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高昂月租,吓傻众人!加更

    “赵阳同志不在家吗?”

    “出去了啊,你们是?”

    吕大妈目光奇怪的看着眼前这几名身穿统一工装男子。

    她感觉这工装样式好像很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来。

    “我们是京城电话总局的,过来给赵阳同志安装电话。”

    “什么?安装电话?”

    吕大妈惊呼一声,不远处的杨瑞华听闻也凑了过来。

    “给赵阳家安装电话?我的天,这得不少钱吧?”

    杨瑞华给震惊了。

    吕大妈也没缓过神。

    “对啊,你们知道赵阳同志什么时候回来吗?”

    一行人来到后院,李翠兰和刘婶也凑了过来,不多久,全院人也过来了。

    多新鲜啊!

    电话他们知道。

    但装到个人家里头,还头一次听说。

    “赵阳出去了,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也没个准。”

    “这...”

    领队负责的男子皱了下眉头,正打算说明天再来。

    “光天,你给跑躺腿,去把街道办于莉给喊回来,择日不如撞日。”

    李翠兰见他神色不对劲,立马招呼光天去叫人,随即又道:“领导,赵阳他媳妇于莉是在附近的街道办上班,请个假一会功夫就回来,你给等等就成。”

    “行,那我们等她回来。”

    领队男子松了口气,可他松早了。

    一堆大妈见他是领导,围着他就各种打听。

    “我不清楚,我不知道,我只是听吩咐过来装的。”

    一群大妈大婶大娘虽然没打听到什么,但别的不说,院里有电话,她们各家各户也能跟着沾光啊!

    赵阳还能不让他们用不成?

    也不大会,于莉就匆匆忙赶回来了。

    她还带着点情绪呢,安装电话这么大个事,赵阳不跟她说一声也就罢了,关键自个都不上心,还出去了。

    “领导,让你久等了,快进来喝口茶。”

    于莉一脸不好意思的招呼他们进屋。

    “不用不用,我们忙完就走,还要赶下个地。”

    于莉见他们拿出设备工具开始忙活,跟几位大妈站旁边,有心想帮把手,却不知怎么做合适。

    “没事,让我们自个来,这些都是细致活,稍微出点差错,影响后头的电话使用。”

    领队的男子这么一说,于莉只好安心在一旁候着。

    而几位大妈嘴可没闲着,一个劲的在夸赵阳能耐,连电话都装到家里来了,甭说明天,今下午就能轰动整个南锣鼓巷。

    于莉听得一脸美滋滋,想着这周末让爸妈过来一趟,好让他们知道家里装了电话。

    说起来爸妈也好几天没过来。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下午四点,座机电话安装到了尾声。

    期间,随着消息传出去,周边院子的大妈大婶大娘大爷全过来凑热闹了。

    屋内,电话被安装在里屋,赵阳平时写东西的书桌上。

    这是一台面板黄色的座机电话,按键是转盘的,每个凹洞显示着一个数字。

    而当电话装好后,领队男子拿起电话把子,先是喊了几声,然后说了几句话。

    只见他放下电话把子,擦了把额头的汗,笑道:“于莉同志,幸不辱命,电话装好了,我这把号码告你,你给写张纸条记一下。”

    “好的,我这就写。”

    于莉激动的不行,顺势就拿起桌上的纸笔。

    “您家的号码是686。”

    “686?”

    于莉给写上,心想就三个数啊!

    “领导,这电话该咋使用呢?”

    吕大妈忍不住好奇问道。

    “这个简单,倘若外头的电话要打进来,只要在电信局那根据这个号码,说出对方的单位和要找的人,那边的话务员就会给转进来。”

    “同理,你们要打出去,也得在电信局的话务员中转一下,也一样,除了电话号码,还得说清楚对方的单位和对方的名字。”

    听领导同志说完,众人长了见识。

    于莉倒是知道这一茬,她在单位用过电话。

    “那领导同志,打一次电话要多少钱啊?”

    于莉觉得赵阳草率了,也不知道家里能不能负担的起,也不跟她商量。

    “打一次电话,每分钟收费一毛钱,甭管接电话还是打出去,都一样,外加月租十块。”

    这领队的说完,顿时哗然声一片。

    大妈大婶们不住嚷嚷这太贵了,一分钟就要一毛钱。

    “不是,同志,没到一分钟怎么算呢?”

    领队道:“没到一分钟也按一分钟计费。”

    “那可得注意了,真要打起来,得掐秒算时间。”

    “得了吧,你舍得打啊?”

    “领导,那月租是什么意思?怎么还要十块钱呢?”

    于莉觉得一分钟一毛钱还好,可这月租十块什么意思啊!?

    领队道:“就是哪怕你不打电话,每个月都得交十块钱。”

    这话一出,于莉直接人麻了。

    她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二十,一时间,只觉呼吸有些不顺畅。

    至于其他人,都吓得没吱声。

    不用也得交十块钱,我的天。

    装不起装不起。

    这辈子是装不起了。

    甭说自个这辈子,儿子这代都不好说。

    “那去哪里给交钱啊?”

    于莉也没招,往开了想,贵就贵点吧,男人收入高。

    领队道:“去邮电局缴费,每个月月底会有人过来送话务单,到时候拿着话务单去缴费就成。”

    于莉‘哦’了一声,点点头。

    而领队等了一会,见大伙也没什么问题了,便说道:“那个,我们忙完就先走了啊!”

    “坐会歇歇,喝口茶吧!”于莉客气挽留道。

    “不用了不用了。”

    随即,于莉送他们几人出院,然后这才又回到了屋里。

    看了下时间,一通忙活,外加刚刚问这问那,都到快下班的点了。

    于是她开始准备晚饭,想着等赵阳回来好好问问他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

    人民银行这会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个人身穿呢子大衣,手中提着一个公文包,看起来很有派头。

    他自称是果务院办公厅的人,今天过来是有一份果务院急件,要马上交到行长手里。

    只见他将一个信封交给了银行传达室后便匆匆离开。

    信封上写明:下午五点四十前送到耿行长手中,亲启。

    对此,工作人员不敢怠慢,可由于耿行长外出,只好把信交给了值班领导传阅。

    可在信打开后,值班领导霎时眉头紧锁。

    这是一封有着周总理批示的公函,上边写道:晚上九点,一场事关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原材料的重要活动要举行,并会有中外记者参加并拍摄记录影片,要求人民银行拨20万元人民币作为经费。

    在信函的左侧有总理拨现款20万元的批示,以及右下角还有两点特别批注:一是要市场流通旧票。

    二是10元票每捆,要包装好一些,务必送到民族饭店叫石全一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