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家长郭平安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秀兰,关于拆迁赔偿款的事,你妈有没有交代你啥?”

秀兰,“爸,我妈说了,按政策来。”

郭平安有些不死心,“你妈真的背地里没有点过你啥?”

春生,“爸,丈母娘签字的时候我也在,人家啥也没说,都按政策来办的。”

秀兰,“爸,妈,咱们叫弟兄三,加上你们2楼的房子,就要拆出4套来。

你还想占便宜,这会适得其反的。

我妈以前就叮嘱过我,按照人家的规章办,咱们已经赚大了。

要是再提一些无理的要求,万一人家将我们搁下咋办?”

郭平安,“还有这种事?”

秀兰,“当然有了,要不遇到瞒天要价的,人家也不能违反制度妥协啊!”

李秋娣,“平安,还是算了吧,咱们家该拆多少就多少,别偷鸡不成啄把米。”

郭平安,“那我们拆迁后,是跟儿子住在一起,还是我们自己老房子啊!”

秀兰,“你们肯定自己先拿一套,哪怕小一点也不要紧,想到我们这边来住,尽管可以串门。”

李秋娣,“我也觉得咱们拿个房子有底气,要不以后跟儿子住在一起,要三家轮流走,那搬来搬去的多麻烦?

对了,春生,你们有3层楼,准备要多少房子?”

春生,“我们就拿一户商品房,大一点的。其他的换成钱。”

秀兰,“我们那里也有我们住的屋,咱们拿一个大的套间足够了,到时候帮你们留一个房间。

拆迁剩下的钱,咱们攒着,等小宝大了供他学习,他要是有本事去了大城市,我们也有能力能够帮衬他买房。”

李秋娣听了连连点头,“老大两口子规划的好,小宝才一点点大,他们已经想到了未来。

平安,他们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主吧,咱们只管给老二,老三把好舵。”

小弟兄两个看着父母,他们不敢表态。

因为当初盖楼的时候都是跟刘家借的钱,所以他们拆迁的房子以及钱款怎么分,还要看父母的意见。

郭平安瞅着两个小儿子,“秋实和冬志,一人拿一个中套,到时候归你们个人所有。

剩下的钱要还给亲家,多余下来的,放在你妈那里,等结婚的时候,给你们装修,结婚用。”

秋实,“我听爸妈的安排。”

听说房子直接可以写自己的名字,冬志也一脸的傻笑。

第2天去拿赔偿款的时候,郭平安和李秋娣就站在儿子的旁边,帮他们拿钱。

按照原定的计划,二小子和三小子各拿了一套中套房,都是2室1厅1卫的,然后每个人还有几万块钱的补偿款。

这让郭平安也后悔,当初应该加个三层楼的。

那建房子借的本钱1000块钱都不到,利润这样巨大,把老夫妻俩也乐坏了。

他们自己住的旧院子,拿了一个小套,还补偿了几千块钱。

平房到底没有楼房拆迁划算。

春生和秀兰,拿着大套,3室1厅1卫的,还有10万多块钱的补偿款。

把小弟兄两个看的眼热。

这安置房已经建成了,签过字的人,就可以去旁边的工作人员那里,选房拿钥匙。

秋实和冬至留下来,陪着老妈,李秋娣在家里收拾东西,准备去镇上租个房子。

就大杂院那样的最好,一家人都可以住进去。

春生和秀兰,跟着郭平安一起去挑选新的商品房。

这时候优势就显出来了。

郭平安,“还是早一些拆迁好,可以提前选房型,越往后面签字的,越是挑咱们剩下的。“

春生,“爸,房子选过了,还要请秀兰的二姨夫来装修,要不这水泥墙住着,就不像那么回事了。”

郭春生,“依我说这水泥墙住着咋了?咱们农村里建房子,只要是水泥墙的都算条件过得去的了。”

秀兰,“当然一步到位好,现在咱们发财了,手上也有钱,就享受一下,省得过个几年后悔了,再重新装修,可不就是找麻烦吗。”

郭平安,“行,就听你们两个的,顺便把老三的房子也装修一下,省得日后等他谈了对象再去折腾。”

他们刚刚挑好了房子出来,张村长和柳会计的爱人,孩子,也来挑房子了。

大家说说笑笑的,都感叹拆迁之后他们还能做邻居。

他们两家都来了,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等全村的人全部拆迁完毕之后,才算完成任务。

村里条件最差的人家都分到了房子,只不过大小不一样。

补偿的钱款也不一样,从十几万到几千块,落差很大。

可跟别的村子一比,他们最差的人家都像暴发户。

这个时候拆迁还没有普遍,所谓的钉子户很少。

特别是农村人,还有茅草房的,迫不及待的换了新的房子,赶紧跑路。

日后这里就会建车站,造公路了。

而他们一个村子的人,全部贴近了县郊区。

日后想上城,十分的便利。

等村民们都安顿下来,有一些很少外出的才发现,春生的丈母娘家,居然在医院对面有一栋那样大的楼群。

大家一边享福,一边笑谈之余,都感叹刘美娟是个聪明的能人!

因为村子里只要跟上她步伐的,都建了瓦房,有的还加了楼,在这一次拆迁中都讨了大便宜。

半个村子的人都成了万元户。

与他们一村之隔的其他村庄,都羡慕死了。

为啥拆迁的范围不再扩大一点?

他们也想做城里人,也想住那商品房。

而刘美娟,和刘玉松夫妻直接去了市里,带着小翠香到处看房子。

阿伟和艾琳也带着他们跑,他们二人看中的都是城里的房子,交通发达,环境好。

逛街看电影都十分方便。

小翠香就想靠近他们的生意点,买一套房就行。

以后家里人住着也方便点。

只有刘美娟想的不一样,看了几处地方,最好还是在这大学城,靠近郊区的方向,购买的独栋三层楼房。

地基十分大,他们全家住在这里都可以,而且还可以做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