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停战,这是比谁的支援更狠啊

蓝军机场东线的战场基本落幕。

军直属坦克营和235旅摩步营,以步坦协同的作战方式,不断追击剩余红军主力。

因为东线不单单有机步旅,同样有其他单位安排过来的炮营,摩步营,装甲营,搭配辎重区,红军野战医院,前沿指挥所。

总兵力能过万。

不过这些火力,在陈默眼里,那就跟杂兵差不多了。

没有旅级主力,对方很难配合南北线红军的主力,形成夹击。

蓝军营回撤。

就是为了防备红军盛怒之下的反扑。

陈默这边下令回防。

李杰站在机场指挥室内,整个人呆若木鸡,久久无言。

他正在试图消化这场作战,带来的震撼。

如果说他在蓝军中,拥有最佳的战略眼光,可以调动现有主力,尽可能从整体拖住敌军,延缓敌军攻势,从而寻找转机。

那么陈默,就是天生的战术大师,擅长剑走偏锋,奇谋胜天。

李杰还真不是自吹。

27军这么多单位,唯独摩步235旅被划分到蓝军,从个人能力,指挥才能方面。

毫无疑问,是要超过摩步80旅的金旅长,和机步旅的杨旅长。

否则的话。

唯一的蓝军主力旅,就不会是235旅,而是其他单位了。

他之所以钦佩陈默的战术安排,还真不是说陈默有多聪明。

而是整个蓝军有四个大校级参谋,针对战局定下各种作战策划。

他们四个若是放在古代,对比陈默的级别,说是顶级谋士都不为过吧?

而陈默作为一个指挥官,竟然能摒弃四个大校顶级谋士的战术推演,坚持自己的判断,从而实施。

先不论战果。

光是这份气魄,别说整个蓝军了,恐怕整个27军指挥官里,都没有几个人能够拥有。

这才是他最震撼也是最钦佩的。

如果没有直观的感受,可以换算一下。

一场战役,李杰作为总指挥,让京都军区,金城军区,金陵军区,羊城军区,四个大军区参谋长过来联合制定战略部署。

让李杰在这四个人的部署中,跳脱出来,决然断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并且让他去实施。

试问一下。

自己敢吗?有这个魄力吗?

答案是肯定不敢。

并且他也有没有这个魄力。

所以,才会更佩服陈默的战术眼光,和坚定执行自己想法的勇气。

至少,他不具备这些。

包括平城指挥部,王松合,魏晋安,唐浩东,甚至严忠义,都是一阵无言。

尤其是严老头。

作为京都军区领导班子里,以脾气闻名的暴躁老头,向来严厉治军。

而今,却坐在平城指挥室,默默的抽着烟,一声不吭。

咋吭啊?

战前他特意叮嘱陈默,可以电磁干扰,,但不允许入侵,更不允许在通讯频道唱歌念诗词,动摇红军士气。

这点,人家做到了,没毛病。

他说不允许搞电子欺诈,不能让红军雷达看到敌军主力突进到家门口,扰乱红军部署。

这点,陈默也没犯规。

虽说如今的蓝军营,已经不具备电子欺诈的能力,但没干就是没干。

至于战术欺诈,把家禽拉到战场上,这谁特么能想到啊。

连严忠义自己都没想到,仗特么的,还能这么打。

更没想到陈默这小子,居然战前虚晃一招,公开叫嚣去灭80旅。

结果,现在80旅活的好好的,除了有些狼狈,并未战损减员。

反而是准备给蓝军施压,避免蓝军主力出动的红军机步旅被灭了。

连旅长都被一炮报销。

严忠义还能说什么?

原本他规定不允许电磁入侵,不允许电子欺诈,已经算是自身违规了。

信息化部队,不让搞这些,那就跟要求机械化部队到了战场上,战车只能走直线一样。

属实是有些过分。

陈默避开了所有战前明令禁止的行为,依旧四十分钟,抹掉红军一个主战旅。

打垮东线红军主力。

严忠义已经没话可说了。

。。。。。。。。。

另一边。

京都视频电话会议现场。

这里的氛围就跟珠日河蓝军指挥部差不多,连他们这帮推动整场演习的人,都没想到,红军在兵力,地形,天时,地利全面占优的情况下。

开战就被端掉一个主战旅,南北主力被牵制,蓝军空15师从晋北出动,炸掉了红军大后方五分之一的辎重。

伤亡不可谓不惨。

至于动用家畜什么的,在场的人倒是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只要蓝军跟地方的民众达成一致,充当临时演员,不闹出纠纷,那就没事。

打仗嘛。

若是所有指挥官都秉持着底线,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真正的战争。

那么,他们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真正的敌人,会用到的战术,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场的人,又有谁不是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

怎么可能在乎这点小事。

看着蓝军营的主力回撤,红军忙着掩护大后方辎重,空15师和空7师战斗编队,在珠日河上空狗斗,争夺制空权。

金城军区总指挥庞海峰略微沉吟后,声音低沉道:“诸位,我建议这场演习可以叫停了。”

庞海峰是主张辅战路线的人之一,但他毕竟职位不同,主张辅战,也是不想学习京都军区那种,为了一个实验单位,拉低其中一个军区的发展。

毕竟,金城军区下辖一共就两个军区,一个47一个21。

拉低任何一个,都太伤了。

辅战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机械化改革,和信息化实验同步进行,并且互相不扯后腿。

只是现在,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体系强就强在装备代差,辅战和主战都可行,这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辅战单位对于指挥官的要求不高。

而主战,或许更厉害,但对于指挥官的要求太高了。

因为,有陈默带的蓝军营,和没有他带领的蓝军营,战斗力很可能出现两级反转。

依旧强,但绝对不会这么离谱,收拾主战旅跟玩似的。

单一的对抗,根本没法打了。

这也是王松合担心的原因之一,体系很多时候不能代表人啊。

庞海峰能看出问题出在人,而不是出在体系。

在场的人,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我建议停战,蓝军部队的强悍,是由装备构成这不假,但指挥官的作用,占比同样不小。”

“蓝军营新式99坦克,卫星,陆军指挥系统,电子对抗大队,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在取得相对制息权之下,蓝军整体根本无惧和红军硬碰硬对撞突击,他们多单位条件作战通讯,命令,信息,反应动作频率,比处在机械化,仅仅只是接触信息化阶段的红军更强,基本没什么争议。”

“继续打下去,红军必败!”

庞海峰微微摇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这之前。

谁也没想到,其实两个体系谁强谁弱,压根不在体系本身,只是在于对指挥官的要求。

毕竟,他们这帮人,谁会特意去看一个营级干部的指挥能力?

今天,算是直观的体会到了。

“停战不合适,这相当于否定了红军所有的付出,不合适。”

金陵军区代表之一,沉声回应,驳回了庞海峰的建议。

“那就把蓝军营那个小子撤下去,让他歇着,换个指挥官担任蓝军总指挥不就行了?”

暴躁派的代表开口。

只是他这建议刚说出口,当即一双双目光投过去,众人眼神里充满了鄙夷。

没错,就是鄙视。

从来没听说过,因为谁打的好,打的过瘾,打的敌军招架不住,而把指挥官给撤下来的道理。

如果真这么干,北国利剑A军演的意义在哪?

红军兵力,天时,地利占优的时候,怎么不把红军的主力撤一些?

如今蓝军刚刚凭借战术操控,占点上风,就要撤人。

别说他们不同意,恐怕京都军区的代表更不会同意,不掀桌子都算是脾气变好了。

不过,这种建议虽不可取。

但停战有人提了,撤换也有人提了,这场演习本质上只是京都军区的人参与。

最终决断,肯定还是要京都的人来拍板。

总指挥傅宏毅,看到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他这边,傅宏毅略微沉吟一下,坐直身体道:“停战确实不合适,撤换想都别想。”

一句话定下态度。

他继续道:“针对刚才演习的状况,我说说我的想法。”

“首先,我同意老庞的观点,有铁甲团加入,蓝军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以及装备代差,已经足以弥补和红军之间的编制差距。”

“现在又有了空军争夺制空权,会大大降低红军优势。”

“陆军指挥系统,这个不是咱们野战军的东西,科学院还没对我们开放权限,只针对蓝军营单独升级实验。”

“这点我也说不动他们。”

“更何况,就算说得动,短时间内红军也配制不了。”

“要我说,暂时停战六小时,蓝军真正厉害的是电子对抗大队,威胁太大。”

“响箭目前已经派不出太多电子对抗大队,去支援红军,不如就老庞,你们金城军区特种大队的电子战大队过来,加入红军,用来制衡蓝军的电子干扰和入侵。”

“尝试下看看双方的战斗情况。”

平衡双方差距,是他们这些人最擅长,也是最容易解决的方法之一。

傅宏毅刚说完。

庞海峰就点点头:“没问题,那就由184团的电子对抗大队,加入红军,用来抵消蓝军电子战的一部分优势。”

两个总指挥都发话了。

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

很快,停战六小时的通知,就下达到了珠日河。

。。。。。。。。。。。

“停战?!!”

珠日河蓝军机场指挥室内。

陈默看着蓝军营的主力返回,他已经准备从平城调装甲营过来,替代铁甲团主力,将铁甲团布置到南北线。

跟红军拉开架势,硬碰硬干一场运动战。

这时候,他整个人都沉浸在指挥师级主力的爽感之中,正无法自拔呢。

尼玛。

李杰接个电话,突然告诉他,要停战了,还一次性停六个小时。

“为什么要停战?”

陈默眉头紧皱,十分不解,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优势啊。

一旦停战。

红军有了喘息的机会,重新部署,届时,对方哪怕少了一个主战旅,兵力依旧超过蓝军数倍。

再想取巧,难上加难。

“我也不清楚。”李杰同样满脸遗憾的摇摇头:“不过这场演习,本来就是27军配合你们铁甲团,测试信息化主战和辅战哪个更合适。”

“被你这么一搅闹,估计是上面有了决定。”

“哎!”

听到原因,陈默原本紧绷的精神,一下子放松,只觉得一阵阵困意上涌。

他从旁边办公桌上拿起李杰的烟,给对方让了一根,剩下全揣自己兜里。

点燃抽了一口,随即摇头道:“我就猜到是想看两个路线,哪个更适合铺开。”

“其实这种事都不用实验,问我就行了,任何体系都有自己的长处,辅战路线根本不用走,机械化第三阶段转型结束,还会有第四阶段,到时候大批量培养技侦,这不就是辅战体系成型的过程嘛?”

“至于主战,牵扯兵力合成,这个是看指挥官的,需要一步步学习,跟体系没有关系。”

“七大军区应该走的路线,就是每个军区有一个主战规模的信息化营引路,然后机械化改革朝着这个主战营一步步学习,模仿,直至有一天,全部学会,这不就行了。”

陈默被停战的消息,扰的有些心烦意乱,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这本就是前世某些既定的轨迹,虽说偏了点,但大差不差。

可问题是,现在的人还没意识到机械化跟信息化之间,只是慢慢转变的关系。

把两者区分成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

原本正在抽烟的李杰,听到陈默这番言论,整个人直接愣住了。

卧槽!!!

他到现在才明白。

为什么京都军区,莫名奇妙出来一个年轻到过分的营长,并且投身进入信息化。

短时间内,声名大噪。

现在,他总算明白了,人家一个随口的理论。

都让自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对啊。

所谓的信息化辅战,不就是机械化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甚至以后第四阶段的转变嘛?

“你这想法没写成报告递交上去?”

李杰瞪着双眼:“就冲这个理论,你都能从少校升到中校了。”

“哪有那么简单。”

陈默干笑一声,意识到刚才自己有些情绪化,他立刻收敛心神道:“上面早就知道这个理论了,只不过由机械化慢慢改革,时间太久,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年。”

“目前正在寻找加快的办法,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办法受限于经济,只能小规模。”

陈默说的没错。

上面确实有了长远的规划,包括各种尝试,在前世也有,甚至一直都没停过。

这个过程不是一份报告,一份建议就能改变,国家太需要强大了。

最上面的人就算有既定的计划,也不会阻止各军区去尝试别的方法,发展国防谁都可以出一份力。

只要大方向不偏,就不会被叫停。

所以,李杰刚才说的一份报告升一级,先不说陈默不需要,再说了,也真没那么大的作用。

走一步看三步的战略目光,很多时候不是下面的人能够了解的。

“对了,停战六个小时,红军那边肯定会有什么别的部署吧?”

陈默皱眉道:“要不然,不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宣布停战。”

“是有变动,严总指挥的意思是,红军要有金城军区特种大队的电子对抗大队过来,加入他们。”

“以此来平衡红蓝双方,装备和技术的代差差距。”

“这就难怪了。”

陈默微微颔首。

演习不可能无缘无故停战,就是可惜,打出了这么好的局势啊。

“首长,我去休息了,有些顶不住。”

陈默打声招呼后,转身离开指挥室,现在,停战的消息已经通过红蓝公共频道通知。

蓝军营的人也都知道了。

整个机场驻地,从刚才的肃杀,到如今的放松,都在预示着这一点。

陈默站在一旁空地,看着附近地勤人员三五成群闲散的模样。

他突然心中一动。

一个公共频道的通知而已,就让大部队这么放松,那作战期间,是不是蓝军也能入侵红军公共通讯,假意宣布停战?

以后有机会可以试试.

金城军区金城

陈默仰头看着远处,哪怕停战,他都在考虑怎么收拾红军的外援。

安排蓝军假扮红军,过去把红军的电子大队援兵接到这边?

不让他们汇合,提前摁死在这基地里?

不行!

陈默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给否定了。

行不通。

首先,这是上面安排的援兵,不能动。

其次,青龙峡184团驻地距离珠日河也就一千多公里,乘坐直升机三个小时就能到。

而停战六个小时,如果对方的人一直不出现,根本不用等开战,自己的布置就被暴露,没有任何战术价值。

不过,连他都得承认。

红军一旦有特种大队电子战成员加入,后续再想干扰通讯,干扰雷达,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甚至己方的部队,都有

陈默这边正分析着双方的优劣势时,程东以及蓝军营一众核心干部跑过来。

“营长,咋突然停战了,太可惜了。”

炮连连长郑文博满脸惋惜,这种大规模的作战,才更能锻炼全营各连的能力。

突然停战,对基层的干部来说确实莫名其妙。

“没事,六小时后估计会更精彩。”陈默笑了笑,随即看向汪建斌。

“老汪,你来活了。”

“啥意思?”汪建斌满脸懵逼,这刚见面就说来活,依照他对秀才的了解,这可不是什么好话。

“你们响箭的实力跟金城军区184团相比,怎么样?”

“废话!”

“肯定是我们响箭强啊,金城军区的特种大队才成立几年?”

“我们响箭多么悠久的历史了?肯定轻松拿捏他们。”

老汪傲娇的推推眼镜,看得出来,这家伙对于老单位有些特别骄傲的情怀。

陈默却听的满头黑线。

这老汪,也是真几把能吹牛逼。

确实,金城军区特种大队是94年四月才改编,距今也不过五年多点。

可响箭也就稍微强一些,也没强几个月,这让老汪吹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响箭,比人家羊城军区华南利剑特种大队成立的还早呢。

不过,陈默也没拆穿他。

只是拍了拍汪建斌的肩膀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再次开战后,金城特种大队下辖的电子对抗大队,会加入红军。”

“从电子战方面,整体拉近跟咱们的差距,看你了。”

“现在是十一点,下午五点会通知开战,所有人做好准备。”

“是!”

陈默交代完,摆了摆手,没再多说。

他精神上确实扛不住了。

昨晚首次参与战役级规模划分,精神透支太厉害,如果不停战,让他指挥堪比师级规模的蓝军作战。

那肯定能熬,再熬两天都没事。

毕竟机会难得。

可要是宣布停战,所有的困意席卷,那就真扛不住了。

营区稍微偏僻点的地方,让王建勇搭手,两人搭建一个帐篷后,陈默就钻进去呼呼大睡。

至于红军有外援的事,他虽说觉得棘手,但也没到需要担忧的时候。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啊,睡醒有精神了再说。

。。。。。。。。。。。。

京都军区最终下令停战。

整个珠日河战场,从上午的紧张备战,仅仅开战不到一个小时。

红军机步旅全员撤出战场,连带着东线数个战术点被撤销。

空15师和空7师争夺制空权,同样没分出胜负,纷纷返程。

青龙峡184团电子对抗大队,80多名技侦特种兵,乘坐直8,直奔珠日河,要加入红军。

与其说是为了平衡红军电子战水平,不如说上面的老头子,也起了争斗的心思。

想看看拥有了番号的京都铁甲团蓝军营,跟金城军区没有番号的信息化示范营,到底哪支部队战斗力更强。

因为金城示范营,辅战编制当中,电子分队就是184团的人组成。

停战期间。

红军南北线主力大批量东调,由于主力战损一个旅,南北线的战场也开始往前推。

将后方辎重区转移位置。

不转移不行啊。

蓝军的空15师,已经知道他们的具体坐标,若是不转移,夜间开战,对方第一时间就能对辎重区展开空袭。

晋北距离战场最近,蓝军的空军能比红军早到十几分钟,不转移就是找死。

双方都在积极筹备。

甚至就连七大军区观战的人,都没想到,这时候,铁甲团竟然还会有支援的人。

其实也不算支援。

当初军事科学院看到京都示范营做出成绩,其中几名高级工程师专程跑到清北,联合清北的计算机工程师,针对信息化进行数字立项。

目的就是研究出更多,适合野战军信息化作战武器,让京都示范营率先投入使用,试试效果。

从交联卫星定位系统,升级的野狗指挥系统,就是这个立项组研究出来的成品。

如今。

第二批设备成型,科学院早就在前天,也就是10月27号,就将成品装车,准备运往太山山脉。

结果不用想,晚了一步。

搞研究的人跟野战军是两个体系,他们并不清楚蓝军营已经调防珠日河。

装备运到一半,科学院才收到消息,太山已经没有蓝军营在驻军,他们不得不下令,军工厂的车队沿途不停,直奔珠日河营区。

要把最新研究出的设备,交给蓝军营做战场实验。

由于新式设备属于精密类型,运输途中机动速度非常慢,一直到29号下午两点左右,才抵达珠日河营区附近。

这个点,也就是停战三小时后。

红军援兵刚刚抵达,蓝军的新式武器也运到了。

陈默正睡得香时,帐篷突然被拉来,王建勇,满学习,以及数个连长都一脸兴奋的跑过来。

“营长!营长!!”

陈默在睡梦中被推醒,他抬手揉了揉酸痛的双眼,迅速扫了眼外面的人群,拿起旁边的军帽扣到脑袋上。

“要开战了?”

“没有,咱们的新式装备到了,就在平城,呸,不对,就在咱们营区那边。”

“你赶紧去看看,要你签字接收,然后签订实验协议。”

王建勇语无伦次的说着。

“什么新式装备?”陈默越听越懵。

王建勇原本想要继续解释,被满学习推到一边,他则是龇着大牙乐道:“营长,是科学院立项研究的第一批装备到了。”

“这原本跟野狗是同一批装备,但我听说出厂测试数据不行,重新修改了近一个月才修正过来。”

“你赶紧去看看吧。”

经过老满这么一说,陈默才终于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数字立项的事他知道。

信息化一旦实验成功,野战军迈出了第一步,自然有其他搞学术或者搞技术的部门,往前继续迈第二步,第三步。

知道是新装备,陈默整个人都不困了,精神抖擞的乘车,带着一群干部,直奔珠日河营区。

距离大老远。

陈默就看到营区内停着一排二十多辆卡车,其中很长一排的卡车,都是装载着银色的大型无人机。

在阳光直射下,机身并没有反光,反而看起来更加古朴。

看块头,比206式无人机还要大,个头几乎能和直8媲美。

无人机的型号陈默不认识,但直觉告诉他,以前向上面申请过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应该是到位了。

否则,单单具备侦察和红外探测,没必要专门由科学院立项小组研制。

至于一排无人机前方三辆绿色的大方块,陈默坐在车上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直到他抵达营区,从车上下来,才看清那三个军绿色大方块的全貌。

“侦察干扰车?”

陈默诧异的开口。

这玩意,他记得前世看到的时候,都是02年了,具体什么时候配装不清楚,但绝对不是99年列装。

陈默的声音不小,他刚开口,就被压车的一名技术员听到,对方大概四十岁上下,长得白白净净,戴着一副眼镜。

一看就不是野战军的糙汉。

“你怎么知道这战车?”技术员一脸诧异。

“哈哈,我也是瞎猜的,辛苦了同志。”陈默伸手跟对方握了握。

随口打个哈哈,蒙混过去。

此时。

蓝军营的干部,营地附近的蓝军基本都围了过来。

好奇的看着这个大家伙。

“首长,这是什么武器啊?”一个老兵摸着大块头,满脸感慨。

“刚才这位同志说的对,这是侦察干扰车,主要功能就是干扰对方的电子侦察,烧穿,也可以理解为靠缩短距离的方式,来突破信噪比的临界门限。”

技术员推了推眼镜,和声和气的解释道:“这种战车具备两种功能,一种是指挥控制功能,第二是无源探测功能。”

“可以侦察空中的机载雷达信号,对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干扰,对空干扰能辐射60公里,对地面辐射最高延伸到100公里。”

技术员讲的太过专业,旁边一群老兵听的满脸懵逼。

除了电子对抗分队的响箭成员还能听懂,其他的,基本没听懂这玩意到底干什么。

陈默见状,笑道:“说白了,这就是防空用的,如果有战斗机发动空袭,被干扰的话,会错认目标,对远处的空地发射导弹。”

“地面雷达也有用,就类似咱们人的眼睛能看到这辆车,但雷达看不到,雷达的显示要么不准确被干扰,要么就是屏幕会显示各种异常信号。”

“敌军如果想要进攻,就只能靠近才行,就是刚才解释的靠缩短距离的方式,来突破信噪比的临界门限。”

“可等敌人靠近,不等他们雷达管用,咱们的雷达和炮车早就锁定对方了。”

经过陈默这么一解释,现场的老兵终于搞懂这三辆大块头的功能。

这简直是战场神器啊。

最是克制机械化处于第三阶段改革的单位,试想一下,雷达全部失效,压根不用人为干扰,就让对方侦察不到己方信号。

或者侦察到错误信号,那会是什么后果?

没有实战,很多人还想象不到。

陈默看了眼平城驻地,远处正在运行的预警雷达。

他突然想起。

之前汪建斌曾说过,包括响箭在内的任何特种大队技术,都干扰不了这种无源相控阵雷达。

如今,可以干扰预警雷达的战车出现了。

但两个装备都在蓝军营手里,这相当于矛和盾全在自己手里。

红军就算有电子战大队的人加入也晚了,因为现阶段的电子战技术,还停留在干扰,入侵阶段。

侦察干扰车,则是把电子战提升到了欺骗,模糊,置换,替代的另一个高度。

不光装备出现代差,就连技术都出现代差。

真期待今晚开战,红军面对这种信息化作战规模时。

会是怎样的一副乱像了。

陈默笑了笑,没有多言,他本来还计划着,今晚怎么再突袭红军一下。

现在不用计划了。

红军在这种侦察干扰车的作用下,能不自己乱套。

都算他们整体军事素质高了

装备代差太狠,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