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众人兴致盎然地来到操场边。

只见体育老师正一丝不苟地演示着武术动作。

体育老师正演示着一个漂亮的回旋踢,动作干净利落,刚劲有力。

学生们则全神贯注地模仿着。

孩子们虽然动作还不够标准,但个个神情专注,跟着老师有模有样地练习着。

随着一招一式,操场上响起整齐洪亮的"嘿哈"声,气势如虹。

阳光照在他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汗水折射出晶莹的光芒。

大先生和首长们看到这一幕,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孩子们练习武术时展现出的专注神情、挺拔姿态和昂扬斗志。

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这些少年一招一式间流露出的自信与活力。

在这个积贫积弱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哈哈,你们学校的体育课真是别开生面啊!"

大先生乐呵呵地转身对林枫和首长说道。

"不教跑步打球,反倒教起武术来了?

不过看起来效果很不错嘛,孩子们都精神抖擞的!"

林枫立即接过话茬,语气坚定地说。

"大先生,首长,您们都知道,我们华夏民族近代以来积贫积弱太久。

被西洋人、东洋人蔑称为'东亚病夫'"

说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确实,在满清统治的二百多年里。

我们汉家儿郎备受压迫,体质每况愈下,再加上鸦片荼毒..."

他的声音渐渐提高:"所以我一直认为,强健体魄必须从娃娃抓起!

在学校开设武术课,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尚武精神!"

林枫指着操场上正在练习的孩子们。

"您看,这些少年练武时的精气神,不就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吗?"

大先生闻言微微颔首。

林枫见状继续说道:"大先生,您当年在师范学校时写的那篇《体育之研究》。

我可是反复研读过好几遍。

文章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说得实在太好了!"

听到林枫提起这篇少作。

大先生眼中顿时焕发出异样的神采,开怀笑道。

"哈哈,林枫同志,没想到你还读过我这篇旧文!"

他兴致勃勃地回忆道,"那时候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对强身健体格外着迷。

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洗冷水澡,这个习惯还是跟我的恩师杨先生学的呢!"

说起这段往事,大先生神采飞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学生时代。

林枫和首长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为领袖年轻时的朝气蓬勃点赞。

但看着眼前大先生消瘦的身影,林枫心中却涌起一阵酸楚。

自日寇侵华以来,大先生夙夜忧勤。

加上根据地条件艰苦,原本健硕的体魄已日渐消瘦。

林枫记得,大先生年轻时体格强健,能横渡湘江,登山如履平地。

可如今站在面前的身影。

虽然精神矍铄,但单薄的身形与往昔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这让他不禁想起大先生文中那句"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箴言。

为了革命事业,领袖竟将自己的身体熬成了这般模样。

其实不单是大先生,其他首长们也是消瘦的身影。

这让林枫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这些革命前辈们为了华夏民族的解放事业。

早已将个人健康置之度外,把全部心血都奉献给了革命。

这份崇高的精神,这份无私的奉献,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就在这时,操场上正在授课的体育老师注意到了远处的这群人。

他定睛一看,立即认出了林枫和首长。

记得上学期开学典礼时,他们曾来校视察。

老师激动得双手微微发抖,但他深知此时正在上课,不能贸然上前打招呼。

"同学们注意了!"体育老师突然提高嗓门,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

"你们看那边!咱们八路军的首长们,还有特战师的林师长。

他们正在观看我们的武术课!"

孩子们闻言,一个个小脸都涨得通红。

"来!跟我认真打好每一个招式!"老师挺直腰板,声音洪亮。

"让首长们看看我们的精气神!"

说罢,他猛地打出一记标准的右勾拳,大喝一声:"哈!"

这声呐喊仿佛要冲破云霄,在操场上久久回荡。

听到老师的激励,孩子们顿时精神抖擞。

先是齐刷刷地望向大先生和林枫所在的方向。

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随即跟着老师认真地演练起武术招式。

每个动作都虎虎生风,每声呐喊都清脆响亮:"哈!嘿!"

这充满朝气的声音在操场上空回荡。

他们也是在向革命前辈们展示新时代少年的风采。

大先生和首长们看得兴致盎然,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驻足观赏片刻后。

大先生示意众人继续参观,一行人便向教学楼方向走去。

刚走近教学楼,一阵悦耳的歌声便从某间教室飘出。

大先生眼前一亮,加快脚步来到教室窗外,饶有兴致地向里张望。

其他首长们也纷纷凑到窗前。

只见教室里学生们正专注地跟着音乐老师学唱歌曲。

林枫和首长、参谋长一听旋律就认出来了:"是《玉盘》!"

这首歌曲,如今已成为根据地广为传唱的经典。

教室里,孩子们正全神贯注地跟着音乐老师学唱。

这首《玉盘》在红山镇可算是家喻户晓的儿童赞歌。

虽然这个新班级里不少学生还是第一次学唱。

但稚嫩的歌声中已经能听出他们对这首歌的喜爱。

窗外,大先生和从后方来的首长们都被这动人的旋律吸引住了。

大先生侧耳倾听片刻,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转身对林枫和首长说道:"这首《玉盘》我在后方就听过!

记得你们红山镇举办军民联欢晚会时,不是安排了记者采访录制吗?

那些新闻报道和节目录音传到后方后,我可是反复听了好几遍"

他边说边轻轻打着拍子,脸上洋溢着赞赏的神情。

"这首歌的旋律实在太妙了!

说是儿童歌曲,却蕴含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说是赞歌,又带着童真的纯粹。

特别是那段鼓点,铿锵有力,让人听了就热血沸腾!"

林枫闻言会心一笑,解释道:"大先生。

这首《玉盘》的曲调其实是根据大明王朝《洪武正韵》中的音乐改编创作的。

这是我们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旋律。

是最能触动炎黄子孙心弦的音符"他的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所以我们听这鼓点和节奏,是特别能唤起我们龙国人的共鸣的。

虽然是以童谣形式呈现,但它的气势完全能作为一首庄严的赞歌。

上次我们阅兵式上演奏这首歌时,效果就特别好!"

大先生听得连连点头,赞叹道:"好啊!林枫同志,你真是多才多艺!"

他兴致勃勃地继续说道。

"我早就听说你在音乐创作方面很有造诣,谱写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特别是你对民族乐器的运用,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

我在后方可是经常能听到你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