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咱这是荣归故里

当大周皇家海军那面绣着铁锚与蛟龙的崭新旗帜,在泉州城头迎风招展时,紧闭了数月的城门缓缓打开,那些躲在家中、瑟瑟发抖的百姓们,小心翼翼地探出了头。

他们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烧杀抢掠的官兵,而是一支军容严整、纪律严明得近乎可怕的军队。

这些年轻的士兵,虽然身上还带着硝烟和血气,却没有一人去动街边散落的任何财物,他们只是默默地收拢着倭寇的尸体,清理着战后的街道。

……

海战大捷,光复泉州。

这两份足以让整个大周朝堂都为之疯狂的捷报,如同长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京州。

而林凡,这位一手缔造了这场神话般胜利的帝师,却没有急着班师回朝。

他开仓放粮,将从倭寇手中缴获的、还未来得及运走的金银财宝,尽数分发给了在战火中家破人亡的泉州百姓。

一时间,整个东南沿海,民心所向,“帝师林凡”四个字,几乎被百姓们当成了活菩萨来供奉,声望之隆,一时无两。

安抚好民心,林凡便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

他亲自勘察了明州和泉州两地的港口,结合海图,连夜绘制出了一份详尽的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州龙景然的御案之上。

“老师在奏疏中说,倭寇之患,非一朝一夕可除。东南沿海之所以屡受侵扰,根源在于我大周有海无防。”

御书房内,龙景然看着林凡的奏疏,对着几位内阁重臣,沉声说道,“老师建议,在明州和泉州,建立永久性的海军基地,设立造船厂,就地生产‘铁龟号’及新式战舰,组建一支常态化的远洋舰队,将倭寇彻底拒于国门之外,甚至……主动出击,犁庭扫穴!”

这番话,若是放在一个月前,定会引来满朝的反对和质疑。

可现在,有了月牙湾和泉州那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作为背书,所有人都沉默了。

定海侯陈望更是第一个出列,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此刻写满了激动和一种老兵特有的狂热。

“陛下!帝师此乃万世之策啊!老臣……老臣愿亲赴东南,为帝师监造新舰,为我大周,打造一支真正的无敌水师!”

……

半月后。

东海之上,碧波万顷,海风带着一丝咸湿的暖意,吹拂着大周皇家海军那面绣着铁锚与蛟龙的旗帜,使其猎猎作响。

泉州一战,全歼倭寇主力,大获全胜。之后林凡并未急着班师回朝,而是指挥着舰队,将倭寇盘踞的几个主要岛屿挨个“拜访”了一遍。

用林凡的话说,这叫“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务必做到片甲不留,不给这些海上老鼠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于是,邓健和李剑仁等人,便眼睁睁地看着自家老大,用一种近乎“搬家”式的扫荡,将那些倭寇多年来劫掠的金银财宝、珍奇货物,一箱箱、一船船地往自家战舰上搬。

那场面,与其说是清剿,不如说是一群官兵在“零元购”。

此刻,舰队中最大的那艘福船宝船的甲板上,林凡正懒洋洋地躺在一张摇椅上,手里端着一杯冰镇酸梅汤,惬意地眯着眼睛晒太阳。

旁边,李剑仁和邓健正蹲在一口刚打开的箱子前,看着里面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金条,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老大,发了,咱们这下可真发了!”李剑仁手里捏着一根金条,颠了颠,乐得见牙不见眼,“这么多金子,回去得换多少个漂亮娘们……哦不,是得给兄弟们发多少安家费啊!”

邓健则要“斯文”得多,他扶了扶鼻梁上那副不存在的眼镜,一本正经地分析道:“根据初步估算,此次缴获的黄金白银,折合银两,约莫在三百万两以上。这还不算那些古玩字画、绫罗绸缎。老大,这笔钱,足以将咱们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再扩大一倍有余了!”

林凡呷了一口酸梅汤,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地说道:“瞧你们这点出息,区区几百万两,就把你们激动成这样?”

李剑仁嘿嘿一笑,凑过来道:“老大,这不是激动嘛!想想咱们当初在马头县,为了几百两银子都得抠抠搜搜的。现在,咱们可是衣锦还鄉,荣归故里了!等会儿船一靠岸,京州那些文武百官,还有太子殿下亲自迎接,那场面,啧啧,想想都威风!”

“是啊老大,”邓健也站起身,眼中满是憧憬,“咱们这次打得这么漂亮,陛下肯定龙颜大悦,加官进爵是少不了的。您说,您会不会直接被封个侯爷当当?”

“侯爷?”林凡闻言,终于睁开了眼睛,他坐直了身子,看了一眼远处已经隐约可见的海岸线轮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封不封侯的我不知道,不过,”他话锋一转,对着不远处一名传令兵招了招手,“传我命令,所有战船在距离港口十里处下锚,不得靠近。”

“啊?”李剑仁和邓健都愣住了。

这眼看就要到家了,怎么还停船了?

传令兵虽然也一脸困惑,但还是立马应声:“是!大人!”

看着传令兵跑去传令的背影,李剑仁忍不住问道:“老大,为啥啊?咱们这凯旋归来,不就得开着这威风凛凛的大船,直接冲进港口,让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们开开眼嘛!”

林凡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你懂个屁。再传令,所有海军陆战队将士,包括你我,换乘小船,分批登岸。”

这下,连邓健都坐不住了。

“老大,这……这是为何?我们打了胜仗,理应风风光光地回去,换乘小船,岂不是显得有些……寒酸?”

“寒酸?”林凡笑了,他站起身,走到船舷边,眺望着京州港口的方向,悠悠地说道:“你们记住,咱这是荣归故里,不是衣锦还乡。区别大了去了。”

“有啥区别?”李剑仁挠着头,满脸都是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