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寇穷途末路
就在京州城因为这封从天而降的捷报而陷入狂欢之时,数千里之外的明州港,却是另一番景象。
海战的硝烟早已散去,月牙湾内的船只残骸和浮尸也已被尽数打捞清理。
“铁龟号”静静地停泊在港口,接受着明州百姓最高规格的礼遇。
每日里,都有无数的百姓自发地来到码头,送来最新鲜的瓜果、鱼肉,对着那艘如同神明造物般的钢铁巨舰,焚香叩拜。
船长室内,林凡正和李健仁对着一张海图,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庆功的喜悦,早已被新的问题所取代。
“老大,”李剑仁指着地图上泉州的位置,眉头微皱,“月牙湾大捷,倭寇主力虽灭,但根据俘虏的口供,尚有一股数百人的残部,留守在泉州城内。他们以城中百姓为人质,负隅顽抗。泉州城,还在他们手中。”
林凡点了点头,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没错。”他用铅笔在泉州城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圈,“倭寇一日不除,东南沿海便一日不得安宁。泉州的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去解救。”
京州城里那场由东南大捷掀起的狂欢还在发酵,金銮殿上关于扩编海军、增造铁甲舰的旨意,如同长了翅膀的信鸽,飞速传遍了大周朝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千里之外的明州港,“铁龟号”的船长室内,气氛却远没有京州那般轻松。
海战胜利的喜悦,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一片更为严峻的现实沙滩。
林凡依旧是一身青衫,摇着他那把不离身的折扇,脸上那股子标志性的痞笑也收敛了几分。
他站在一张巨大的泉州港口及城防海图前,手中的炭笔在上面圈圈画画,眉头微锁。
李剑仁一身便服,负手立于一旁。月牙湾那场神迹般的胜利,让他彻底褪去了最后一丝属于少年的浮躁,眉宇间多了几分属于将军的沉稳与凝重。
他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林凡在图上勾勒出的一个个红色标记。
“老大,”良久,他才沉声开口,“泉州城内,尚有数百倭寇残党,他们占据城防,挟持百姓,如同一颗扎在喉咙里的毒刺,不拔不快。”
“是啊,一颗又臭又硬的毒刺。”林凡用炭笔在泉州港口的几处炮台位置上,重重地画了几个叉,“这帮家伙,没了主心骨,反而成了最难缠的亡命徒。他们知道自己已是瓮中之鳖,必然会负隅顽抗,甚至……拿全城百姓的性命做要挟。”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李剑仁和邓健,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戏谑的眼中,此刻闪烁着不容置疑的锐利光芒。
“所以,接下来的泉州攻城战,不能再像月牙湾那样,舒舒服服地当靶子打了。这将是一场硬仗,一场真正的海陆协同攻坚战。更重要的,这将是咱们‘皇家海军陆战队’的第一次实战!”
李剑仁闻言,那张总是带着几分憨直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昂扬的战意。
他“哐当”一声将新配发的“神火铳”往桌上一拍,声音洪亮如钟:“老大,你就下令吧!我手下那三千兄弟,早就憋着一股劲儿了!在京郊练了那么久,天天啃泥巴,就是为了今天!保证把那帮倭寇打得哭爹喊娘,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海上霸王!”
邓健也跟着上前一步,他不像李剑仁那般咋咋呼呼,但那双总是专注于火炮和弹道的眼中,同样燃烧着炙热的火焰:“少爷,‘火龙炮’的炮弹还有富余,足够把泉州港口的那些破炮台,给犁上一遍!”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儿。”林凡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将众人召集到海图前,手中的炭笔如同一根指挥棒,开始了他那套充满了“现代军事思维”的战术布置。
“都看好了。”他指着海图,侃侃而谈,“倭寇占据了泉州,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从我们自己手里缴获的那些港口炮台。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拔牙’!”
“邓健,”他看向邓健,“明日拂晓,‘铁龟号’将驶抵泉州港外五里处。这个距离,足够让我们的‘火龙炮’打到他们,而他们的那些前朝老古董,连咱们的船毛都摸不着。你的任务,就是用‘开花弹’,对倭寇占据的所有港口炮台和城墙上的防御工事,进行饱和式的压制性打击!我要你把他们的‘牙’,一颗一颗,全都给我敲碎了!”
“是!少爷!”邓健眼中精光一闪。
“敲掉了牙,接下来就是登陆。”林凡的笔尖,指向了泉州港口东侧一片相对平缓的沙滩,“剑仁,这,就是你和你那三千陆战队员的舞台了。”
“炮火准备一开始,你就率领陆战队,乘坐我们专门设计的‘蒸汽登陆艇’,从这里,进行抢滩登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严肃:“我不要你们像传统军队那样,一窝蜂地往上冲。我要你们,以班为单位,严格执行‘三三制’战术,交替掩护,火力压制!你们手中的‘神火铳’,射程和精度都远超倭寇的弓箭和火枪,你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够不着你们的地方,将他们一个个点名射杀!”
“巷战,将是此役最艰难的部分。”林凡的笔尖在泉州城内纵横交错的街道上划过,“倭寇穷途末路,必会利用复杂的地形与我们周旋。记住,穷寇莫追,稳扎稳打。三人一组,背靠背推进,时刻注意街角和屋顶的埋伏。我们的目标,不是杀敌,而是在最小伤亡的情况下,肃清城内所有残敌,解救百姓!”
“是!老大!”李剑仁重重抱拳,那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军人的决绝。
……
翌日拂晓,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
大周皇家海军第一特混舰队,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泉州港外五里的海面上。
“铁龟号”那低矮而又充满压迫感的钢铁身躯,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深海巨兽。
泉州港口的炮台上,负责守夜的倭寇残兵正打着哈欠,睡眼惺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