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良人说书
“立国,我来之前已经联系西南分公司了,让他们立马去见这位作者确定签约事宜,顺便确定下他的后续创作计划!”
“对的,最好了解下他的家庭情况,有没有可能来四九城定居,如果不能,西南分公司那边要安排专门的编辑负责他!”
“这是你们报纸改名以来,第一个好苗子,我们多用点心,以后优秀作者多了,才是你们收割市场的时候,单份报纸卖不上价钱,如果出成期刊,那就不一样了!”
程立国交代着梁静宁,梁静宁用笔记本记录了下来!
梁平把稿子寄出去之后,就在家里忐忑的等待,人还在医院,也不放弃继续创作!
“老公,你等出院了再写不行吗?”
谢小樱对老公的这本小说希望不大,自己老公上学时就是一个文青,不满足他的愿望,他会遗憾的!
“小樱,你说我的这本宋朝小书生能不能通过,如果发表了,也不枉费我这么多年的付出!”
“我不骗你老婆,我感觉京华小说报这种风格特别适合我,你也知道,我的文笔欠缺,但故事性强!”
“特别我还是历史专业毕业的,写历史文是我的特长!”
就在这时,病房来了个不速之客!
“你们好,请问是良人说书先生吗?”
这个称呼很怪异,但报社不知道作者具体名字,只能如此称呼了!
“你好,良人说书确实是我的笔名,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梁平很惊喜,毕竟能找到他这里来,肯定是报社的人啊,说明自己小说有反馈了!
“你好,我是京华小说报西南分公司的作者经纪人,我叫李思平,总部派我来和你商谈你的作品宋朝小书生的签约事宜,以及后续的作品安排!”
说着李思平把自己的工作者递给了梁平老婆谢小樱!
谢小樱没看,递给了老公,梁平看了一眼就还给了李思平,这一刻他太激动了,顾不上其他!
李经理你好,欢迎你的到来,只不过我这个场合不来方便,让你见笑了!
“大作家啊,你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方便谈签约吗?”
“方便,方便,我这就安排出院,老婆,你给我办理出院手续!”
谢小樱和李思平劝了一会,但梁平这会太激动了,怎么说都要马上回家!
梁平的家离成都府不远,李思平是开车来的!
带着梁平两口子来到了一栋老式筒子楼!
在路上,李思平也知道良人说书的真名叫梁平!
回到家,梁平就拿了一沓稿纸给李思平。
“梁先生,谢女士,咱们现在谈谈签约事宜,总部那边审核部门已经决定连载你的小说,目前有两种签约模式!”
“第一种是买断,这种模式的好处是签约之后旱涝保收!”
“第二种是分成模式,报纸发行量越大,你的收入越高!但坏处就是,如果读者反馈不好,报社有权利下架你的小说,下架之后你就没有收入了!”
这时代的合同,都是霸王条款!
“李经理,我想问一下,买断是什么价格?”
谢小樱太想改善家里生活条件了,自己上班赚的钱生活都很艰难!
“梁先生,谢女士,是我没说清楚,我给争取的是千字一百块钱,这是按照字数核算价格的!”
“我选择买断吧,第一部作品,我心里也没有底!”
梁平的做法,让老婆看了心里不得劲,你就不能谈谈价格,谈谈条件?
不过想到老公太想出头了,也就没说什么!
“梁先生,我今天来还要确定下你的创作能力,当然,不是质疑你,我是想了解你的创作速度,这样总部给你制定发表计划!”
“李经理,我每天至少能写作一万字,你们看着安排就行,有事情我会提前找你的!”
“行,以后我就是你的专属经纪人,你的作品西南分公司这边会安排专门的编辑负责,我把电话留给你!”
签订买断合同后,李思平递给了梁平一张支票!
梁先生,这是你的第一批稿费,二十万字两万块钱,后续的稿费按月结算,你去成府领取或者我给你送过来都行!
梁平接过支票,手都在颤抖,谁能理解他的心路历程,这几年受了太多的白眼,连岳父家里都看不起他了!
走之前,李思平告诫梁平,自己的真名最好还是不要轻易暴露,一方面是配合公司的宣传,另一方面是前期舆论压力!
梁平自然明白,他用笔名不就是为何这点?
李思平走后,梁平两口子关起门来,在六十平米的小居室内开始发表感言了!
“老婆,我成功了,结婚时我就说过,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现在我终于做到了,以后你和女儿就等着过好日子吧!”
“是啊老公,我相信你,我在商场上班,一个月才两百多块钱,你这一个月的稿费都快顶我十年的工资了,还是作家赚钱快!”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说你什么,我娘家那边对你有意见,但我一直相信你有成功的一天,这不,咱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老婆,我是这么想的,等我手里的稿费多了,咱们就去成府买大房子,到时候咱们一家搬过去!”
“一方面是离报社近,一方面是女儿可以上更好的小学!”
“老公,那我怎么办?我在商场上班,去了成府,工作可不好找啊!”
“哈哈,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我的收入这么高,就说我这部小说,按照签约的字数,我最少要写两百万字,你算算多少钱?”
“二十万?”
“是啊,有这么多钱咱们在成府都能买三四套房子了,你还愁工作?以后你就给我帮忙,帮我修改小说,我也要查很多资料!”
“你就在家相夫教子,当个贤内助就行了!”
过好日子谁不愿意?谢小樱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从单位辞职了,就是看商场工资高!
为了这事,娘家差点让她离婚了!
“行吧,我听你的,明天我就去辞职!”
有一大笔钱在手里,谢小樱也不担心生活了,没有了后顾之忧!
票订好协议后,京华小说报就开始造星计划,新闻机构,娱乐公司,干别的或许不擅长,但是造星,人家是专业的!
第一天没有刊登宋朝小书生这本小说,而是在最末尾插入了这本书的简介,还给了几点有意思吸引人的评论!
借着,隔天的报纸就把四分之一的版面给了宋朝小书生,八千字的篇幅!
于是,良人说书这个作者以及他的作品被读者所熟知了!
随后,李思平又得到总部的收授意,让梁平做了几百字的心路历程感想!
特别是突出自己签约京华小说报前后的变化!
这下读者们不淡定了,原以为良人说书大神是知名作家,原来他之前就是个扑街仔?
是不是他都能通过写穿越小说实现暴富,那我是不是也可以?
良人说书大神把作家的门槛拉低了很多。不对,应该是京华小说报把这个门槛给降低了!
在京华小说报西南分公司的运作下,西南本地的报纸得知最近名头很大的良人说书就是成府人,纷纷开始对良人说书进行专访!
京华小说报西南分公司挑选了几家有影响力的报纸,让梁平接受了采访!
这下就像捅了马蜂窝,良人说书的生活细节都暴露在读者眼前,一个真实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出现在大家面前!
京华小说报千米百元的买断价格已经被公开了,毕竟向全社会征稿,公开透明很重要!
这还是第一本书的价格,以后资历起来了,千字两百三百都不是问题!
京华小说报一也把签约作家,大神作家,白金作家,至高神四个等级复制出来了!
特别是至高神作家,千字五百元,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一本一百万字的小说,稿费五十万,你能想象?要是两百万字三百万字呢?
目前连载的几本小说故事框架都已经公开了,字数最少的宋朝小书生也有两百万字呢!
就说良人说书吧,他这本宋朝小书生写完,最少能赚二十万,这还不算后边其它收入,比如出版,比如影视改编权!
京华日报为了吸引作家加盟,各种诱惑条件都拿出来了!
在甲骨文集团的帮助下,四个作者是彻底火了,文化圈底层的人都开始写小说了,哪怕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的人,也开始尝试了!
有句话说得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最先坐不住的,自然是传统作家了,那些写严肃文学的,都纷纷开始抗议!
读者们都去看这种垃圾文学,文学圈子的空气都会被污染了,严肃文学的地位何在?
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就连程立国熟知的,在后世很出名的那几个作家,也开始向媒体发声了!
梁静宁哪里顶不住了,把责任推给了程立国,于是作协约谈了程立国!
这个人是和程立国神交已久的作协主席李老!
看着面前年过半百的程立国,李老很感慨,三十年前他和程立国一般大,现在他都过八十岁了!
三十年前程立国在文坛崭露头角,还成为了了文坛最佳新人,那时候他有意思把程立国培养成接班人!
但后来程立国突然就不写小说,开始搞艺术了,他还为程立国遗憾了一段时间!
不过后来十几年的风风雨雨证明程立国的选择是对的!
不过现在他找到了接班人,就是程立国熟知的余秋意!
“立国啊,咱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我对你可是神交已久啊,今天约你过来也是想和你聊聊,顺便对一些问题,交流下看法!”
按说这种麻烦,他都八十多岁了,不想在操心,但程立国的地位在这里,作协只有他能和程立国平等对话!
别人出面了,程立国未必理会。
“李老,你可是文坛的定海神针,对文坛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按说这些烂事不应该来打扰你,可说话管用的人不多,只能麻烦你了!”
“下边人给我说,圈子里对报社发掘的那几个新人意见很大,我这个老板也被迫出面来解决问题了!”
“立国啊,当年你放弃了在文坛发现,我都遗憾很久,否则你现在的地位早就超过我了,不过你在艺术圈子的成就可就了不起了!”
“你现在用这种方式回归文坛,可是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啊!”
“李老,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圈子多好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了,但好作品却可以而不可求!”
“是有这个趋势,八十年代那时候作家可是风云人物,但现在娱乐明星却粉墨登场,这里边立国你功不可没啊!”
“冤枉啊李老,时代洪流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电视机和音像设备的普及决定了娱乐明星越来越多!”
“娱乐圈有我在还好点,没有我可能更乱!”
“这点我承认,你在娱乐圈的很多举措都是富有建设性的,文坛就缺一个像你这样,能扛大旗得人!”
“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不过我自己没有出手,我现在掌握的资源,也不用自己辛苦了!”
“立国,你这次回来,对文坛时好时坏难说啊。”
“这些事情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不就是我手里那几个作家的收入有超过传统作家的趋势,让他们坐不住了!”
“其实文学圈子市场化也是趋势,他们就是不甘心也没用,我不这么做,迟早有人这么做!”
“我程立国还算是讲理的人,要是遇到不讲理的人,那他们只能被拍死在沙滩上了,最多十几年,这种情况就会来临!”
“我现在提前这么做,也给了他们反应调整的时间,难道不是吗?”
“立国你有你的想法,我这里也有我们的看法,咱们本质上还是有分歧的!”
李老感觉和程立国说话很费劲,这家伙一点都不尊重自己,每句话都是在挤兑自己。
好像他自己是救世主一般!
“有分歧才是正常,我记得几百年前,小说难登大雅之堂,在儒家经典面前,还不是上不了台面的文学!”
“但几百年过去了,小说已经成为了主流,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传统,那就只能天天看诸子百家了,可能唐诗宋词都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