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劲爆消息

不过在程立国看来很正常了,有刘海中和闫书斋的支持,曹家反对不了,否则一个帽子扣上了,够老曹喝一壶的!

刘海中之所以同意,还不是自己家儿子娶了农村姑娘,刚开始刘海中被程立国忽悠了,也就同意了。后来农村姑娘勤劳能干,倒也让他没有那么排斥了。

但是能多拉几个人下水,他自然没有意见的。

至于闫书斋?他前两个儿子都已经娶了城里姑娘了,再加上现在过的好了,也有消息渠道,多少听到了一点风声!闫书斋还是很敏感的,小儿子娶了农村姑娘,刚好满足了他的内心要求。

和农村姑娘结婚,也就是和农民打成一片,这对自己家有好处,否则小楼住着不放心。

大院里就他家条件最好,三个儿子都有工作,大儿子还是双职工,叶子秋也生了个女儿,他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

可树大招风啊,大院里都在娶农村姑娘,这里边代表着什么,难道他不知道?人易中海还收养孤儿呢!

本来他就打算有机会找程立国傻柱给他小儿子介绍一个农村姑娘,可还没有行动,自己儿子出去一趟就回来说这事成了!

细心的闫书斋一打听,才知道是刘光天在里边撺掇,不过这正合他的意,有人给自己跑腿,难道不好吗?这事不过是刘海中想拖大家下水,但他就想去水里呢!

“那接下来怎么了?曹卫国怎么也被忽悠了?”

秦京茹对曹卫国这个透明人还是很好奇的,几年前还小,不怎么说话,和自己男人一个模样,难道这种人都喜欢农村姑娘?

“后来闫解旷把这件事告诉了曹卫国,这不,曹卫国上班了也有自行车,将来接亲或许能用得上,就给说了。没想到曹卫国也来了兴趣,刚好闫解旷和刘光天去刘大山家相亲,还看到了妹妹刘凤英。就把刘凤英推荐给了曹卫国!”

秦淮茹一口气把事情原委说了,秦京茹是在听故事,程立国想了想,可能和大院里的形势有关。

都住小楼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娶城里的姑娘,但许大茂,刘光天都娶了农村姑娘,他们也在猜测这几家人的深意。当然,还有傻柱马华和程立国这几家也是,风气形成了,大家都会脑补了!

其实啊,闫解旷和曹卫国本来想着等毕业了找个好工作,娶白富美呢。可现在工作不好找,就是回收站的工作都是家里找关系花钱了。

所以,富应该是不用想了,但白和美还是可以期待的,这不,就盯上了秦家村?恰好刘光天做好人好事了,也不能让知心大哥寒心不是?

秦淮茹在程立国家一吐为快,又得到了自己喜欢的零食还有妹妹的接济,满意的回去了。

周末这天,周霞带着刘大山家两姐妹来四合院了,刘光天两口子兵分两路,刘光天带着刘凤霞来到了闫家相亲,其实闫解旷去过女方家了,亲事都定下了。

但小女儿又来了这么一出,索性就让两个女儿都来城里,也算是来男方家里看看。

闫解放和叶子秋已经带着女儿搬去了后院二楼了,正房二楼就住着闫解旷和妹妹两人,妹妹将来要出嫁的,也就是这一层都是闫解旷的。这住房条件,要多满意就有多满意,看来姐夫刘光天没有说假话啊!

闫家人知道事情已经成了,现在就等着看好日子结婚,这次就当是提前招待儿媳妇了。至于刘凤霞的长相?闫家人以前没有担心过,自己儿子又不是娶不到媳妇,有必要去农村娶个长得丑的?

在门口看到这姐妹两的面容,闫书斋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且说曹家,今天曹卫国也是中山装,黑皮鞋,这行头是和程立国学的。曹家父母本来不喜欢农村姑娘的,自己就一个儿子,肯定要挑条件最好的。

不过被几个大爷批评了后,反思过自己,媳妇又说农村姑娘好生养,这才让老曹好受一点。今天看到了刘凤英,这姑娘还行,取回来也不丢人!

因此,在周霞的撮合下,相亲倒也顺利。吃完午饭,三家人达成协议,等着曹家和闫家上门提亲,流程还是要走的。

刘光天两口子送两姐妹去了车站,让他们回秦家村等就行了,后边的事有他们两口子安排!

回到家,刘光天就激动的说:“媳妇,怎么样了,我把你这两姐妹给安排好了吧?”

刘光天很得意,在媳妇面前雄起了一回,天天晚上被压制,他也不服气啊!

“不错,这次表现的很好,不过晚上可不能奖励你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没过安全期呢!”

是的,周霞也成功怀孕了,就是看到农村姑娘能生,曹家父母才松口的,否则三个大爷也不好使!

还破坏工农友谊?我娶媳妇还不能自己做主了?老曹也是有见识的人,不会轻易被忽悠住了。

两家人也是行动派,晚上就来刘光天家商量了,决定周一就请假去秦家村提亲,这让刘光天有点为难,自己明天还要上班呢,只听说过结婚请假的,还没听过媒人也要请假?

不过想着自己好不容易男人一回,媳妇用别的方式让他舒服了,还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周一一早,三个男人就去单位请假了。回来带上媳妇,四人一起去了秦家村。

刘家人这两天就在家里等着女婿上门提亲,村里人也都知道了这件事,这可是轰动全村的大事啊,一次出嫁两个女儿,村里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也就解放前,活不下去得人家有过一次卖出去两个女儿的事情!

一行四人,在村里闲散人员的注视下,来到了刘家,有周霞做介绍人,再加上人多,也没有尴尬。

刘父刘母很开心,自己家三个孩子,前两个是女儿,没少受人白眼。现在好了,两个女儿都嫁到城里好人家了,看谁不羡慕自己?

不说自己女儿去城里看过了,就是没去,大院里的情况,自己一打听也能知道,村里嫁到大院里的姑娘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