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梁祝1
第162章 梁祝1
“由此可见,但凡历史名曲,其背后都有特定的创作环境,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是属于可遇而不可求!
“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才流传下来那么几首,我们当代人何必悲观呢?”
“或许有人会问,曲子咱们不说了,那词呢,经典的宋词数不胜数,可现在的歌曲那词能和古代比吗?”
“是不能比,包括我自己的几首歌,也没法和宋词比,可时代不同,我们服务的对象也不同了!”
“宋词服务的对象是像杜牧那样的,流连于青楼的文人雅士,可我的歌曲是服务普通大众的,普通大众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大诗人杜牧的欣赏能力!反而是我这样的歌曲,能做到雅俗共赏,被更多人接受!”
那么,此时是不是应该给我更多的掌声鼓励?
现场后知后觉的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都不吝啬掌声,只是没想到程立国会用这种方式说出来!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我们要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不仅仅是工作,也不要厚古薄今,什么古人优秀,现代人不行,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只是环境不同了。”
“从我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喜欢音乐了,我们再去研究它,像我们一样,能把兴趣爱好变成工作,是最好的状态!”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也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无论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只要他们的作品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我们就要主动去学习,避免流于表面落入凡尘!”
“我们现在提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那么这个陈和故是什么?古代的清词丽句就是陈和故,如何出新?借鉴他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新!”
“以上的观点就是我关于我国音乐的态度见解,希望能得到在场大师们的指点!”
会场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都以为程立国演讲结束了。
可程立国话锋一转:“现代音乐受到西方音乐影响较大,我们都逐渐抛弃了祖先流传下来的乐器,钢琴,吉他大行其道。我本人也会西方乐器,但我并没有抛弃民族乐器!”
“古代说:琴瑟和鸣,但现代人却是钢琴与架子鼓交相辉映!取长补短不意味着抛弃和忘却。”
“有人说我们的音乐不行,不如人家西方音乐。我要说的是:那不是我们的音乐不行,那是你自己不行!你了解我国音乐吗?你深入学习过古典音乐吗?伱就轻易下结论,典型的无知者无畏!
“我们国家是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
“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经受着洪水肆虐,我们的祖先在大江大河下游开启文明!”
“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赏着精美的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的思考,诞生了一批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其主张早已深入民族灵魂的思想家们!”
“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在华夏民族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形成了汉族!”
“一千年前,我们比不可一世的阿拉伯人更加的富足昌盛,文化科技达到新的巅峰。经济总量更是占据世界多半!”
“近代经过两百年的沉沦,现在我们又重新站起来了,和世界最强对手竞争!”
“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最强者的牌桌上打着麻将,而我们的对手,换了一轮又一轮,但我们一直坚挺,从未倒下。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
“生为当下人,我们有什么借口说自己的民族音乐不行?不行的是你自己,我们的祖先比我们厉害多了!”
“推陈出新,祖先把陈给我们提供了,可我们的新又在哪里?我们需要的是奋起直追,不是证明自己有多厉害,而是要把我们曾经失去的东西,再亲手拿回来!”
程立国再次向大家鞠躬,并且说道:“感谢大家的聆听,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谨以此言与诸君共勉!”
礼堂里热烈的掌声经久不衰!
几分钟过后,主持人上台。
“感谢程立国老师精彩演讲,其慷慨激昂的宣言,振臂一呼的呐喊,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深受感染,时间关系,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记者答问!”
看到记者们举手踊跃,主持人随机点名!“先请南方周报的记者提问!”
“程立国老师你好,我是南方周报的驻京记者,方语清!其实刚才你上台时,我对你是有轻视的,我不认为你一个年轻人,能在大师云集的地方,讲出什么亮点,可听了你的演讲,我收回我不正确的看法!”
“听了你的演讲,我本人大受感动,我想问,你本人这么推崇古典音乐,是不是对古典音乐有着独特的爱好?”
“爱好谈不上,我喜欢音乐是真的,而我们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宝库,我们比其他民族更加幸运,我们有学习的资源,别人只能闭门造车了!”
主持人:“接下来请羊城晚报的记者提问!”
“程立国老师你好,你提倡推陈出新,你刚才也说了,你没有抛弃传统乐器,我本人在此,希望你能给我们做个示范,不知方便与否?”
程立国听对方这么说,心下大骇,这还真的让自己做现场教学了,可自己没把控住,牛都吹出去了,还能收回来吗?自己业余的水平就业余吧,这不是退缩得时候!彻底豁出去了!
“羊城晚报记者你好,能说说具体是哪方面吗?”
“这个看立国老师你的自由了,比如古典乐器,或者现场常做填词都可以!”
“现场填词,这个要求有点高,需要灵感,我还是选择古典乐器吧!”
程立国回头看了看身边的主持人,问道:“现场准备古典乐器了吗?”
“有的,立国老师,不知你需要哪种?”
“那就古筝吧!”
现场众位大师们也来了兴致,这个羊城晚报的记者很有眼色,你程立国不是吹牛吹的厉害?那就手底下见真章吧!他们也想看看程立国成色如何,要知道,他们这些人对乐器,可以说没有不精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