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人推荐
兜兜转转,围裙又被送了回来,不过惠民生鲜的经营情况却和之前发生了变化。¨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
现在在那些新人口中都流传着一句话:来惠民生鲜置办结婚用品,花的少祝福多,生活美满。
渐渐地,凡是要举行婚礼的新人,婚礼之前都会来一趟惠民生鲜。
有的林林总总各种生活用品都在这买,有的则是置办酒席所用的茶点,都从这里安排。
一时间,也让生意红火了不少。
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天,街道办的委主任一大早就来到了惠民生鲜。
刚一进来便直奔李长东这里走了过来。
“小李啊,通知你一个消息,粮票马上要淘汰了,现在所有的商品都不需要粮票供给了,你手中剩余的粮票即时作废。”
“啊?”
听到这话,李长东愣了一下,仔细想想手中的粮票还好没有多少。
不过国家取消粮票政策倒也在预料之中。
早在半年前,这些东西就开始失去了作用。
委主任说完后就去通知其他商户。
李长东则让张也把他们手中所有的粮票全都收拢起来。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有的还比较崭新的粮票,李长东皱着的眉头慢慢舒展。
“这些东西看起来这么好看,扔了实在可惜。^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
手中拿着粮票,李长东的目光瞬间放在了柜台后面堆积起来的日历上面。
这些日历都是去年年末时进的。
如今,新年已经过了七个月,日历继续囤积在手中,只能作废。
李长东思索了片刻,便瞬间来了主意。
不知道这些废旧的粮票和淘汰日历组合起来会怎么样?
想到就做,李长东立刻拿起了一个废旧的日历,将粮票贴在那些还没有到的日子上。
还别说,日历配上粮票看起来很新颖。
想了想,李长东将贴好的日历摆在柜台上。
王桂花从卤肉区那边忙完,一眼就看到了这些贴了粮票的日历。
她有些诧异的走上来。
“长东,这些日历已经过去了一半,仅剩的那一半还有谁会买啊?”
言下之意是在询问李长东贴上粮票做什么?
正在忙碌的李长东抬头看向了她,眼角带着一丝笑意。
“我是这么想的,凡是拿着撕下来的日历,都可以来咱们商店在日历的那一天买打折物品。”
其实这也算得上是一种促销方法。
没错,不管是日历还是旧粮票,在失去价值后都没有任何用途。
李长东把他们卖出去,卖的并不是日历和粮票本身,而是他们商店未来的打折权利。·0!0·小`税/惘* +醉~薪+彰^結?哽*辛*哙-
比如现在是七月十三日,想要七月二十日买打折商品,那就等到那一天撕下七月二十号的日历来到商店就可以凭此兑换。
王桂花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明白,但等听清楚后瞬间眼前一亮。
“别说,你还真别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看起来李长东似乎是有些亏,但实际上却是赚的。
首先这种日历组合可以卖钱,另外生鲜超市每天都有打折商品放在打折区域。
即便是没有凭票,每天也能卖出不少打折物品。
如此一来,这些打折票只要卖出去,基本上卖一本赚一本。
王桂花明白了操作流程后,冲着李长东竖起了大拇指。
“老公你真聪明。”
李长东也伸手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很快,惠民生鲜推出日历打折票的消息传了出去,最开始客人们都不太明白怎么回事。
但等到他们了解具体操作之后,一时间纷纷过来抢购。
由于李长东使用的是标记方法,卖出的这些日历打折票根本没办法伪造。
那些买票的人一个个也都无比高兴,他们觉得自己买到了生鲜超市未来一年的打折物品优先购买权。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日历打折票只在老顾客中流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则消息。
让李长东感觉到有点儿惊讶的是,原本流出
来的那些废旧日历,只是不到三天时间便卖光了。
没办法,他只能联系厂家加量印制。
因为已经过去了七个月,所以所有的新款日历都是从八月份开始计算,只有八、九、十、十一、十二五个月。
虽然它已经失去了日历的作用,但是依然受到追捧。
甚至在生鲜超市,有人为了买到日历打折票,每天都会过来询问一遍。
更有甚者,隔壁街的孙大娘连着蹲守了足足三十天。
这些天李长东一直比较忙碌,晚上很晚回家,一大早不吃早饭,便赶来了生鲜超市。
王桂花把这些都看在眼里,有些担心他的身体,一早便送来了早餐。
早餐是用铝饭盒装的,饭盒盖打开的一瞬间香味扑鼻。
王桂花把两盒盒饭放到了李长东面前。
“再忙也要吃饭,赶紧趁热吃吧。”
说完,王桂花拿起了另一个饭盒,走到了生鲜超市门口。
在这里,孙大娘搬着小马扎正坐在门口一脸期盼。
见王桂花过来了,她立刻站起身,笑了笑打招呼道。
“老板娘今天来的也很早啊。”
孙大娘已经在生鲜超市蹲守了三十天,就为了买到日历打折票。
可是因为订购的人太多,始终没有轮到她。
王桂花笑呵呵地看了她一眼,随手将饭盒递给她。
“吃吧,孙大娘,我看你来的这么早也没有吃早饭吧?”
孙大娘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愣,紧跟着眼角都有一些湿润。
“老板娘,你人真好,谢谢,谢谢。”
只是一盒盒饭,王桂花怎么也没想到,孙大娘居然会这么激动。
“趁热吃吧,没事儿,不够的话那边还有。”
“哎!哎……。”
看着受宠若惊的孙大娘,王桂花轻轻点头,转身走回到李长东面前。
“长东啊,今天日历打折票要是到货就先给孙大娘安排一个吧,她等的时间也太长了。”
李长东想了想也没有反对。
此时因为票据卖的太多,几乎全镇上家家户户都有一本日历打折票。
李长东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每天来到商店买打折物品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要排起长队。
原本给他们准备的那些打折商品已经远远的不够销售。
好在李长东仔细想了想,在营业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把正价的货物也放在打折区。
以此大大缓解了那些想要买打折物品人的需求。
同时虽然是把正价物品按打折价出售,但因为销量巨大的原因,李长东不仅没有赔钱,反而多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