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见义勇为,轰动全厂!

    赵阳忙完这件事才想起午饭还没吃,于是随便扒拉两口,塞了一个大白面,他就出门了。

    不过在即将踏出大门的刹那,赵阳敏锐发现眼前的世界模糊了下。

    他下意识的转身打量屋内,却发现没什么变化。

    他又看了看自身,这下发现不对劲了。

    除却其它都原封不动,毛衣换成了另一件深蓝色的。

    赵阳原先穿的是一件浅绿色毛衣,是周六洗干净,周日才换上去的,不可能今天就换,除非……

    如果不出意外,那件浅绿色毛衣现在正搁外头晒着。

    赵阳打开门,第一时间目光投向晾衣架,果然!

    那件浅绿色毛衣正挂那伴随着微风摇摆不定。

    看来历史已经被改变。

    就是记忆还未融合,不知道具体情况。

    先去厂里。

    赵阳推着车,很快被几名大妈看到,随后就听她们一脸夸赞:

    “阳子,你可真能耐。”

    “可不是嘛,这孩子打小我看就有出息,果然没错。”

    “阳子的道德品质是真没的说,情况我都听说了,一点都没带犹豫的。”

    “……”

    就这样,赵阳在一路夸赞中走出四合院。

    到了大街上更不得了,有人看到他就高喊大英雄!

    十分热情洋溢。

    赵阳对此只好谦虚笑了笑。

    而当来到轧钢厂,在距离厂门口还有段距离,还没靠近,赵阳便看到了乌泱泱的一大堆人,还有一辆吉普车停在一旁。

    随着距离拉进,在赵阳看清楚后也被吓一跳。

    最前头是一群看架势官位不小的领导,其后的其后才站着杨厂长和李副书记。

    除此之外,最前头还有昨天见过的那两位小女孩以及她的家人。

    还有几名报社记者和摄像。

    这些人的左侧居然还安排了一群小学生,他们手捧鲜花,神采飞扬。

    再后面就是本厂的工人们了,看样子但凡能过来的都赶来看热闹,足足上千来人。

    这场面,就差锣鼓喧天和鞭炮齐鸣,反正喧闹的跟菜市场一样。

    不过在看到赵阳,人群逐渐安息了下来。

    “赵阳同志,对于你见义勇为的举动,我们可是深感敬佩……”

    “赵阳同志,你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没错,但这么大的事,也别怪我们兴师动众,这可是一定要好好宣传,值得人们学习的典型事件啊!”

    赵阳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从几位领导的三言两语倒推出自己昨天应该没等人家感谢就溜了,于是人家就找了过来。

    “这是我们为你定制的锦旗和见义勇为荣誉证书,作为表彰你在昨天中午勇救两名落水儿童的英雄举动!”

    “我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毕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一直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

    赵阳十分谦虚的应和着几位领导,直到那双胞胎姐妹一家人时。

    “恩人,感谢您救了我们女儿,我真的无法想象失去了她们,我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女孩的母亲眼眶泛红,看穿着打扮十分具有典雅气质,显然具有一定身份。

    她老公是名军人,一袭军装,他目光炯炯有神,“恩公,大恩不言谢,以后但凡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只管招呼,我记您一辈子情。”

    说罢,他拉来双胞胎女儿,“江灵江静,他就是你们的救命恩人,快叫干爹。”

    “干爹!”x2

    赵阳蒙了一下,赶忙扶俩女孩起来,“使不得,使不得,我只是举手之劳,快起来快起来。”

    这对双胞胎长得精雕玉琢,就跟瓷娃娃一样,不得不说赵阳的确有点动心收她们当干女儿。

    “赵阳同志,不管你答不答应,她们以后就是你干女儿了!”

    军人说完,女孩的母亲和奶奶也在一旁劝。

    在赵阳看来,这家人挺重情重义的。

    因为只要他成了双胞胎的干爹,那在往后的日子里,两家人会逐渐走进从而变得亲密。

    而如此一来,通过双胞胎,军人就能知悉赵阳的生活情况,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帮助。

    很显然军人和这位母亲考虑的很周详,倘若不这样,他们怕赵阳不会开口,毕竟一般人也大多如此。

    “其实我很喜欢女孩,我跟我老婆昨天结婚时还说头胎一定要个女儿。”

    “也是没想到,我这头胎的女儿还没生,结果先有两个干女儿了,倒是夺爱了。”

    赵阳这算是答应了。

    军人和母亲松了口气,立马笑着对视一眼。

    “对了,还不知道两位怎么称呼?”赵阳问道。

    一旁的东城区区长马上介绍道:“这位是江勇江军长,这位是在民族歌舞团任职的陈曼。”

    “我想我就不用再介绍了吧!”赵阳笑着说完。

    那江勇竟然一脸佩服的说道:“还别说,我听他们说你抓了敌特,又搞了两个发明,还是七级钳工,赵阳同志真是智勇双全,非同凡响啊!”

    “所以他这个人民英雄实至名归,实至名归!”

    聊了一会,几名记者见缝插针。

    “赵阳同志,我是人日报社的记者,想对您的见义勇为事迹来个专访……”

    “赵阳同志,我是人民广播总台记者,请问您跳进冰冷的湖水中有没有想过万一无法生还怎么办?”

    “赵阳同志,昨天还是您的新婚喜酒,您的妻子支持您当时跳进去救人吗?”

    随着长枪短炮的提问,闪光灯更是差点把赵阳的眼睛晃瞎了。

    但赵阳没办法,这些人不能不搭理。

    因为他们要大力宣传,这属于符合风向,还要发送给各个机关单位和学校医院让大家学习。

    良久,过了一个多小时后,赵阳这才搞定所有人。

    不过,这是外头的所有人。

    本厂的还没呢!

    这不,看到杨厂长和李副书记要拉自个都不知道去哪,赵阳慌了,“两位领导,要不找个地让我休息一会?”

    “我刚刚可是给二位没少贴金啊!”

    接触到现在,距离感少了许多,赵阳说起话来也少了几分顾忌。

    其实贴不贴金两人都跟着沾光了,谁让赵阳是轧钢厂的工人呢!

    “再坚持一下,总厂那边还有一位记者在等着呢,他写完是发给咱们厂所有分厂学习的。”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要跟你商量。”

    “什么事?”

    “你先应付完他,到时候就知道了。”

    “那好吧!”

    赵阳没办法,他们是第三轧钢厂,上头还有第二和总厂,下有零零散散大大小小的分厂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