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笑的像刘备

“问谁了?问这个干什么?”

“问了大姐,刚才在那边时大姐和我说了两句。”

“他不会是觉得小昭的家世那什么吧?哈,确实操心过度。”

韩蜀笑了笑摇摇头没做评论,把她的脚搬到自己膝盖上,拿毛巾擦干,“穿布鞋吧,透气。”

“好。”

看他俩出来,一众人举着竹签子纷纷回桌边入座。

秦立桓看看菁莪的衣服鞋子,再看看韩蜀膝盖上的水,笑了笑没说话。

梅严庭看看韩蜀的样子,再看看秦立桓的表情,也笑了笑没说话。

邵华看看菁莪韩蜀,再看看小昭秦立桓,笑了笑把烤熟的虾分给女士们。

小昭、凌昀、纪眉眉,三人对视,一个抿嘴轻笑,一个张嘴哈哈笑,一个咔哧咬了一口虾又被烫得吐舌头。

菁莪看得纳闷,一个俩的干啥呢,都和弥勒佛是近亲吗?

座位排的也挺有意思,菁莪右边是韩蜀,左边是小昭,秦立桓挨着小昭,一边又和梅严庭讨论着问题,所以左手边是梅严庭。

邵华挨着韩蜀,旁边是凌昀,凌昀又和纪眉眉挨着,因此梅严庭便正好也和纪眉眉挨着。

如此,整张桌子,表面看是两男两女两男两女,实际上是一男一女、一女一男,又一男一女、又一女一男。

跟钢琴的黑白键似的,稍微一弹就能成曲调。

冬子把埋在炭堆里的烤鸡和烤鱼扒出来摆到桌上,韩蜀和邵华拉他坐他们中间,他把诸位琴键们看一遍,悄悄扯嘴角偷笑,说已经吃过了,而且红豆马上就要生了,他要去看着。

菁莪让他看好门,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他也不问原因直接应下,拿起几串虾几串烤肉又拿上一条鱼,端起盘子和外头的警卫们分享去了。

一群人早就饿透了,不废话,先把自己塞半饱。

后半场,韩蜀跟菁莪讲起那个浮式钢沉井加管柱。

凌昀原来就问过菁莪,他们夫妻是不是随时随地讨论学问,现在亲眼见识了忍不住发笑。

没笑完,菁莪让她把东西拿出来。

“拿什么?”众人疑问。

凌昀把笑脸转向邵华,笑声从哈哈变成了嘿嘿。

纪眉眉也看向邵华嘿嘿。

邵华就觉得她们笑的都跟刘备似的,藏了什么不是好事的事,心里发毛,懵怔疑惑间,凌昀拿过包取出一份资料。

邵华一看,整个人都不好了—— 从研究院内区往外携带保密资料!

这还罢了,出门接受卫兵检查时,凌昀还把这个包给了他,让他帮忙拿着!

也就是说,他一个安全处长亲自往外夹带资料!

原来凌昀帮腔邀请他来吃饭的真正目的是这个!

苍天啊,他这都交了一群什么朋友?!追的是个什么姑娘?!

没追到手呢,就这么坑他,追到手后,是不是要天天帮她顶雷?!

登时就觉得刚刚吃下去的饭全卡到了嗓子眼儿,头皮发麻、欲哭无泪。

菁莪安慰他:“邵大哥不要紧张嘛,三级资料而已,在座之人都很可靠,有你亲自在场监督,门外还有冬子把守,安全系数很高的,对吧?”

邵华:“……”我以后要再信你,我就不当安全处长!

菁莪笑两声把图纸展开给韩蜀看,叫秦立桓和梅严庭,“来,一起。”

三人,一个桥梁一个建筑一个地质,凑一起就是个小型的鉴证团队。

几分钟过去,韩蜀皱眉,梅严庭吃惊地张大了嘴,然后一起看菁莪。

“是不是和那个浮式钢沉井加管柱很像?”菁莪问他们。

梅严庭说:“不是很像,它就是!虽然这个图绘的不完整不精准,尺寸数据也有误,但它要表达的就是那个意思。这是哪个工程的图纸?”

“L水电站,这是乔黛昵那个新方案里面坝体的水下基础部分。”

“水电站?水电站用这种方式做水下基础干什么?”韩蜀反问,

“水电站坝体基础主要承担荷载、防冲、防渗,需要应对浮力、渗流压力、水流冲刷和地震时的动水压力,适用的基础是平板式或者块基型。

这个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深水桥墩,强调的是抗冲刷和深埋置,施工技术难度很大。

L水电站所处的区段,是河流从上游携带来的泥沙增多的地方,很容易遇到流砂,下桩时会很容易出现倾斜,不适合用这个。”

“对,不仅不适用,还完全没必要用。”梅严庭接下去说,

“我上大学的时候曾跟着老师去那一带做过勘测,那里的地质条件我知道一点,属浅埋地表,岩基不深,而且是整块的玄武岩,直接钢混现浇就完了,强调的是一个抗渗。把这个用在坝体基础上简直就是胡闹。

乔黛昵?哪个乔黛昵?就那天吃饭时打听韩蜀的那个花孔雀?

不是,她怎么知道这个?她也发明了这个?有点儿道行啊!

那怎么不标明施工步骤、不画细部结构图?”

秦立桓没听他们的讨论,他被资料中的另一项内容吸引了注意力,一连推了好几下眼镜,又张嘴无声地喊了韩蜀好几次。

“别说话!韩蜀!!你看这个!!!”他终于喊出声,一出声就是好几个叹号。

众人都被他的模样吓了一跳。

韩蜀接过去看,没看完就愣住了。

“怎么了?”菁莪几人也伸头看:“这是什么?隧道施工方法?”

韩蜀说:“无中导洞法连拱隧道,这是我们俩在借调中创造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论文还没写完。”

“啊?”好几道惊讶声同时响起。

“她是怎么知道的?”

“她也发明了?”

“她发明什么啊,她这图示都是错的!”秦立桓嗖嗖跑回屋拿出一沓资料。

没心思吃饭了,大家转移阵地去了屋里。

把资料摊开,秦立桓解释:“无中导洞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开挖断面,减少临时支护,可以多处同时开挖,把串行工序变成并行工序,从而节省时间。

爆破时先外,再中墙,再边墙,最后仰拱,开挖后要立即支护,中隔墙的浇筑要紧跟开挖面,需要用到钢筋网架,这些最关键的部分她一点没有。

无中导洞就是胡乱开挖吗?这样干起活来非塌了把人砸里面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