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野战军,不相信借口

东校区信息指挥室内,众人脸上笑意不减,就连陈默的心情似乎都轻松了不少。

但也只是轻松一些,并没有完全放心。

夜训初期机动阶段过后,伴随着重装车队陆续离开。

陈默的神情,再度恢复凝重。

从车炮场能把战车开出去,这在整场夜训行动中,只能算开个头而已。

后面还有敌军模拟雷场,还有各种突击障碍在等着。

第一次全营大规模集训,陈默知道,不会这么顺利。

因为出营机动之所以顺利,那是校区内的地形,所有连队的战士都熟悉了,哪怕新来的人,晃悠半天,闭着眼就能在这里转悠几圈。

可外面。

广阔天地,未必就能协同顺利啊。

场地越大,需要的通讯频率就越高,部队展开也就越困难。

如果只是一条小通道,顶多两辆战车并排开出去,排队就行,没什么难度。

外面,就难说了。

此时,西校区外。

嗖嗖嗖.

侦察连开始投射手抛无人机,陆续冲向夜空,进行前路侦察,同一时间,雷达车疯狂转动,警惕随时到来的空袭行动。

轰隆隆!

轰隆隆!

大地在震动,伴随着一阵大马力发动机震天轰鸣声传来,一辆又一辆98式,85式主战坦快速扩散,沉重的钢铁履带,无情的碾压地面。

本就因为深秋,随风摇曳的枯草,彻底被碾进尘土中,和大地融为一体。

庞大的车组正在展开。

九月中旬的晋阳,车外寒冷,但坦克车内,空气却异常燥热,混合着柴油机油味道的空气,充斥在狭小的空间里,所有车组战士表情严肃。

根本来不及擦拭额头渗出的汗水。

坦克车组,作为示范营排头,并且还担负全营防御任务,他们连长和刘营长早就在夜训开始前,就提出了要求。

排头协同车组,如果想做好,想拿到今天的头筹,获得立功或者提干机会。

就必须达到指挥车长,车辆驾驶员和坦克滑膛炮兼导弹操控手高度默契,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而驾驶坦克,远比驾驶其他车辆更难,因为陆军生产的这些机械化大玩具,从诞生那天开始,就是为了战斗。

终生战斗。

“注意注意,前指挥坦1车,你们前方十二点钟方位,出现障碍物,完毕!”

正在散开机动的坦克车组,听到侦察连发过来的警报。

指挥坦内,负责辅助观察的指挥车长,立刻针对正前方进行夜间红外观察。

“前方200米,十二点钟方向,目标障碍物,反坦克锥,车身向左半位绕行。”

“收到!”

驾驶员目光冷冽的应声,即便开了红外,坦克驾驶舱主视界限也只有60度,所以,坦克大部分命令,都是由视界更广的指挥车长下达。

一级士官驾驶员,手中精确的控制操纵拉杆,控制前进方向,同时降低车速到2/3满速,千锤百炼的军事动作,尽管换了新型战车,依旧显得干脆利索。

轰轰轰!

最后100米距离突进,庞大的钢铁怪兽以最小绕度角,顺利通过首个障碍物,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反坦克锥。

但这,仅仅只是夜训刚开始而已。

接下来。

会有一系列障碍物考验,不光排头的坦克连需要注意,侦察连更要根据所有连队机动路线,及时预警。

西校区门岗距离三号高地模拟目标不远,顶多几公里,陈默既然下令三个小时机动任务。

那就预示着,这一路不会平静。

很快,排头车队来到距离阻断壕沟五百米处,这一道壕沟,是针对全营,壕沟后面就是反坦克雷区。

长16米,宽8米,深3米的沟,只要在这条机动路线上,任何战车都不可能横跨。

侦察连负责预警。

工兵连根据提示的坐标,机动速度,精准的驾驶工程车冲到必经之处,一点时间都没敢浪费,利用复合钢板,在壕沟上方搭建针对坦克两条履带宽度的简易钢桥。

轰隆隆。

几十吨重的怪兽,缓慢,坚定的开过去。

信息指挥室内。

陈默,程东,汪建斌三人,这时候,他们脸上可没有任何轻松的神色。

全营首次夜训,开炮什么的还用不上,各连没这个协同能力,目前,坦克车组已经率先冲到了之前坦克连进行基础训练时,建造的障碍场。

这可不是轻松的活啊。

侦察,通讯,技术,等等环节,一旦出错,整个障碍场被撞破还是小事,关键是协同混乱,其他车组在速度,配合方面出现失误。

都会有连环撞车的风险,甚至还会开到沟里,造成训练损伤。

不过还好。

最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坦克作为机动时,两翼的防御,他们前行路线和别的车组都不太一样。

从壕沟到雷场。

所有坦克,无论是冲锋,突击,还是提速,绕行,倒车躲避雷场,都显得井然有序。

一个又一个障碍物,将重装车组隔离的越来越远,坦克也跑的越来越欢。

什么10x5米巷战窄巷,什么90度直角极速变向坡,什么20x0.5米浅水沟。

两翼的98车组和85车组,都游刃有余。

这也难怪。

全营机动,现在正处于坦克障碍场,而坦克连指挥不光有刘鸿运这个老牌指挥官在,并且该连队组建最早,连长秦小军没少带人在这训练。

场地基本都熟悉了。

夜训的变故,出现在两翼坦克,冲出障碍场一半之后。

陈默眼睁睁看着坦克连,距离后方车组越来越远,几乎脱离了协同时,要求的最远距离。

他知道,这不是坦克连指挥的失误,坦克速度快是因为这帮人熟悉场地,而后面慢,是规避等各种反应,比不上这帮开坦克的兵。

哪怕提前预警,哪怕障碍物远比坦克连碰到的少,也不行。

这眼瞅着队形要乱,后面连队跟不上。

陈默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程东:“启动敌军模拟反坦克导弹,加大对坦克连的难度。”

“明白!!”

程东点点头,随即走到一旁,拿出对讲机下达了命令。

时间仅仅过去六秒。

障碍场上的模拟敌袭装置,就被人为启动。

这种突然启动的装置,侦察连根本来不及反应,更不可能提前预警。

只能凭借雷达和火控自主反应。

“警报!”

“警报!”

原本正在突击的坦克,驾驶室内突然红灯闪烁,火控疯狂报警。

而侦察连的雷达,在战时拥有最高通讯权限,也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将所有警报第一时间,下放到全营各连指挥车组。

安静的夜训氛围被彻底打破。

“紧急规避,目标2点钟方向,距离870米,单兵反坦克导弹锁定,10米270度规避机动。”

坦克指挥车长急声大吼。

夜训最关键的环节到了。

要知道,障碍场上的反坦克导弹模拟装置,针对的可不是一辆战车,这玩意适用于所有车组。

并且伏击距离都不同。

就比如坦一指挥车,他被锁定,指挥车长就要判断,根据进攻轨道,自己后方有没有己方的战车。

如果有,那就不是规避,而是利用坦克侧边的复合装甲,转动角度,硬生生抗住这一击,主动迎接导弹,替后方战车掩护。

如果没有。

870米反坦克导弹,留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只有三秒。

当然,后方没有己方战车,也不代表就不能硬扛导弹,而是指挥车长必须通过敌人方向,来判断机动规避流程和方式。

短时间内,选择最佳的方式。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武器操纵员发射热源干扰弹。

一次规避,是对整个车组人员的考验。

本来吧。

示范营这么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模拟实战紧张氛围,不搞固定套路,让官兵真正体验到战争里的战损危机。

锤炼所有车组快速反应,快速计算,快速规避的三快实战能力。

但忽略了一点。

模拟进攻装置是范围性的,只要有战车进入这个范围,通通收到预警。

一秒!

两秒!

三秒!

两翼机动的坦克车组,基本都有规避动作。

有些选择转向躲避,而有些则是选择用复合装甲硬抗。

全连在三秒内反应过来,规避率达到了90%,战损坦克非常少。

可问题是。

导弹被坦克给抗住了,后面的车组却因为突然的火控警报乱了套。

有些战车是慌乱中撞上了障碍物,有些原地没动,被判定战损。

更有一部分离谱的车组,手忙脚乱之间竟然关闭了通讯,导致战车彻底失联。

“喂!喂喂喂!!!”

汪建斌发现交联卫星定位系统,有十几台装备失去信号源,他整个人脸色都白了。

抓起通讯器,大声的呼叫。

要知道,全营机动,数百战车集中,一旦有些战车收不到通讯消息,视界角度又不佳,加上照明条件不好。

误判机动方向及跟车距离,那可是会发生大规模撞车事件。

轻则装备受损,重则出现大批量战士损伤,甚至有训练意外发生。

“秀才,麻烦了,十几辆车通讯中断!!!”

汪建斌神色焦急,扭头看向陈默。

但陈默却没有表现的太过紧张,他盯着无人机从半空投射的画面,再看看失去通讯的战车区域,笑着拍了拍汪建斌的肩膀:“别急,你是在响箭呆久了,没有碰到过比较笨的兵。”

“这通讯设备,是被战士在手忙脚乱时给关掉了。”

“不管什么原因,战车都不能再继续前进,必须发信号弹暂停训练,太危险了。”汪建斌依旧在坚持自己的意见。

陈默却微微摇头,随即看向程东:“模拟空袭,要求地面机动组,立刻进行热源隔离,地面伪装。”

“是!”

程东没有什么建议,只执行命令。

他拿起对讲机,下达指令。

没过多久,侦察连的雷达设备再度爆发出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

通讯设备中,负责看守雷达的士官,大吼着提醒所有连队散开,停车熄火,展开地面伪装。

这一下。

示范营首次夜训的短板彻底暴露。

空袭预警出现后。

坦克连最先反应过来,他们本就游弋在机动队的两翼,无非就是继续扩大距离,停车熄火,给战车覆盖类似帆布的隔绝热源伪装。

随后,所有坦克兵,四散远离战车,趴在地上,进行单兵伪装。

侦察连控制手抛无人机降落到远处,从步战车中钻出,同样全体撤离。

但其他连队,先是分散时,屡次因为机动协调出现问题,不是撞车,就是好几辆车奔同一个方向撤退。

人员更是混乱。调度出现了大问题。

一直等到空袭预警的时间过了,全营还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战车,只是熄火,并没有对战车进行伪装。

更别说什么释放热源诱饵,纯属无稽之谈。

第一天夜训,进行到这里。

毫无疑问,以失败告终。

连障碍场都没过,两次预警,全营主力战损超过百分之五十。

而判定一支部队全军覆没,彻底失去战斗力,是战损达到百分之七十。

等一切风平浪静。

一个又一个战士从地上爬起来,各连连长在附近寻找随队打分的参谋,没有看到对方人影时。

众人就知道,夜训结束了。

三个小时的夜训规划,只进行了一个小时。

而夺取敌军三号高地北端油料库的任务,那就更别提了。

压根没可能完成。

“通知所有连队,夜训结束,回营!!”

陈默只留了这一句话,转身离开了信息指挥室。

汪建勇叹了口气,参谋部和信息指挥室,都被营长列入指挥序列,夜训搞成这样,他觉得自己也有责任。

程东什么也没说,转身出去,通知人对着半空,打了一发白色的信号弹。

通知夜训取消。

。。。。。。。

。。。。。。。

二十分钟后。

七点才雄赳赳,气昂昂,出营夜训的队伍,八点多点就回来了。

轰隆隆!

地面依旧在震动,但众人的心情,却被覆盖了一层阴霾。

车炮场入口。

“t11指挥坦向左倒车!”

“t12跟进!”

“t14半转,让出车位,让一排的t13开过来。”

各连队指挥士官长,都在用旗语协调重装,调动秩序。

让出营活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一顿瞎折腾的机械钢铁怪物回归位置。

不用谁特意提醒。

不需要刻意通知。

将战车停好,装备入库后。

所有战士以连队为规模,以班为站位,老老实实的跑到训练场升旗台前的空地上集结。

明明升旗台上一个人也没有。

但所有人,包括干部在内,就是笃定这次闯祸了。

昏黄的路灯,明亮的出库灯交织到一起。

映照出训练场上黑压压的上千人,没有人交头接耳,更没有喧哗,全都安静的站着。

众人足足等了五六分钟。

陈默,程东,汪建斌以及数名参谋部的干部,才从东校区方向,径直的来到升旗台。

“稍息,立正!”

营值班士官长瞧见营长过来,他向集结队列下达口令,双拳提至武装带,七步跑动后,两脚猛地磕在一起,战斗靴发出清脆的声音。

“营长同志,全营参加夜训,所有连队集合完毕,请您指示!”

陈默脸色冷峻。

“稍息,讲一下。”

“是!”

值班军士长跑步返回队列。

升旗台上。

陈默虎目如刀,扫过台下。

他其实心里有数,第一次夜训,还是突击任务,成绩不好很正常。

能坚持到障碍场,队列才出毛病,已经不容易了。

要不然,陈默也不会因为出营顺利,就觉得欣慰,咱的标准还没那么差劲。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补充兵源,不管是文化课,还是背诵手册,就算所有人都在如饥似渴的学习,但信息化高协同突击节奏,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吃透的。

蓝军营以前遗留下来的干部毕竟是少数。

凭借这帮人想带动这么大的营,哪怕把喉咙喊破了也没用。

就比如刚才夜训,一小部分军官初次体会高节奏训练,直接就被复杂的通讯给搞蒙了,甚至手忙脚乱之下能把通讯给关掉。

导致整体成绩呈直线下滑。

战损直接就达到了一半。

更厉害的是,装甲步兵连有一部分步战车,竟然能和指挥坦失去联系。

这步坦协同,还协个蛋啊。

说真的,陈默并没有生气,示范营这个阶段,属于赶鸭子上架,所有人都在摸索。

披荆斩棘,开天辟地,经历什么都很正常。

这是现实的客观因素。

不过,无论什么因素,都不能代表陈默手中的大棒子,不会挥下去。

野战部队,不讲理由的粗暴风格,说到底,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只有触及灵魂的指出问题,才能让官兵成长。

野战军,不相信理由。

“从蓝军营开始,我们就经历过各种训练,有全营机动,有战情模拟,有分队集训,包括夜训,也不止一次。”

陈默手中拿着扩音器,却没有使用,只是声音洪亮且狠厉的说道:“我们这里,有不少蓝军营的干部,也有不少从学院过来的干部。”

“指挥手册背了不少,带兵更是有一段时日了吧?”

“好,好得很啊!”

“一个个履历表上,写的比功臣表还漂亮。”

“但谁能告诉我,今晚夜训,突击突的是什么玩意?”

“三个小时突击任务,一个小时没坚持到就战损超过一半,九次模拟敌情,只经历两次就几乎全军覆没!!”

“我们信息化营训练至今,还是头一次因为集训,战损踏过50%的红线,诸位,你们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老子从来就没有拿过这么差的成绩!”

这话,陈默还真没吹牛。

无论是蓝军营还是示范营,哪怕当初跟188师军演时,都没战损这么大过。

唯一超过战损50%,还是在西北军演时,但那次,取得的成绩,也很耀眼啊。

“装步连!”

“到!”

装甲步兵连连长许战旗高声回应,他布满血丝的双眼瞪的很大,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憔悴。

他跟秦小军是同一批毕业,但今天坦克连的表现非常好,全营最佳。

以前他经常在私下,跟秦连长两人相互对比,竞争,谁也不服谁。

但这一次对他打击颇大。

不当主官,不参与全营机动,根本就不知道操心的累。

可是,操心的时候,未必就能有收获啊。

陈默的声音宛如寒冰。

“许连长,你们装步连让我很失望。”

“机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特情处理平均耗时最长的就是你们。”

“防空袭伪装不到位,不扎实,动作反应慢,小组协调不顺,在轰炸过程当中,你们连丢了1/10的装备。”

“突击过程,装备数字化联网有效率41%,装步连就这么难带?”

面对营长的质问。

许战旗满脸苦涩,他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坦克连有刘鸿运这个营长主持大局,装步和坦克协同,他一个新干部,肯定跟不上人家老干部,还带一帮骨干的指挥。

可这种理由,他敢说吗?

更何况,陈默也没给他辩解的机会,质问过后,直接大骂道:“老子用机械化模式,也能打得比你好。”

“是。”许战旗垂头丧气。

“还有防空连,夜训之前你们是怎么跟我保证的?”

“空袭警报出现,别的连队都在停车熄火,隔绝热源,进行伪装,你们跟着伪装什么?”

“防空连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这个我就不提了,伪装就伪装,那伪装之前呢?”

“战场火力分配模式混乱,冯连长,你是不是要告诉我,因为红箭系统,出现计算机火控模型代码写入出了问题?”

“你们防空连,都不用找任何借口。”

陈默丝毫不留情面的骂道:“从一开始,你们全连机械突击时,面对动态战场,就出现队形展开,转变,调度,组织力不足等等问题。”

“这也导致空袭来了之后,你们连比别的单位,足足慢了几个点。”

“给你先进装备你都不会用。”

“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跟我讲大道理,好好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去反思吧。”

“是!”

防空连连长冯晓东也没了之前的傲气,他是三个新连长中,年龄较小,资历最低的一个。

以前在38军直属防空营里,也没见过示范营的装备,都是拿高射机枪当主战装备,没接触过导弹车,反应不过来也正常。

但陈默不管这个。

他继续质问道:“没提到的连队,你们也别有侥幸心理,这一次集训怎么样,心里都有数吧?”

“最大的问题就是战情互换滞后。”

“侦查连,工兵连,后勤连,坦克连。”

“到!”

连续点了数个连队,只有后勤的梁红杰主动站出来挨揍,毕竟笨鸟先飞,认错态度一定得有。

陈默瞥了他一眼,继续道:“你们几个连队,都很个人主义啊。”

“我问一下,配合在哪里?”

“协同在哪里?”

“有情况了,侦查连只负责一下通知,足足一个小时,没有一个连队跟别的连队沟通命令达到10次以上。”

“情报互换平均延迟20秒。”

“你们都是猪脑子吗?都在想什么?”

“啊?!!!!”

“我有没有跟你们讲过,战场是整体行动,夜间突击训练,虽然集群动链是一个整体,但模拟战情过程中,每个连队遭遇的情况都不一样。”

“战情互换机制非常关键。”

“不光他们侦察连有义务去侦察,去通报,你们装步,防空,后勤,工兵,一个个都是哑巴吗?”

“在老子面前,装特么什么高冷呢?”

“谁要是觉得自己干不好,现在就给老子滚蛋,别在这里恶心我。”

营长的声音越发冰冷。

整个训练场,上千号人都在安静的听着。

尽管每个连队,都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和借口,但却没有人肯开口,也没有人敢开口。

还是那句话。

野战军,不相信借口。

败了就是败了,复盘以后,吸取教训,能改就行。

这就是野战军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