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3章 成功了!
“赫连首领与张将军的四万大军,此刻应正在奔赴落霞山的途中。”
“他们需要时间,需要楚军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在此地!”
他猛地转身,下达了新的命令:“传令!前军变阵,做出乘胜追击之势,对撤退的楚军进行压迫性攻击!”
“中军弓弩手前移,对关墙进行覆盖性射击!后军继续营造增兵、集结的态势!”
他目光扫过众将,语气森然:“我们要给楚宁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军并未因他的撤退而满足,我们依旧战意高昂,甚至想要一鼓作气,趁势攻城!”
“如此一来,他便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镇南关的防守上,更加无暇他顾!”
“这,才是对赫连无咎他们最好的掩护!”
“末将明白!”众将恍然大悟,立刻领命而去。
片刻之后,唐军的攻势非但没有因为楚军的撤退而减弱,反而变得更加咄咄逼人!
前锋部队紧紧咬着楚军的后队,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撤退中的楚军和关墙之上。
更多的唐军部队从营寨中开出,摆出攻城器械,战鼓擂得震天响,俨然一副要趁楚军初退、立足未稳之际,强行攻城的架势!
关墙之上,刚刚退回的楚军还来不及喘口气,便不得不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守城作战中。
滚木礌石、热油金汁被纷纷运上城头,弓箭手在垛口后严阵以待。
楚宁看着关下唐军这“不依不饶”、“得寸进尺”的攻势,眼神冰冷。
李敬的反应,似乎更加印证了他的判断——唐军是想利用这次野战占到的些许便宜,试图扩大战果。
“传令各部,依托关墙,全力防守!朕倒要看看,他李敬有多少兵力,可以填进这镇南关下!”
楚宁沉声下令,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眼前的守城战中。
而他并不知道,就在这震天的攻城战鼓声和漫天箭雨的掩护下。
一支决定落霞山命运的四万大军,已经如同潜入深水的鳄鱼,悄然远离了主战场,正向着楚军防御体系中最脆弱的一环,张开了血盆大口。
李敬的瞒天过海之计,在楚宁的谨慎与自已的逼真表演下,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日之后。
三天三夜的急行军,如同一次对意志和体力的极限压榨。
赫连无咎与张巡率领的四万大军,如同一条沉默而迅疾的钢铁洪流,绕开官道,穿行于山林小径,尽可能地隐匿行踪。
人衔枚,马裹蹄,除了必要的休息和进食,几乎没有任何停歇。
当第四天的黎明即将来临,天际泛起鱼肚白时,大军终于抵达了预定地点。
一处位于落霞山主阵地东北方向约五十里的开阔河谷地带。
此地背靠一片缓坡,侧面有一条小溪流过,既便于取水,又拥有良好的视野和展开兵力的空间,是理想的临时屯兵之所。
连续的高强度行军,让无论是彪悍的蝎族骑兵还是训练有素的唐军步兵,都显露出了难以掩饰的疲惫。
战马浑身汗湿,打着响鼻,嘴角挂着白沫;士兵们则眼圈发黑,脚步虚浮,许多人几乎是靠着手中的兵器才能勉强站立。
甲胄上沾满了沿途的尘土和草屑,更添几分狼狈。
赫连无咎勒住同样气喘吁吁的战马,他那粗犷的脸上也带着一丝倦容,但眼神中的野性与兴奋却丝毫未减。
他环顾四周,对张巡瓮声瓮气地说道:“张将军,此地不错!儿郎们和马匹都快到极限了,不能再跑了。”
“传令下去,就在此地安营扎寨,埋锅造饭,让大伙儿好好休整一天!”
张巡虽然同样疲惫,但作为经验丰富的将领,他考虑得更为周全。
他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赫连首领所言极是,强行军至此,兵疲马乏,若不休整便仓促接战,恐难发挥全力。”
“此地距离落霞山尚有五十里,位置隐蔽,正可让我军隐匿行踪,恢复体力。”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安营之后,需立即派出游骑,封锁周边要道,严禁任何人靠近,确保我军踪迹不至泄露。”
“这是自然!”
赫连无咎大手一挥,他麾下的金蝎部骑兵最擅长的便是这种外围警戒和遮蔽战场。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疲惫的士兵们发出一阵如释重负的叹息,随即强打起精神,开始忙碌起来。
训练有素的唐军步兵负责勘测地形,划定营区,挖掘壕沟,设立栅栏。
而蝎族骑兵则卸下马鞍,让战马在小溪边饮水休息。
同时派出精锐的游骑兵,如同撒出去的网,迅速消失在周围的丘陵和林地之中,构筑起一道无形的警戒线。
不多时,一座颇具规模、戒备森严的临时营寨便初具雏形。
炊烟袅袅升起,食物的香气暂时驱散了行军的辛劳。
然而,赫连无咎和张巡并未休息。
在中军大帐刚刚搭起之后,两人便立刻召集了核心将领,进行紧急军议。
一张简陋的落霞山周边地形图被铺在草地上。
张巡指着地图上代表楚军主阵地和唐军王忠嗣部位置的两个点,沉声道:
“我军已至,时机稍纵即逝。”
“然楚军据守险要,薛怀德亦非庸才,若强攻,即便能胜,也必是惨胜,且难保其不会据险死守或突围而去。”
赫连无咎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张将军,不必绕弯子,直接说,怎么打?”
张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说出了他与李敬早已商议好的策略:
“诱敌深入,围而歼之!”
他详细解释道:“我军休整一日,养精蓄锐。”
“同时,需立即派遣得力信使,秘密前往王忠嗣将军大营,将此间计划和我们的位置告知于他。”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弧线:“约定于明日巳时,由王忠嗣将军派出部分兵马,佯装对楚军阵地发动强攻。”
“此战,许败不许胜!”
“要败得真实,败得狼狈,丢弃部分旌旗辎重,做出溃不成军之态,向东南方向,也就是我军埋伏的这片河谷地带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