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一手搞他们30个亿
清晨六点的沪城码头,被一阵急促的汽笛声划破。
二十艘挂着 “第八战区后勤物资” 旗号的货船依次靠岸,舱门打开的瞬间,全都是成捆的棉纱,堆得比人还高。
其他运输船上是麻袋装的大米、乌黑的煤炭,顺着传送带源源不断地运到码头广场,很快堆成了三座小山。
按照投资商的说法,棉纱、大米跟煤炭属于两白一黑。
不管谁掌握了两白一黑,足够撼动政权。
佟伟的沪宁集团军的人过来主持秩序,并牵头安排货物的装卸,以卡车运输至沪城中心。
几个临时的储货点上,均有军人维持治安。
一袋子接着一袋子的大米从码头搬运过来。
“今日起,沪城所有民生物资统一抛售,棉纱、煤炭、大米统统不限量供应,所有商户、百姓均可购买,绝不缺货!”
围观的人不信,凑上前来,看大米还是原价,一口气要了80斤。
维持治安的士兵,让所有人排队购买。
“别急,大妈别急,您要多少都有,后面还有好几艘船没卸呢,保证够沪城百姓用半年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顺着码头往城里传。
孔扬子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
昨晚狂欢到后半夜,此刻脑壳还嗡嗡作响。
香槟与雪茄的余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老板,大事不好了,行政办的人在抛货,棉纱、粮食不限量出售!刚才去买烟的伙计回来说,棉纱才卖 80 块一匹,比咱们昨天收的价低了两百多。”
“你说什么?” 孔扬子的睡意瞬间消失。
床头的电话突然疯狂响起,“铃铃铃” 的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像是催命的符咒。
孔扬子刚刚拿起来,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孙老板的哭喊声:“孔公子!你快想想办法啊!我昨天刚借了五十万高利贷,360 块一匹收的棉纱,现在卖 80 块!我这货砸手里,连利息都还不上了!”
还没等孔扬子回话,另一个电话响起,这次是做棉布生意的刘老板,声音里满是暴躁:“孔公子,你不是说李峰没货了吗?现在码头堆的棉纱比山还高,是不是你跟李峰勾结了?故意坑我们?”
“放屁!我勾结他?” 孔扬子对着电话怒吼。
“我仓库里还有大批的棉纱呢。”
整个沪城的投机商,像是突然被捅了窝的马蜂,全把电话打向了他这个牵头人。
咋回事啊,怎么突然出售物资了?
哪来的这么多货?
难道是有人倒向了李峰。
孔扬子先给荣老板、张文义去了电话,三人吃的货最多,仓库里堆积成山了。
只要他们三个不松口,第八战区只能从外地调货。
以政府的办事效率,怎么可能短时间运来这么多货?
孔扬子这就不对了,你统帅部办事效率低,组织能力差,不代表第八战区也这熊样啊。
消息惊动了所有投资商,一个个变成了大雨将至前的小蚂蚁,疯狂的展开自救。
尤其是最后一批人,最高价进入市场。
手上囤积的高价物资,眼下压回了原价。
以棉纱为例,他们300多元吃下的货,现在价格跌回了80元,只要供应不断,不可能有人高价买他们的货啊。
囤货奇居,本质是供需不平衡,需求大于供应,才可能低价入,高价出。
可供需平衡后,想要出售,肯定是更低的价格才行。
这不是完蛋了吗?
孔扬子的房间内挤满了人。
“孔公子,怎么办啊,这可如何是好啊?我几个仓库的货,全是贷款入的啊。”
“慌什么?”
孔公子烦躁的喊了一声。
“先让人打听一下,我不信他们能搞来这么多物资,没准是障眼法。就算从其他几个地方调货,调货的区域也会出现物资短缺,咱们再稳两天,看看情况,别自己乱了阵脚。”
投机商们小鸡啄米,纷纷点头:“对!孔公子说得对,咱们自己的阵脚不能乱!”
“我这就托人去北平打听,看看是不是真的缺物资。”
“我也去苏州河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粮。”
……
人群瞬间散去,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孔扬子一个人瘫坐在沙发上。
他的消息更灵通,得知海军部新成立的运输舰队,正开足了马力,从鄂北往这边运输大米。
粮食供应根本不缺。
前几天自己还拍着胸脯说 “李峰不懂资本运作”,说 “军队维稳是没货了”,说 “再稳两天就能涨到 350 块”。
现在想来,那些话有多嚣张,此刻的他就有多可笑。
自以为能掌握沪城物资大权的孔大公子,此刻就跟小丑一样,目光呆呆的,不知如何自救。
以这群投资商吃下的货物来看,几千万斤的粮食,几万件棉纱,大概率是要毁在手上了。
沪城的投资商尤其疯狂。
最开始的时候,拆借银行的日息是千分之十三左右,后来飙升到千分之三十,乃至千分之五十。
最疯狂的时候,尤其是他孔大公子给出贴息函,日息都快达到百分之十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各大银行。
货在投机商手上,每多押一天,他们就能多吃一天利息。
紧接着是赵刚、佟伟两人,命令沪城的税务厅,立刻展开税务清查工作。
对各工厂、商户严查税务,要求他们按时缴税。
对于延期的税费加收3%的滞纳金。
银行被约谈,约束其贷款规范,严查地下钱庄的非法借贷。
此举也是釜底抽薪的手法,商人们要缴税,可手上的现金流都买了物资,物资又没办法直接交易。一天交不上税,就加收滞纳金。
一边是银行贷款,每天利息高的可怕。
一边是政务催债,仓库租金,物资滞销。
货全压在手上,市场的价格则瀑布式下跌,恢复到之前水平。
想活命,很简单,把货价压到市场价格之下,否则没人买他们的货。
350一件收的棉纱,80块钱是没人买的,只能低于80,别人才考虑采购。
关键是这群人囤积了大量的货物,寻常的小工厂也吃不下。
唯有赵刚吃得下,代表行政办,可以吃下海量的物资。
荣老板、张文义凑在孔扬子的房间内。
三人愁眉苦脸,几乎把全部的身家压在了这次投机贸易战上。
初步估算,所有投机商加起来,得亏30个亿大洋,换算成法币,差不多13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