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到达桂林

第307章 到达桂林

“既然这样,那等两个女儿长大了送她们去上艺术学校,这样毕业了让她小姨夫出面也方便点。”打铁还得本身硬的道理秦淮茹还是懂得。

且说程立国两口子和电影厂一大群人坐火车,几经周转终于来到了桂林。刚开始秦京茹还比较激动,看什么都新奇,可后来累的倒在程立国怀里不肯起来。

程立国:说好的让你来照顾我,现在怎么反过来了?

第一天大家现在gl市里找了个招待所休息。电影的拍摄场地还没选好,具体的根据地还要和当地居民协商,这些都要周副厂长去安排,但拍摄场地还要程立国去把关,谁让他是艺术家。

“立国,咱们出去逛逛吧,等拍电影了就没时间了。”在火车上秦京茹还一副疲劳的样子,可刚到招待所,马上就生龙活虎了。为了满足媳妇的爱好,程立国只能继续辛苦了。和周副厂长打了个招呼,两人就去市区了。

这年代买什么吃什么都要票,幸好程立国准备的多,才满足了秦京茹的口腹之欲。

“立国,你快看,那边有条河,河上好像有船,要不咱们去坐船吧。”秦京茹像一只欢喜的小鸟,叽叽喳喳。

“媳妇,你看清楚,那是竹筏,不是船。”秦京茹是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说没见过船有点夸张,但确实分不清船和竹筏,在她看来,凡是水上漂着的都是船。

“那我们去坐一次竹筏好不好,我长这么大还没坐过船。”要是以往,秦京茹不会咨询程立国的意见,兴冲冲的就上去了,可她怕水,程立国不去她不敢去。

“京茹,桂林水多,竹筏不少,等到了离江我们再去坐竹筏好不好?到时候我们租一条船,我带着伱。”程立国实在是对市里边这种护城河里的竹筏没有兴趣。还不知道人家那竹筏会不会带自己玩呢。

“不嘛,不嘛,我就要坐。”秦京茹光天化日之下开始撒娇,拉着程立国的胳膊晃悠个不停。最终屈服的肯定是程立国。

“大叔你好,你这竹筏是干什么用的?”程立国两人来到了河边询问船主。

“年轻人,你们是干什么的?”大叔有点戒备的回道。

“我们是四九城人,来这边出差,你这船是自己用的吗?”

“四九城人啊,那是大地方来的人,老头子我这船是我自己用的,我这赶集就这条船。”这老大爷年龄其实不大,也就五十多岁,可能是常年的劳作,显得格外苍老。桂林这地方水多,赶集上街大多都是竹筏或者小船。

“这样啊,那挺好的。竹筏拉的东西也多。”程立国看这位大叔竹筏上放着各种生活物资。

“我这就是个竹筏,勉强能用,人家船才拉的多。”大叔说着心有戚戚。

“大叔,你看这样行不,我和媳妇两人第一次来咱们这边,想坐一次竹筏,你用你的竹筏带我们沿着护城河走一个来回,我给你钱怎么样?”

“年轻人,你们能来我这边,老头子我就带你们转转就行了,反正也就半个小时的事。”

老头子很豁达,一副你能来就是我们的荣幸,可程立国两口子怎么能让人家白出力?程立国还没说话,秦京茹就展示了自己强势的一面。

“大叔啊,我们能从四九城来这边,那肯定是不差钱的人,你就别和我们客气了,你要是不收钱,我们就不坐你的竹筏了。”

秦京茹边说,眼睛咕噜噜的转动,看的看人心里一动一动的。只是老人没想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他在电影里看到了这两个人。特别是秦京茹这个女二号,给他很深的印象。

“那行吧,既然你们愿意坐,老头子我就带你们走一圈。”老头子没有提船费的事,在他看来,遇到这么一对登对的男女,带着转一圈也没什么。

于是程立国两口子就开始了桂林护城河之旅。

“大叔,你家是做什么的?”秦京茹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和大叔聊天。刚上船,秦京茹都站不稳,好在护城河没有风波,竹筏很平稳,真要是大江大河,秦京茹肯定后悔坐船。

“老头子我家里两个孩子,都在厂里上班,就老头子我和老伴两人在家里带孙子。”

“那大叔你有福啊,子孙满堂啊!”秦京茹回了大叔一句。

“也就这样吧,我这一辈子什么没见过?我小时候北洋军阀,军阀没有了,鬼子又来了,也就这十来年过了一段安生日子。”大叔说起了过往的事还是感叹连连。他自己的兄弟都没等到解放来临。

“大叔,你们这边唱山歌的人多吗?”程立国兴致来了问了一句。

“山歌?你说的是乡下的民歌吧,有是有,只是现在不多了,也就下边公社的人干活的时候能唱几句。小伙子,你问这干嘛?你是来做什么的?”

这年代不存在旅游,能来的人都是有公务,所以老人家多问了一句。

“大叔,我和我老公是来拍电影的,可能过段时间你就能看到了。”

“电影?你们拍的是什么电影?我在我儿子的厂里看到过几次电影,现在我家孙子都还念叨呢。你们要是拍了电影,老头子我自己买票也要去看看。”

“我们拍的电影名字叫刘三姐!”程立国没说话,看着自己媳妇发挥交际花的作用。

“啥,刘三姐。祖宗保佑啊,刘三姐终于要被拍电影了。”老人家说完,放下了竹竿,跪在竹筏上,对着上天磕了一个头。

程立国两口子懵逼了,这是干嘛?是在感谢自己还是?

“大叔,你快起来,我们两人就是个普通演员,不值当你行大礼。”秦京茹手疾眼快的去拉老人家。

“姑娘,你误会了。你们能拍电影老头子我这感谢你,我磕头是给刘三姐磕的。你们不知道,刘三姐是我们这的一个英雄人物,我们的祖祖辈辈都记得刘三姐。”

老人家语气很诚恳,就和信教的信徒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