里的电报电缆!

    如果大明由国家资本来推动,并且还先通过银行将资本聚集起来了,那这个速度只会更快,没问题吧?

    再比如说,有人认为七年不可能修几万里的铁路。

    那我们再看看真实的历史。

    清朝灭亡的时候,我国有9618公里的铁路(我相信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而这些铁路中的95%是1895到1911年之间修建的,也就是短短十多年间,清朝修建一万多里的铁路。

    当然,由于清朝腐败无能,清朝修建铁路的速度是很慢的。

    我们来看看真正的速度。

    美国铁路建设的最高峰是1887年,当年美国修建了20619公里的铁路,也就是一年修建了四万多里。

    注意,1887年,美国的总人口,也就几千万人!

    与这个时代的大明,人口差不多。

    所以,大明在举全国家之力,还有皇帝这个最高统治者倾尽全力支持的情况,几年修几万里的铁路是完全可以做到吧。

    美国靠私人资本,一年可以修四万里的铁路,没有道理,大明以国家意志推动,聚集所有的资本,还修不了啊!

    事实上,工业革命早期的建设速度是非常恐怖的,不能用现在那些落后国家的建设速度来比。

    比如,胡佛水坝在1931年4月动工,1936年3月就完工了。

    总工期还不到五年。

    如果放在现在,五年可能连环境评估都没有完成,动工都没有影子呢,更别说完工了。

    总高度达到443米的帝国大厦,建设时间就更快了。

    1930年3月17日动工,1931年4月11号就完工了,总工期也就一年。

    注意,这可是443米的楼,一共有103层。

    放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没有谁能在一年之内,建完103层的大厦,一年能将地基建好,就已经是神速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认为工业革命早期的建设速度很慢,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事实上,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建设速度不要太快太快了。

    至于今天一票落后国家的建设速度仍然很慢,这些纯粹是政治原因,具体我就不说了,也不方便说。

    但这就是一个政治原因,而不是人类的建设速度只有这么快。

    说完了这些,说完了这些,再说说新书的事。

    新书已经在筹划之中,原计划是老书完结的同时,上传新书,但写了几版,都不是特别满意,而且老书也算是提前完结了,新书就更不可能随老书完结的同时发布,只能再等等了。

    新书权谋类的修仙,类似于《庆余年》、《大奉打更人》那种,重点是将朝堂权谋和修行相结合,背景则采取全架空。

    因为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很多读者都说喜欢看权谋这方面的,而且我也挺喜欢写这些的,所以,下一本尽量扬长避短吧。

    不写真实的历史朝代,是因为真实的历史,实际上限制了很多权谋,算计的发挥空间。

    我写的东西,必须要符合历史的主线,也要符合历史人物的特定特征,我没办法自己去创造,架设一个全新的主要人物,因为这背离了历史。

    但放在架空背景里,我能更自由的创作,写出更精彩的权谋算计,朝堂争夺,塑造出更精彩,更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集中精力,写我想写,大家想看的东西。

    有了这本书的经验,我相信新书一定能写得更好。

    发新书会这本书的后面通知。

    就这些了,最后,再说一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