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谁说只能造战斗机,无人机也能造!
翌日。
陆羽通过王秘书约了时间。
带了份简单的礼品,准时赴约。
洛城市长周秉,住在不算特别起眼的小区,按响门铃,过了没多久。
门开了,出现在门口的竟然是市长。
周秉,亲自在门口迎接陆羽。
陆羽打量着看去,五十多岁,头发打理的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温和笑容。
家里装修相对来说算是朴素,透着务实节俭的作风,收拾的倒挺干净。
周市长很是热情,将陆羽让进客厅。
“陆校长,新年好啊!”
“欢迎欢迎!早就想见见你这个从咱们汉城走出的青年才俊了!”周秉握着陆羽的手,力道很足。
眼里更是暗暗吃惊陆羽的年龄。
实在是和自己女儿差不多。
“周市长新年好,您太客气了。”陆羽谦逊的回应,不卑不亢。
来到客厅,周市长的夫人端上热茶和果盘,寒暄了几句家常。
便体贴的去了别的房间。
将空间留给了两人。
两人聊了会儿过年趣事和汉城发展后,周市长话锋一转,神色郑重起来。
“陆校长,我也就不绕圈子了。”
“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跟你请教下,关于汉城那个黄海工厂的问题。”
果然是这样。
陆羽心中暗道,在来之前就有预期。
记得在前世时,黄海工厂好像因为安置问题闹上过新闻,吵了好多年。
陆羽放下茶杯,“周市长请讲,洛城毕竟是我的家乡,能帮,我自会尽力。”
周秉无奈的叹了口气。
眉宇间,露出化不开的愁容。
“那么,我就不瞒你了。”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在过年的这个时间点请你过来。”
“黄海工厂你应该知道,是老牌国企了,历史可追溯到建国初期。”
“最辉煌的时候,有三千多号工人,专门为咱们大夏空军生产战斗机外壳部件,也算为国防立过功。”
“可这些年,形势变化很快。”
“厂里技术设备渐渐跟不上,订单逐年减少,从五年前开始,就再也接不到空军给的订单了。”
“本来,早该军转民,可几次转型尝试都没成功,也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陆羽感同身受的点点头。
上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缓和,主线开始走经济建设,大批军用品订单锐减。
顺势,出现了军转民。
典型代表就是兰城504厂用离心机做的核能雪糕,以及蜀城的成飞洗衣机。
可是,很显然。
并不是所有的军转民都能成功。
洛城的黄海兵工厂就是折腾失败了。
“上面让我们想办法转型,可哪有那么容易,连造什么都摸不清。”
“现在,厂子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三千多工人啊,连着家属上万人,吃饭都成问题。”
“市里每年都要拿出大笔资金来维持基本运转和给一些市政施工的订单,早成了财政的大包袱。”
实际情况,其实比周秉说的还严重。
没有订单的工厂,纯粹是负资产。
周秉看着陆羽。
眼神诚恳,带着期盼。
“我听说夏兴手机现在供不应求,产能压力很大。你看,有没有可能,把部分手机生产业务,放到黄海兵工厂来?”
“我们市里可以给你最大支持!”
“土地,减免税收,用工补贴,只要我们能给的,绝不含糊!”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这三千多工人找条活路,给厂子找个出路!”
周秉态度可谓诚意满满。
将濒临破产的工厂包袱甩出去,还能引入高科技企业,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像王秘书递上来的那些什么赵总,王总,李总的方案,根本是饮鸩止渴。
他们盯上的是地,压根不管工人死活。
陆羽沉默着,没有立刻回答。
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衡量着利弊。
在洛城开设手机分厂,确实能缓解部分产能压力,也能获得地方强力支持。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
黄海兵工厂的工人,熟悉的是金属加工,钣金冲压那一套。
对于智能手机这种精密电子产品的组装,检测,几乎是从零开始。
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改造生产线,重新培训工人,管理整合也是难题。
要知道,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单位。
想要和南湾厂一样杀伐果断。
几乎是很困难的事情。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陆羽现在资金链本就紧绷,既要维持学校开支,现有项目疯狂烧钱,还要为“蛇吞象”计划储备资金。
如果,再背上黄海兵工厂这需要大量输血才能堪堪用起来的工厂。
那结果……
资金缺口会大到难以想象。
风险太高了。
更何况,如果改造工厂很轻松的话。
陆羽就不会盯上诺基亚了。
直接拒绝?似乎不妥。
毕竟,周市长姿态放的很低,而且确实关系到几千个家庭的生计。
必须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周秉耐心等着,给陆羽添上茶水。
悄悄从卧室里溜出来,去洗手间的周粥看到这一幕,很是惊讶。
蹑手蹑脚返回书房,“妈,爸陪的是睡啊,是谁家二代吗?还给他添茶呢!”
“嘘,戴耳机玩电脑去,没什么事别去客厅转悠,都上大学了,没个正行。”
“妈,好妈妈,你就说嘛……”
“是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的陆校长,帮你爸解决黄海厂难题的。”
……
不知过了多久。
周秉正准备再次给陆羽添水时。
陆羽抬起了头。
“周市长,您难处我理解,让几千名工人有饭吃,是大事。”
周秉眼睛一亮,“陆校长同意了?”
陆羽缓缓摇头,“直接生产手机,目前条件不成熟,投入太大,周期也太长,而且对我来说,风险太高。”
周秉脸色一黯。
身在他这位置,当然明白其中难处。
“但是……”陆羽顿了顿,“我有一个新的想法,或许更适合黄海兵工厂。”
“哦,什么想法?”
“我们不转产手机。”陆羽目光锐利,“利用兵工厂现有的金属加工,精密制造基础。”
“以及最重要的,保留其军工生产资质和保密体系,转向生产另一个未来极具潜力的产品……”
陆羽顿了顿,吐出三个字。
“无人机。”
“无人机?”周秉愣了下,这个概念他甚至没有听说过。
“对,无人机。”陆羽肯定的点头,“尤其是工业级,军用级无人机。”
“这既是高端装备制造,又符合国家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黄海厂有造战斗机外壳经验,在空气动力学,材料强度,结构精密方面有优势,转产无人机机体结构,不难。”
“而且,保留军工资质,意味着我们可以承接更高级别的订单。”
“门槛高,利润也更高。”
“这比单纯做手机代工,前景更广阔,也更符合黄海厂的历史和定位。”
未来那场重塑战争生态的战争。
爆发在欧州的战争。
将无人机,电子狗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条路,至少未来五十年饿不死。
周秉虽还有些疑惑。
毕竟搞不懂无人机是什么。
但,听起来比卖地盖楼高端太多。
这方向,确实比手机代工更巧妙,既解决工人就业,又能培育出新高端产业!
“陆校长,你这个想法很好。”
“那具体怎么操作?是夏兴科技要投资入股吗?派遣专家吗?”
陆羽摇摇头,微微一笑。
开始抛出条件。
“投资可以,但我有前提条件。”
“请讲!”
“黄海兵工厂,必须进行改制,整体并入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成为学校下属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端制造基地。”
“什么?并入学校?”周秉吃了一惊,这条件完全出乎他意料。
“对。”陆羽点点头,“只有并入学校,才能最大程度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进行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升级。”
“也能以学校的名义,更好整合技术资源和高端人才。”
陆羽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最重要的,吃系统加成啊!
“这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而是要打造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竞争力的,大夏的无人机研发制造基地。”
对不起了,大疆。
陆羽又在心里默默补充道。
“同时,工人可转为学校教师,享受更好的待遇和培训机会。”
“工厂的产值和利润,也能反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
陆羽看着周市长,声音沉稳有力。
展现出令周秉惊讶的志气。
“周市长,我们要做的。”
“不是给垂死的工厂输血,而是给它换上颗更强劲,更加有力的心脏。”
“让它活过来,并,飞的更高!”
客厅里,陷入沉默。
周秉眉头紧锁。
显然在权衡陆羽方案的利弊。
将市属国企并入私立大学,这涉及到的产权,人事,管理体制等问题。
极其复杂,要冒很大的风险。
但,陆羽描绘的蓝图,实在太诱人。
依托学校科研实力,拥有军工资质,瞄准高端无人机市场的制造基地……
这或许,真是黄海厂唯一生机,甚至可能是洛城产业升级的突破口。
良久,周秉猛然拍大腿,沉声道。
“好,就按你说的思路办。”
“这就约见王厂长!”
陆羽心里,同样也是松了口气。
无人机项目有着落了。
但,自己更想要的。
发布4g的时机,不知能不能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