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八零极品小姑子(31)

过完元宵徐茵背着一书包做好的衣服返校。

学校师生基本都知道她期末考的成绩了甭管之前认不认识反正现在认识了看见她都笑眯眯的。

个性开朗的同学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熟悉的还会上前问她怎么复习才能迅速提高理科成绩。

徐茵心累最后被校长、老师怂恿到台上讲一波心得体会。

可她能有什么心得体会?

说她考满分的三门是她穿书以前就擅长的。要不大家都去穿个书试试?

咳这话能想不能说。

最后给了个万金油心得:刷题。

理科嘛刷题是最容易提分的。

当然得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刷题刷的题型多了不就都掌握了嘛。

于是六中掀起了一股刷题风。

老师们挖空心思出题学生们全力以赴刷题。

一开始就理科那几门后来发展到了语外史政……

油印室忙得热火朝天。

班级和班级之间本来因为竞争关系带点小敌意如今结成了盟友。

因为彼此的任课老师或有不同出的卷子不一样为了节省时间就交换互刷。

学务处还搞了个年级刷题积分榜看谁刷的题多正确率高期中、期末给奖励。

徐茵:“……”

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但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可能是因为这年头教辅材料少刷题不像后世那么疯狂。

难得刷一下效果可不就显现出来了么。

恰好又赶在高考前刷完题正好来一波模拟考检验其效果。

几次模考下来六中的平均分往上拔了一截又一截喜得校长、老师天天跟过年似的开心完继续找题出题刻写、复写……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们痛并快乐着。

毕竟题也不是那么好刷的得投入大量的时间累还用说嘛。

但只要成绩有进步累点又算得了什么。

徐茵本来也在刷题队伍里早也刷、晚也刷天天刷刷刷更健康。

直到三月中旬华大的保送通知下来了。

安教授真的给她申请到了一个保送名额虽说专业是指定的——华大物理系。

徐茵:“……”

这似乎验证了系统发布的任务、给予的奖励确实和当世的身份相关。

上一世做农女系统发布了一系列种田任务解锁了相关技能和奖励最后偏安一隅当上了地主、庄园主、作坊老板。

这一世通过骑行任务解锁的奖励让她有幸成为了一名华大物理系的学生……

在老师们眼里这简直是求也求不来的好运气。

他们并不晓得她帮安教授解决了一个难题以为是杨老师去老徐家报喜的时候安教授正好在见她数学、物理两门都是满分见才心喜就去替她申请了保送。

事后校长还问过徐茵是不是早就认识安教授了徐茵摇摇头只说安教授是她堂哥夜校老师的老师。

于是大家都觉得她走了大运。

其他同学还在教室里默背、刷题、备战高考徐茵包袱皮一卷、书包一背回家坐等九月份开学。

其他同学还在教室里默背、刷题、备战高考徐茵包袱皮一卷、书包一背回家坐等九月份开学。

她这个保送属于特招保送。

也只有现在——高考恢复没几年才有的待遇:一切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因此只要有特殊贡献不需要考试到时间直接去华大报到即可。

徐母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非要办几桌席面热闹热闹次日天没亮就拉着老头子到肉联厂外头的市场排队。

今年开春后猪肉市场终于放开不再需要肉票了因此买的人也多。

徐母凌晨四点半到市场抢了五斤猪板油、五斤上好五花肉回来办了三桌。

请的都是平时有往来的亲戚邻舍也顺便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囤蓄营养。

春耕种的是水稻养了一个冬天的稻田得先翻地。

这一次大伙儿毫不犹豫地请徐茵来开村里的拖拉机出面的依然是老支书。

“建军在读夜校另外几个后生开的没你熟练速度上更加不如你。所以大伙儿托我来问问你要是有时间帮各家犁个地怎么样?你家不用抓阄排在第一个犁早点犁完早点插秧。”

“行。”

徐茵一口答应了下来。

她本来就想毛遂自荐给村里开拖拉机犁地。

自去年秋收以后一直没机会摸拖拉机驾驶技能始终停留在中级还没解锁高级。

争取春耕以后能一举拿下高级奖励。

徐建军跟夜校请了两节农忙假结果回来发现他的活已经有人替他干了而且干得既快又好。

“……”

谁他妈抢他饭碗

可恶

憋屈

直到发现拖拉机里坐着的是徐茵那股憋屈劲立马消散。

连他老师都琢磨不出的电动自行车这小妮子三两下就给组装出来了还保送了华大就……特别服气。

“茵茵你是怎么开的?这么快就犁完一亩地深度也够深。”

等徐茵又犁完一亩徐建军拎着一壶水屁颠屁颠地跑过去递水又递烟……哦她是女孩子不抽烟立即换成一把水果糖。

徐茵摘下草帽当扇子扇着:“你留着自己吃吧我喝点水就行。”

“嫌这糖不够好吃是不是?下回我给你带大白兔。”徐建军摸了摸裤兜没摸到别的糖倒是摸出一封信来。

“哦差点忘了志年哥寄来的信。”他把信递给徐茵“在村口碰到邮递员他还要跑两个村子我就帮忙捎来了。”

“谢谢”

她哥在信里说随军申请已经批下来了房子也分到了只是马上要出个任务任务结束就来接老婆、孩子。

徐茵一目十行看完满意地收起信。

剧情这下算是彻底转折了吧?

嫂子顺利生下小侄子母子平安还马上要去随军了。

这以后一家四口在桐城生活想来不会和原书女主产生交集了。

挺好

心情一好犁起地来就更快了。

一下午犁完原计划大半天的地。

而这么多地换做其他人来犁兴许得天才完得成。

这下村里人是彻底信服了看到徐茵谁不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