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387:听证会上的初次交锋

付天星被正式批捕后的首次听证会,与其说是一个的过场,不如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前打响。

旁听席稀稀落落坐着几家嗅觉敏锐的媒体代表以及几位神情严肃,身份不明的观察员,他们都在期待这场听证会上会发生点什么。

尤其是这些媒体代表。

付天星的事情关系到京夏的付家和林家,这本身就是一个看点不说,还牵扯到了林星亦。

林星亦从前那可就是流量的代名词,他们就是在写新闻的时候,随便添上一笔,和林星亦的复出有关,都是妥妥的热搜爆款。

辩护席上,身着考究深色西装的克莱恩代表付天星出席。

作为付天星重金聘请的知名刑辩律师,他脸上的平静下蕴藏着老猎手般的警觉。

付天星并未出现在被告席,这是批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听证,而非正式庭审。

克莱恩很情况今天的目标,尝试撼动“故意杀人”的指控基调,至少争取到一个对当事人更有利的强制措施。

“审判长、审判员。”克莱恩的声音清晰、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打破了法庭的沉寂,“我方当事人付天星先生虽被指控涉嫌故意杀人,但本案存在极其复杂的背景和诱因,绝非表面呈现的简单暴力冲突。为澄清事实,揭示案件全貌,我方请求出示两份关键证据。”

法官微微颔首。书记员立刻操作设备,巨大的投影屏亮起。

画面是案发玉石交易市场入口处的一段监控录像。

像素不高,但关键动作清晰可见——

被害人陈昊面带愠色,正用力地推搡着付天星的前胸,付天星被推得明显后仰,踉跄了一步才站稳,脸上露出惊愕与试图辩解的神情。

录像在陈昊第二次推搡动作处定格。

克莱恩适时开口:“如各位所见,冲突爆发前,被害人陈昊先生对我当事人付天星存在主动的,激烈的肢体挑衅。这绝非一次平等的交易纠纷,而是单方面的攻击性行为。”

旁听席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交头接耳。媒体的镜头立刻对准了屏幕上的关键一幕。

紧接着,克莱恩助手将几张放大的照片依次呈递法官席、检察席,并投影展示。

照片里,陈昊与几个眼神闪烁,气质流里流气的男子在酒吧,棋牌室等场所勾肩搭背,笑容暧昧。

“经我方初步调查……”克莱恩语气凝重地指出,“照片中与陈昊关系密切的这几人,均是在玉石交易市场周边游荡、有诈骗前科的‘托儿’。”

“他们惯用手段就是设局诱骗、强买强卖。我们有理由相信,案发当日,陈昊正是伙同此类人员,精心设计了一场针对我当事人的交易骗局。付天星先生正是在识破骗局、拒绝不合理交易后,遭到了陈昊及其同伙的言语侮辱和激烈肢体冲突。”

铺垫至此,克莱恩抛出了他的真实目的,“因此,我方初步认为,本案存在三个不可忽视的要点:其一,被害人有严重过错,其行为是引发本案冲突的直接导火索。”

“其二,案件存在复杂诱因,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带有预谋性质的欺诈与暴力威胁下的反抗。”

“其三,被告人付天星在被激怒、且在面临现实人身威胁的情况下,其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防卫情节。恳请合议庭充分考虑本案的特殊背景和被告人的处境,对其采取更为缓和、人道的强制措施。”

克莱恩的发言逻辑缜密,意图将付天星从过激杀人的形象塑造改变成被欺辱后自报反抗,却意外失手。

他自信满满地坐下,目光扫过控方席位,等待着对方的反应。

然而,他预想中的试探性回应并未出现,控方检察官显然已经收到了举报信息。

主控检察官是一位年约四十、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男子,姓方。方检察官并未急于反驳,而是不紧不慢地整理了一下面前的卷宗,然后站起身。

他没有看屏幕,目光直接锁定了克莱恩。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辩护人。”

方检察官的语调带着一种穿透力,“感谢你方提供了这些……引人遐想的材料。但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而非其煽动性。”

“辩护人提供的所谓被害人过往行为,与本案有无直接关联?能否证明本次交易存在欺骗?欺骗是否直接导致冲突?”

“即使被害人过往有其他不当行为,这是否构成本案被告人实施暴力行为的正当理由或可减轻罪责的理由?法律是否允许因为一个人有污点,就可以被随意剥夺生命?”

“辩护人提及被挑衅的模糊证词,其来源是否合法?能否当庭接受质证?是否经过刻意剪辑或诱导?”

问题如连珠炮般砸来,精准地指向了克莱恩策略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果关系的强行嫁接。

旁听席瞬间更加安静,连记录的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都听得一清二楚。

方检察官措辞犀利,直接指出辩护方在转移视线,试图模糊本案的核心事实。

“辩护人方才的种种论述,恕我直言,其核心在于转移视线,模糊焦点。”

“无论被害人过往如何,无论交易过程是否存在瑕疵,都无法改变本案最核心、最确凿无疑的事实。被告人付天星,在清醒状态下,主动选择并使用了现场一块极其沉重的翡翠原石,作为凶器,以足以致命的巨大力量,连续猛砸被害人陈昊的头部要害部位,直至其当场死亡!”

付天星故意用沉重原石猛砸被害人头部致死这一确凿无疑的行为。他明确表示,本案证据确凿,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应依法严惩,不存在变更强制措施的理由。

克莱恩表面维持着镇定,但内心已掀起惊涛骇浪。

他迅速组织语言进行反驳,强调被害人的挑衅对被告人心理状态的重大影响,质疑控方过于简化案件背景,并再次请求法庭关注强制措施的必要性与比例原则。

他凭借多年的法庭经验和娴熟的辩论技巧努力周旋,试图扳回些许局面。

但控方突然表现出的强硬立场和对证据链的严苛态度,印证了莫莉安预警的正确性。

叶桉的举报开始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