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利国利民,糊火柴盒!

    “考核的事情结束,接下来你该上心把猪肉的事情给忙活好,距离元旦也就十来天,要抓抓紧。”

    杨厂长也给自个倒了一杯,没麻烦秘书,接着坐在赵阳斜对面。

    “杨厂长,我挺纳闷的,按理说这半多月咱们厂表现还算不错,也因为我出了几次风头,上面难道就没表示表示?给奖励奖励?”

    赵阳觉得这说不过去啊,总不该是后娘养的吧?还是你这个当家的无能,没去争?

    “没啥用啊!”

    “你别看咱们厂这半多月又是发明产品,还卖的特火,又是你接连登报,还顺带出名,但对上面来说,这些都是虚的啊,不是实打实的成绩!”

    杨厂长一摆手,见赵阳好像误会,忙解释着。

    “那什么是实打实的成绩?”

    赵阳听完若有所思,问了一句。

    “较快较好的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这些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拿你发明产品这个仔细说说。”

    “首先是要能给国家创外汇,其次是对国家能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不是像目前这两款产品一样,仅仅只是发挥了便民的作用,创收也只是给厂里创收,这么说你能明白吧!”

    杨厂长给合计上了,一直想找机会跟赵阳谈谈,现在误打误撞了不是。

    “这样啊!”

    赵阳问之前心里就隐约有数,听他说完果然如此。

    “所以你以后搞发明,要仅仅围绕这两个核心来进行。”

    杨厂长说完满怀期待,赵阳同志总是会给人惊喜。

    “不局限于工业产品行不?例如农业方面的,或者食品行业,但是能对国家有帮助的。”

    赵阳脑子里有很多东西,吃喝用度等,跨度包含许多行业,但不能乱拿。

    “你有想法?”

    杨厂长听得一惊一乍,怎么说来就来?

    “你先回答我。”

    赵阳是有想法,不过得问清楚。

    “行啊,当然可以,你要是能让粮食产量提高个几倍,下次阅兵你能站上边看。”

    杨厂长心想,那自个作为他的老领导,想必也差不到哪去。

    “别别别,我适合在下边欢呼鼓掌。”

    赵阳虽是嘴上那么说,但心动了。

    还别说,他脑子里真有招。

    可以整化肥啊!

    现在全国种粮依靠的都还是积粪肥田,以及通过动植物残体经一定时间发酵而成的肥料来增效农作物,这肥料也叫有机肥。

    有机肥对地好,但产量提效一般。

    化肥又称无机肥,会破坏土地,但提高农作物产量效果非常明显。

    有种牺牲子孙后代换取短期粮食高产。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今年用了,明年地就废了,而是个长期过程。

    再一个,土地也不排斥两种肥料同时使用,且效果会更好。

    只要比例得当,便能完全避免一种肥料所造成的弊端。

    既及时供给了作物所需的有效养分,又改良了土壤结构,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让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

    且话说回来,就算只使用化肥,那也是可以接受的,吃饱了饭再考虑生态农业嘛!

    赵阳越想越心动,这要是现在把化肥搞出来,绝对是利国利民大好事,堪称功德无量啊!

    “杨厂长,你有没有听说过化肥?”

    “你想搞化肥?”

    “你知道化肥?”

    “知道啊,我听说农业部打算明年去国外进口化肥。”

    “这么说我们是没有化肥厂?”

    “有的啊,老大哥156项目之一,有引进来,但那质量就比农家肥高一丢丢,还不如不用呢!”

    赵阳松了口气,有就好,有就能改进,而不是一无所有从零开始。

    “不是,你真有办法?是设备方面还是化肥方面?”

    杨厂长直接坐了过来,那个心痒痒的不行。

    “两者都有吧!”赵阳现在也无法说什么,得看看情况,“厂长,你帮忙搭个线,把化肥厂厂长介绍给我认识,我得先去看看情况。”

    “这没问题,你名头还是响亮的,见一见面不难,回去你等我通知,我这边联系好就告诉你。”

    杨厂长感觉到了,这赵阳绝对有把握。

    “你可要顾着厂里啊!”杨厂长心思活跃,又道:“要是有设备方面的改进,你最好能让咱们厂来建设生产,也沾一份功劳不是。”

    “那你放心,我赵阳从不忘本。”

    赵阳拍拍胸脯,他可是厚道人。

    “那你为人是没的说的,是名好同志。”

    “厂长你也没得说,是位好领导。”

    才喝了几口茶,两人互吹上了,要是中午带点酒,更不得了。

    正准备走人,不能耽搁他们开会,赵阳忽的想起一个事,“杨厂长,我想问下你在火柴厂那边有没有关系?”

    “火柴厂?”杨厂长一愣,既而摇摇头,“没打过交道。”

    “那可以帮我去打下交道嘛,最好能让我跟对方一起吃顿饭。”

    赵阳这事是为了刘海中和阎埠贵。

    没错,他的办法就是让两家人糊火柴盒。

    别觉得糊火柴盒不咋地,但这还是火柴厂家属的福利。

    外人要干这活,要么有关系,要么是贫困户。

    所以他才想着让杨厂长帮忙去牵牵线。

    至于收益,赵阳之前就听说过。

    糊一百个火彩盒能挣六分钱。

    不过初学者一天能有三四百个就不错了。

    赵阳倒是听说过顶级牛人,一天能糊两千个。

    基本上一睁眼就开糊,一闭眼就睡,梦里还能接着糊。

    说起来,但凡能计件,都不适合计时,否则资本家要流泪。

    要不然这活也不会外包,因为正式工一天也糊不了几百个,却要发一块多的工资,不划算效率还低。

    赵阳算了算,阎埠贵一家熟练了后。

    一个月要是能糊十万个,岂不是能挣六十块钱?

    卧槽,一年就是七百二!

    咬咬牙,父子俩合计四千的债务,五年半就能还完!

    然后这活还能接着干,好日子还不得起飞!

    接下来,杨厂长表示可以试着去联系。

    不过得如实说是赵阳他想见面吃饭。

    毕竟现在赵阳风头正盛,比他好使。

    赵阳自然没问题,于是离开了厂办大楼,打算回车间跟大伙唠会嗑等吃午饭。

    然而他回到车间却发现空无一人,都还在考核呢!

    “想我赵阳一生要强,却是无敌了个寂寞!”

    赵阳感慨了一番,只好出门到处逛逛。

    临近中午,当得知厂里决定,转入技术员体系对等十级技术员,赵阳心说不枉为厂里贡献了青春,还是有回报的。

    别看十级技术员工资只有八十六块五毛,还没八级钳工九十九块高。

    但前者有发展空间,后者封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