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整治城南,抓泼皮

第890章整治城南,抓泼皮

“啊?”

兆明懵了。£?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

“去哪儿啊?出啥事了?”

“你辖下的事,问我们?”

杨靖没好气。

“别废话,赶紧换衣服!”

兆明不敢多问,赶紧换了便服,带着俩皂吏跟着上路。

马车到了城南,杨靖掀帘就下。

“走着瞧!”

一行人在巷子里转了没几步,就见几个年轻混混正拿棍子逼着个中年汉子掏钱。

兆明赶紧打圆场。

“呵呵,偶有几个小混混会……”

话没说完,再往前走几步,又撞见一伙人在威胁摊贩。

兆明的脸开始发白。

再转几个路口,这种事竟比比皆是。

杨靖冷笑一声。

“总算明白太孙殿下为啥发火了。”

兆明的脸已经青得像块冻豆腐。

梁焕盯着他。

“兆大人,这还叫‘偶有’?”

“五城兵马司就是这么管治安的?莫不是跟这些泼皮有勾结吧?”

这话像冰锥子,直扎人心窝。

“反了天了!”

朱元璋听朱小宝讲完城南的糟心事,气得吹胡子瞪眼的。

“必须好好拾掇拾掇这群混球!五城兵马司是吃干饭的吗?”

朱小宝眉头紧锁。!7!6\k+s′./n¨e?t\

“天子脚下都敢有黑恶势力横行,那别的地方呢?”

“官匪勾结这档子事,一旦官府手握权柄给恶人当了靠山,那看不见的角落里,还不知道烂成什么样!”

老爷子眸子沉了沉,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百姓是大明的根。

可底下的官员未必懂这个理。

自古以来,小民最是安分也最是好欺负,治理地方说到底是在管官。

官员要是拎得清,地方上能少多少麻烦?

可这歪风邪气,愣是从古到今没断过。

“这事儿必须往重里办!大明容不下土皇帝!”

朱小宝点头应下。

午饭后,他陪老爷子唠了几句,就回去处理公务了。

望着朱小宝匆匆离去的背影,老爷子叹口气。

“忙啊,真是忙坏了。”

自打朱小宝主事,虽说常抽空来看他,可心思多半扑在国事上。

老爷子何尝不想拉着孙子享享清福?

可不行啊!

他背着手慢慢踱着步,去找重孙们逗乐解闷,背影透着几分孤单。

朱小宝一回谨慎殿,就见三阁老在殿外候着。

“进来吧。”

他背着手往里走,阁老们赶紧跟上。

“臣等失职,请太孙殿下降罪!”

三人齐刷刷躬身。

朱小宝扫了他们一眼。$?狐?),恋.°文|1学[ o\?无;错e±¤内2÷容\°?

“都瞧出啥名堂了?”

阁老们叹着气。

“城南那地界,简直没法看。”

朱小宝“嗯”了一声。

“五城兵马司的人来了吗?叫他进来。”

片刻后,兆明抖得像筛糠似的进来了。

“臣五城兵马司兆明,叩见太孙殿下千岁!”

朱小宝脸无表情。

“兆大人起来吧,你给孤说道说道,这京城治安该怎么管?心里有谱没?要不要孤给你搭把手?”

兆明声音发颤。

“臣不敢!是臣管理不力,请太孙殿下责罚!”

朱小宝沉默片刻。

“给你一个月时间,年底前把这些破烂事全解决了,要是查出有官府的人包庇,往死里罚!”

“那些罪大恶极的地痞流氓,该抓的抓,该砍的砍!”

“你们是官,不是朝廷的驴,非要抽一鞭子才肯动?”

“五城兵马司管着京城治安,眼皮子底下这么多窟窿不补,天天在衙门里喝茶侃大山,合适吗?”

兆明脸涨得通红,连连磕头。

“臣知错!”

“滚吧。”

朱小宝挥挥手。

等人走了,他憋的火气总算找到了宣泄口。

对着内阁可不用客气,毕竟是他的直管部门。

“你们当这就完了?”

朱小宝黑着脸。

“国家养出这群蛀虫,你们三个难辞其咎!”

三阁老一哆嗦,赶紧躬身。

“臣等罪该万死!”

“少跟孤说这些没用的。”

朱小宝敲着桌子。

“说,咋办?”

杨靖分管刑部,躬身道。

“臣提议让各地按察使司联合都指挥使司,搞场专项整治。”

梁焕跟着说道。

“臣提议都察院下去巡查,盯着地方上的动静。”

朱小宝点头,看向詹徽。 詹徽赶紧补充。

“臣觉得该设个专门的举报机构,老百姓遇上仗势欺人的事能直接递状子,官府必须马上办!”

朱小宝却摇头。

“专门机构就免了,官僚机构够臃肿了,朝廷欠着的俸禄还没补全,再添衙门不是往财政窟窿里扔钱?这事以后归地方按察使司管。”

“是。”

朱小宝眼神凝重。

“这事别跟孤耍花腔,要往死里治,而且得当成未来几十年的国策来抓,听清了?”

“臣等遵旨!”

……

洪武二十八年年底前,这场整治风暴轰轰烈烈地刮了起来。

城南成了重灾区,五城兵马司的人天天在雪地里转悠,一批批泼皮无赖被捆着带走。

那些乱收费的恶霸、搅得摊位鸡犬不宁的混混,一个个被揪出来,狼狈得像落汤鸡。

城南百姓们扎堆议论。

“奇了怪了,官府咋突然动真格收拾这群祸害了?”

“管他为了啥,痛快就完了!”

“皇太孙掌事就是不一样,咱大明越来越有盼头了!比老皇爷那会儿还强!”

“可别瞎比!没有老皇爷打江山,哪有现在的安稳日子?”

“是是是!爷孙俩都顶呱呱!”

“快看快看,那边又抓了个!走,咱也去踹那狗东西两脚!”

一群年轻汉子和娘们呼啦啦冲过去,对着曾经欺负过自己的恶霸拳打脚踢。

官兵们假装没看见,老百姓出出气,总比憋着怨气强。

还有人拎着鸡蛋鱼肉往官兵手里塞,把这群兵爷们臊得脸通红,心里却甜滋滋的,一股自豪感直往上冒。

李家婆媳听着街坊的话,你看我我看你,眼睛瞪得溜圆。

前阵子泼皮在自家门前被揍得半死,后来又有家奴护着她们,这才多久,朝廷就动了这么大的阵仗。

先前那两位贵人是谁,几乎不用猜了。

婆媳俩眼眶发热,又骄傲又感动。

老婆婆拉着身边的小男孩,摸着他的头说。

“娃啊,长大了要给国家出力。”

“好!我要像爹爹一样当大英雄!”

“我也要!”

“爹爹快回来了吧!”

听着孩子们的话,婆媳俩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五城兵马司效率惊人,不到半个月,城南就换了个样。

百姓们赞不绝口,都念叨着朝廷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