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鹬蚌相争
与川端康成和太宰治相比,松本清张的名气显然有所不如。·小^说^宅\ ^更`新′最.全¨
不过得益于推理小说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林田辉带来的这份手稿,依然获得了不少人的关注。
拍卖师话音刚落,就有好几个买家加价。
“320万!”
“330万!”
“这位先生出价350万,还有没有更高的?”
经过一番角逐后,竞价来到了600万,达到了拍卖行此前的估价。
“呼。”林由辉也松了口气,内心难掩激动。
这份相当于零元购来的手稿,直接让他的身家翻了倍,对他这种普通上班族来说,实在是太过刺激。
此时,场中参与竞价的只剩下两人,都是热衷推理小说的企业家。
他们竞价的频率也逐渐降低,差不多已经到了各自的心理价位。
就在众人以为价格已定时,一名之前并未参与竞价的宾客举起了号牌。
“650万。”
林田辉回头看了一眼,眉心燮了燮。
这名举牌之人,竟然是之前贬低松本清张的那名年轻作家,日野建彦。
见到这一幕,周围的作家们也有些发懵,这家伙明明看不上这部作品,为什么要买?
“喂,日野,你是怎么想的?你不是觉得这部作品很一般吗?”那名年长的作家,忍不住直接出声问道。~o÷完?/本e神dt?站|u? ÷}更~§?新,|!最??_全ˉ÷
“我觉得作品一般,和我想买下来,是两码事。”日野建彦的神色依然傲慢,“就比如我的家中,也会有几件我不太喜欢的水杯。”
“你竟然拿松本大师的作品和水杯作比,你这个自负的小鬼!”
林田辉猜测,这个日野建彦就是故意出价,恶心刚刚骂他的那些作家。
就比如眼看着自己暗恋的女神,被黄毛带去开房的那种感觉。
“你那么敬重松本清张,那你为什么不出价?”日野建彦冷冷嘲讽。
那名的年长作家,神色一滞,死死咬着下嘴唇。
“你以为就你有钱是吧?”
二人也只是嘴上争吵,并没有演变成武斗,毕竟现场还有不少大人物,他们也得注意影响。
台上的拍卖师表情从容,又介绍了一遍拍品的信息,将宾客们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去。
“650万,一次。650万二次,还有没有人出价呢?”
“700万!”那名年长的作家,忽然举起了号码牌,然后带着挑畔的目光,瞪了日野建彦一眼。
“大师的作品,就应该留在欣赏之人的手中,我不会让你得逞!”
“哼,那就出价吧,800万!”
日野建彦报了个数字,直接将价格抬升了100万。伍4看书 勉废岳黩
“我出900万。”年长作家不甘示弱,立即予以反击。
看到这一火爆的竞价氛围,周围的宾客们也来了兴趣,想知道谁能获胜。
林田辉握了握拳头,默默为二人鼓气。
“再叫!再叫!”
二人拼出了火气,但都保留着理智。
当年长作家出价到1250万的时候,日野建彦果断地选择了放弃。
他还特地冲着对方鼓了鼓掌,说道:“恭喜,这本手稿归你了,就是价格有点贵。”
年长作家脸色一僵,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竟然花了这么多冤枉钱。
但是,他也不能服输,依旧保持着前辈的体面:“放心吧,我的作品销量还不错。”
他出道多年,收入自然比日野建彦这个新人高上不少。
最后这场战斗,以林由辉的胜利告终。
他将在拍卖结束后,收到1250万日元的巨款。
当然,这些钱还要扣除一些税费,但是落到手中的最终数额,依然超出了他的早先预计。
“这么多钱,该买点什么好呢?”林田辉嘴角微微上扬。
拍卖会继续进行,十多件文豪名家的相关艺术品,顺利拍出。
林田辉看的意兴阑姗,他对这些藏品不怎么了解,只能看个热闹。
“这是横沟正史家人,委托本公司拍卖的一本日记,里面是记录了横沟正史晚年的日常生活,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向外界公布过———”
随着拍卖师的介绍,一本包装精美的牛皮本,被礼仪小姐拿到了拍卖展台上。
林田辉心思一动,这不就是财富情报里,所说的那个日记本吗?
据情报透露,这个日记里面,隐藏了一个关于古画的线索。
“如果价格合适,我就拍下来。”林田辉抬起头,望着台上的日记本。
“起拍价100万日元,每次加价10万。”
拍卖师看着台下的宾客,却发现无人举牌。
“没有人出价吗?”他再次询问。
但依然没有人应答。
“如果是横沟正史的金田一系列,那我肯定出手,日记嘛,就算了。”
“你说的对。一个老头子的日记,有什么好看的。”
周围的宾客并不买帐,他们虽然有钱,但也不会乱花,对于不感兴趣的作品,他们没兴趣收藏。
林田辉此时却很纠结。
100万日元,可不是小数目,都够他一年的生活费了。
不过,眼看着这个日记就要流拍,林田辉最终还是举起了自己的号牌。
“恭喜66号嘉宾,获得横沟正史的日记。”
拍卖师大喜,快速念了一遍流程后,立即落槌。
其他宾客纷纷鼓掌,他们还以为林田辉是个心软的富二代,见不得藏品流拍。
林田辉放下号牌,跟周围的宾客点了点头。
“希望这日记里,能有惊喜吧。”
拍卖会持续到了晚上10点半。
总计50多件拍品,全部成功拍出,让拍卖行的工作人员笑出了眼纹。
林田辉跟工作人员,签署了成交确认书,得知还要过几天,才能拿到钱款以及日记本随后,他来到三号厅,参加主办方举办的藏友交流会。
场内已经聚集了不少收藏爱好者,许多人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与其他藏友交流。
在会场的门口,主办方还设置了一个临时鉴定中心,四位专家正在帮客人免费进行鉴定。
“您好,能帮我看看这个铜镜吗?”
林田辉从包里拿出金属盒,将里面的铜镜递给了专家。
老专家拿起铜镜看了两眼,便给出了结论。
“这应该是江户时期的铜镜,款式还算精美,但收藏价值比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