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特供熊猫,刮目相看!
吃完晚饭,那位鹰钩鼻男子还是一言不发。
不过赵阳知道,他在微不可察的打量自个。
等大家在客厅的沙发上入座,陈天源问道:“小赵,有没有想听的歌?”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吧!”赵阳应道。
陈天源赞了一声“行家”,便使唤陈月在旁边的唱片架上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抽出一张唱片,放倒了留声机上。
鼓捣几下,架好唱针,就传来了一阵悠扬的音乐。
见陈部长要掏烟,赵阳忽的想起系统空间还有特供熊猫。
“陈叔,抽我的吧!”
赵阳把手放进兜,从空间拿出特供熊猫,接着拆开给陈部长和鹰钩鼻男子各发了一支。
说起来,甭管两人有什么意图,起先互相试探都是绕不过去的环节。
刚刚吃饭时候赵阳一副不卑不亢的态度。
而现在,他该撑一撑牌面了。
别的不说,就冲这特供熊猫,两人无论有什么意图,都要暗自掂量掂量。
果然,当看到赵阳从兜拿出特供熊猫,陈天源和鹰钩鼻男子顿时脸色微变,随即眼神对了一下。
他们十分清楚,这烟一年就产一百箱,专供正部级以上领导。
哪怕是他们两人,每年拿到的数量也不过五到十条罢了,平时根本舍不得抽。
鹰钩鼻男子依旧默不作声,陈天源笑道:“小赵啊,这烟可是非常稀少,搞到手不容易吧!”
“还好,从一长辈那要来的,陈叔可别客气,我家里还有好几包。”
赵阳把放在茶几上的特供熊猫,往前推了一段距离,靠近陈天源的面前。
其言外之意,表明了他上头不仅有人,而且关系匪浅。
陈天源和鹰钩鼻男子点上烟,抽了一口。
是真的!
一旁,陈月眼中浮现思索。
尽管她也不知道爸叫赵阳来吃饭到底有什么意图。
但也看得出,随着赵阳拿出这包特供熊猫,让爸和那个人很意外。
当然了,陈月也很意外。
因为她知道赵阳最大的关系无非就是李云龙、赵刚、江勇这三人了。
可这三人还不够资格配发这种烟。
那么,能给赵阳‘好几包’这样的烟,他口中的那位长辈,到底是谁?
这边,赵阳含糊其辞,对于陈天源的几次试探都打了回去。
他倒是想说,可没有啊!
也不能瞎编,陈天源这级别很容易求证的。
陈天源笑了笑,见赵阳死活不想说,也就算了,转而问道:“小赵,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算是闲聊。
而他问起这个也是听陈月说赵阳会写小说。
既然都会写小说,想必是有一定的阅读积累。
赵阳义正言辞,“当然是领袖选集,我一有空就看!”
于莉紧了紧手,哥,家里都找不出一张半页的,你这样张口就来好吗?
陈月嘴角含笑,从认识赵阳起,就没见他看过。
“除此之外呢?”
陈天源见他这小心谨慎的样也是无语,不至于吧!
“除此之外就是看看报纸,看看历史类、金融类的,关心国家大事。”
赵阳表示自个是名品学兼优的好同志。
“哦~”陈天源略显意外,“不知道你对哪个朝代比较了解?”
说起这个,赵阳也没啥顾虑,直言道:“谈不上了解,倒是挺佩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陈天源没言语,一副静等下文的样子。
赵阳索性就卖弄一下,“我佩服朱元璋,只因他同样出身底层,雄才大略,见过真正的民间疾苦,拥有无与伦比的意志,有强烈的愿望,希望他的臣民,能过上公平富庶的生活。”
陈天源听出来了,他这是在借古喻今的歌颂呢!
不过,见解是有,但不多,还需再听听看。
“小赵,洪武年间屡屡兴起大案,从胡惟庸,到李善长,再到蓝玉,动辄牵连数万人,对此,你又有何看法?”
既然你用朱元璋来歌颂,那么,他做的这些事,你又怎么说?
陈天源很想听听,只是有些奇怪,赵阳似乎在犹豫,眉宇间甚至还有顾虑。
在顾虑什么?
有什么好顾虑的?
又等了一会,见赵阳还是难以启齿,他便摆摆手,“你不用有顾虑,算是闲谈,放心大胆说。”
赵阳闻言心说,是你让我说的啊!
“依我之见,朱元璋此举是为了遏制明初,勋贵阶层扩张,避免王朝被不受限制的勋贵阶层吞噬,避免大明重蹈汉唐宋元的覆辙。”
“而之所以下手这么狠,就是为了立下标杆,到了子孙后代,即便打个折扣,也能震慑宵小。”
倒是赵阳多想了。
除了陈天源眉头好似快速皱了一下,其余人并有什么反应。
“其实我真的佩服朱元璋,对了,还有秦始皇。”
赵阳又道,表示自个并不单单的在借古喻今。
“为什么只佩服这两位?那其他皇帝呢?”
安静许久的陈月忽然好奇问道。
“其他皇帝,哼,于我华夏民族而言,从未想过在根本上改变什么,并无功绩,谈何佩服?”
这倒是赵阳真实想法,前世在高中和大学学习历史的个人见地就是这般。
赵阳接着又回答陈月道:“先说秦始皇,废除分封,推行郡县,修筑驰道,使华夏进入新的纪元,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且不细说。”
“再说朱元璋,他本意想以皇权镇压整个地主官僚,能让天下草民,有田中,有饭吃,不至于将来再揭竿而起。”
陈天源仔细听着,虽然不完全赞同赵阳的看法,但也颇有一些见地,令人刮目相看。
“那么小赵,所谓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又惊人的相似,你怎么看待当今形势?”
陈天源再次发问。
如果赵阳刚刚说不出什么,表明学识有限不过如此,他也不会再提及这个话题。
不过现在,值得他继续了解下去。
而赵阳已经能很明显感知到对方在考校自个。
对此,倘若能够得到一位正部级大佬的赏识,总归利大于弊。
至于有无把握,亦是跳梁小丑?
赵阳身为穿越者,本就洞悉未来几十年的大势所趋,还是有信心的。
当然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他从来不说。
下一刻,赵阳好整以暇道:“我温习《隆中对》时,觉得里头有四个字非常适用当下。”
不过赵阳知道,他在微不可察的打量自个。
等大家在客厅的沙发上入座,陈天源问道:“小赵,有没有想听的歌?”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吧!”赵阳应道。
陈天源赞了一声“行家”,便使唤陈月在旁边的唱片架上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抽出一张唱片,放倒了留声机上。
鼓捣几下,架好唱针,就传来了一阵悠扬的音乐。
见陈部长要掏烟,赵阳忽的想起系统空间还有特供熊猫。
“陈叔,抽我的吧!”
赵阳把手放进兜,从空间拿出特供熊猫,接着拆开给陈部长和鹰钩鼻男子各发了一支。
说起来,甭管两人有什么意图,起先互相试探都是绕不过去的环节。
刚刚吃饭时候赵阳一副不卑不亢的态度。
而现在,他该撑一撑牌面了。
别的不说,就冲这特供熊猫,两人无论有什么意图,都要暗自掂量掂量。
果然,当看到赵阳从兜拿出特供熊猫,陈天源和鹰钩鼻男子顿时脸色微变,随即眼神对了一下。
他们十分清楚,这烟一年就产一百箱,专供正部级以上领导。
哪怕是他们两人,每年拿到的数量也不过五到十条罢了,平时根本舍不得抽。
鹰钩鼻男子依旧默不作声,陈天源笑道:“小赵啊,这烟可是非常稀少,搞到手不容易吧!”
“还好,从一长辈那要来的,陈叔可别客气,我家里还有好几包。”
赵阳把放在茶几上的特供熊猫,往前推了一段距离,靠近陈天源的面前。
其言外之意,表明了他上头不仅有人,而且关系匪浅。
陈天源和鹰钩鼻男子点上烟,抽了一口。
是真的!
一旁,陈月眼中浮现思索。
尽管她也不知道爸叫赵阳来吃饭到底有什么意图。
但也看得出,随着赵阳拿出这包特供熊猫,让爸和那个人很意外。
当然了,陈月也很意外。
因为她知道赵阳最大的关系无非就是李云龙、赵刚、江勇这三人了。
可这三人还不够资格配发这种烟。
那么,能给赵阳‘好几包’这样的烟,他口中的那位长辈,到底是谁?
这边,赵阳含糊其辞,对于陈天源的几次试探都打了回去。
他倒是想说,可没有啊!
也不能瞎编,陈天源这级别很容易求证的。
陈天源笑了笑,见赵阳死活不想说,也就算了,转而问道:“小赵,平时喜欢看什么书?”
算是闲聊。
而他问起这个也是听陈月说赵阳会写小说。
既然都会写小说,想必是有一定的阅读积累。
赵阳义正言辞,“当然是领袖选集,我一有空就看!”
于莉紧了紧手,哥,家里都找不出一张半页的,你这样张口就来好吗?
陈月嘴角含笑,从认识赵阳起,就没见他看过。
“除此之外呢?”
陈天源见他这小心谨慎的样也是无语,不至于吧!
“除此之外就是看看报纸,看看历史类、金融类的,关心国家大事。”
赵阳表示自个是名品学兼优的好同志。
“哦~”陈天源略显意外,“不知道你对哪个朝代比较了解?”
说起这个,赵阳也没啥顾虑,直言道:“谈不上了解,倒是挺佩服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陈天源没言语,一副静等下文的样子。
赵阳索性就卖弄一下,“我佩服朱元璋,只因他同样出身底层,雄才大略,见过真正的民间疾苦,拥有无与伦比的意志,有强烈的愿望,希望他的臣民,能过上公平富庶的生活。”
陈天源听出来了,他这是在借古喻今的歌颂呢!
不过,见解是有,但不多,还需再听听看。
“小赵,洪武年间屡屡兴起大案,从胡惟庸,到李善长,再到蓝玉,动辄牵连数万人,对此,你又有何看法?”
既然你用朱元璋来歌颂,那么,他做的这些事,你又怎么说?
陈天源很想听听,只是有些奇怪,赵阳似乎在犹豫,眉宇间甚至还有顾虑。
在顾虑什么?
有什么好顾虑的?
又等了一会,见赵阳还是难以启齿,他便摆摆手,“你不用有顾虑,算是闲谈,放心大胆说。”
赵阳闻言心说,是你让我说的啊!
“依我之见,朱元璋此举是为了遏制明初,勋贵阶层扩张,避免王朝被不受限制的勋贵阶层吞噬,避免大明重蹈汉唐宋元的覆辙。”
“而之所以下手这么狠,就是为了立下标杆,到了子孙后代,即便打个折扣,也能震慑宵小。”
倒是赵阳多想了。
除了陈天源眉头好似快速皱了一下,其余人并有什么反应。
“其实我真的佩服朱元璋,对了,还有秦始皇。”
赵阳又道,表示自个并不单单的在借古喻今。
“为什么只佩服这两位?那其他皇帝呢?”
安静许久的陈月忽然好奇问道。
“其他皇帝,哼,于我华夏民族而言,从未想过在根本上改变什么,并无功绩,谈何佩服?”
这倒是赵阳真实想法,前世在高中和大学学习历史的个人见地就是这般。
赵阳接着又回答陈月道:“先说秦始皇,废除分封,推行郡县,修筑驰道,使华夏进入新的纪元,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且不细说。”
“再说朱元璋,他本意想以皇权镇压整个地主官僚,能让天下草民,有田中,有饭吃,不至于将来再揭竿而起。”
陈天源仔细听着,虽然不完全赞同赵阳的看法,但也颇有一些见地,令人刮目相看。
“那么小赵,所谓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又惊人的相似,你怎么看待当今形势?”
陈天源再次发问。
如果赵阳刚刚说不出什么,表明学识有限不过如此,他也不会再提及这个话题。
不过现在,值得他继续了解下去。
而赵阳已经能很明显感知到对方在考校自个。
对此,倘若能够得到一位正部级大佬的赏识,总归利大于弊。
至于有无把握,亦是跳梁小丑?
赵阳身为穿越者,本就洞悉未来几十年的大势所趋,还是有信心的。
当然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他从来不说。
下一刻,赵阳好整以暇道:“我温习《隆中对》时,觉得里头有四个字非常适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