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袁术称帝

建安三年,暮春时节。¢咸`鱼/看¨书-罔? ·首+发_

淮南的天气异常闷热。

自去岁起便少有雨水,田亩龟裂,禾苗枯槁,但袁术府邸中的奇花异草却因日日以泉水浇灌而愈发葱茏。

那些从各地搜罗来的名贵花木,在精心栽培下绽放出妖异的美,仿佛不知人间饥馑。

府内工匠己忙碌数月,将原本就极尽奢靡的将军府改建得愈发富丽堂皇。

金箔贴柱,玉片镶墙,连廊下的地砖都重新铺就以象牙与玳瑁镶嵌的图案。

袁术常踱步于这些华美建筑之间,手指轻轻拂过雕琢精细的栏杆,眼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芒。

“主公,谶纬己现,天命在兹啊!!”

杨弘不知道第几次跪在袁术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代汉者当涂高’,此谶自光武时便流传于世。主公表字公路,路者,涂也。且袁氏出自舜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

“玉玺何在?”袁术突然发问,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从连忙捧上一个紫檀木匣。

袁术亲手打开,取出那方无价之宝——传国玉玺。他在手中仔细把玩着这块美玉,指尖摩挲着上面镌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

玉玺一角曾因王莽篡汉时被孝元皇后掷地而损,后以黄金补之,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

孙策抵押玉玺借兵时那不甘的眼神在袁术脑中一闪而过,但他随即笑了。

那个年轻的猛虎如今在江东搏杀,而这象征天命的神器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这就是命运,袁术想,有些人注定为王,有些人只能为将。

“通告各方,明日卯时,举行登基大典。”

...................

次日黎明前,淮南城内己戒备森严。

士兵们沿主要街道站立,每隔十步便有一人,手持长戟,面无表情。

百姓被禁止出门,只能透过窗缝偷偷窥视这场突如其来的盛典。

皇宫,实为扩建后的袁术府邸内,灯火通明如白昼。

工匠们连夜最后修整着每一处细节:调整蟠龙柱的角度,擦拭金漆大门,检查御座稳固与否。

宫人们捧着各式礼器穿梭于廊庑之间,脚步匆忙却不敢发出声响。

袁术一夜未眠。

他在特制的香汤中沐浴更衣,由八名侍女服侍穿上精心缝制的衮服。

十二章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每一针都蕴含着天命所归的象征意义。_鑫_丸/本¢神,栈+ -首*发`

冕冠上的玉珠串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远古的祭祀乐音。

他的衮服为金黄色。

汉为火德,天子龙袍一般为赤红。

而袁术为应“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定自己王朝为土德,应火生土之意,因此穿黄色龙袍。

“主公,不,陛下......”主簿李业趋步入内,跪拜在地,“吉时将至,百官己在德阳殿等候。”

袁术微微颔首,最后看了一眼铜镜中的自己。

镜中人面容肃穆,衮服辉煌,俨然一副帝王气象。

多年的梦想终于要在今日成为现实,他感到胸腔中有一股热流在奔涌,几乎要冲破那华美的衣冠。

卯时正,钟鼓齐鸣。

登基大典在新建的“德阳殿”举行。虽然名之为殿,实则规模不过相当于一个中等郡府的厅堂,只是被极力装饰得富丽堂皇。

金漆的蟠龙柱支撑着绘有五彩祥云的藻井,地面铺着从蜀地紧急运来的锦毯,西周悬挂着绣有各种瑞兽的帷幔。

袁术在礼官的高声唱喏中缓步走入大殿。

衮服沉重,但他每一步都踏得稳如泰山。

冕旒前的玉串轻轻晃动,使他的面容在珠玉间隙中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神秘与威严。

“跪——”礼官拖长了声音喊道。

殿内众人齐刷刷跪下,屈膝行礼。

袁术的目光扫过全场,看到那些低头的身影,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这就是权力巅峰的滋味,令人沉醉如饮醇酒。

典礼依古制进行,每一项仪式都极力模仿汉室正统。读祝文、祭天地、受玺绶……

每一步都繁琐至极,但袁术没有丝毫厌烦。

他沉浸在每一个动作中,仿佛自己真的成了承天受命的圣主。

当礼官终于唱到“升御座”时,袁术缓缓走向那高高在上的龙椅。

这把椅子以紫檀木为基,镶嵌金银玉石,椅背雕着一条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龙眼以红宝石镶嵌,在烛光下如活物般炯炯有神。

袁术的嘴角微微掀起了一丝弧度。

他手指轻轻摩挲着传郭玉玺,尽力抚平心中的情绪。

他记得半年前得到这方玉玺时的情景——那是孙策为借兵而献上的"抵押"。当他的手指第一次触碰到那温润的玉质,看到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贯穿全身。

"主公,此事万万不可!"主簿阎象的声音突然在袁术耳边回响,那是三个月前前廷议时的场景。

阎象须发皆白,跪在地上连连叩首:"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累世公卿,但不及周室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此时称帝,必为众矢之的啊!"

袁术记得自己当时如何勃然大怒,将案几上的竹简扫落一地:"荒谬!谶纬有云'代汉者当涂高',我字公路,正应其兆。今又得传国玉玺,此非天命为何?"

"主公!"阎象老泪纵横,"那孙策献玺,分明是借刀杀人之计啊!"

"住口!"袁术一脚踢翻案几,"老匹夫,再敢妄言,诛你九族!"

回忆被山呼万岁之声打断。

当袁术稳稳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

他目光扫过殿下,看到众人神态。

张勋、桥蕤、纪灵等人穿着崭新的朝服,神情各异。

有人面露喜色,期待从新朝中获取更多利益;有人眉头紧锁,显然对袁术的僭越之举心存忧虑。

“众卿平身。”袁术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充满威严,“朕承天命,继汉祚,立国仲家,建元仲兴。自当上合天心,下顺民意,匡扶社稷,再造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