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断桥残雪

朱棡念叨了无数遍李祺,

正优哉游哉地带着临安公主和刘璟,

乘坐着沙雕,

朝着风景如画的江南飞去。^1^5~1/t/x/t`.~c?o^m+

沙雕巨大的身影悄无声息地落在,

西湖北岸一处人迹罕至的山坡上。

李祺率先跳下,

转身稳稳扶住朱镜静和刘璟。

眼前,

是冬日里别有一番景致的西湖。

薄薄的积雪覆盖着桥上的栏杆和远处的孤山,

湖面如镜,

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岸边枯柳的疏影。

虽无夏日荷花的繁盛,

却多了一份清冷宁静的旷远。

“这便是西湖?”

朱镜静裹紧了李祺特意为她准备的厚实裘衣,

美眸中满是惊叹,

“果然名不虚传,难怪文人墨客留下那么多诗词。”

“是啊,静儿妹妹,”

李祺指着远处的桥,

“看那座桥。

传说中白蛇与许仙相遇的地方。

可惜现在没有雪,

否则‘断桥残雪’可是西湖十景之一。”

他顿了顿,笑着打趣,

“不过,咱们这‘神雕侠侣’来了,

也算是给它添点新传说。·鸿_特!小^税-王^ !已.发*布!醉`薪-章.节_”

刘璟的目光则是,落在湖岸边一些新修整过的堤岸上,

那些堤岸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灰白色,坚固平整。

“祺哥哥,这堤岸……似乎用了新的材料?

看着比寻常土石堤岸要规整坚固许多。”

“璟儿好眼力。”

李祺赞道,

“这便是最近老三他们研制出来的‘水泥’。

工部在各地推广,

尤其用在水利堤防、桥梁道路之上。

西湖这几处堤岸年久失修,

正好用水泥加固,既能防洪,游人行走也更安全。”

他说着,指向湖面,

“你看那几艘小船,渔民们冬日里还在捕鱼,

有了坚固的码头,他们靠岸也方便多了。”

三人沿着游人稀少的湖畔小径漫步。

沙雕则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巨大的身躯和雪白的羽毛在灰蒙蒙的背景下异常显眼。

它似乎对结了些浮冰的湖面很感兴趣,

时不时用喙啄一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行至一处稍开阔的临湖平台,

正巧有几个裹着厚棉袄的当地老翁在晒太阳、闲聊。·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

沙雕那鹤立鸡群的身影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哎哟!快看!好大的白鸟!”

“天爷!这……这莫不是传说中的神雕?”

“对对对!

俺在《大明民报》上看过画像!

说跟着骠骑大将军李祺,西征立了大功的那只神雕!”

“那……那旁边那两位仙女似的小娘子,

还有那位俊朗的公子哥儿……莫不就是报上说的,

‘神雕侠侣’?

临安公主和诚意伯家的小姐,还有李将军?”

老翁们激动地站起来,

虽然不敢贸然上前,

但都朝着李祺三人的方向,深深作揖,

脸上满是敬畏和欣喜。

“草民拜见神雕!

拜见李将军!

拜见公主殿下!

拜见刘小姐!”

声音不大,却充满了真挚。

朱镜静和刘璟听到“神雕侠侣”这个称呼从百姓口中说出,

俏脸瞬间飞起红霞。

朱镜静有些羞赧地往李祺身边靠了靠,

刘璟则垂下眼帘,

嘴角却微微上扬。

李祺笑着朝老翁们拱拱手:

“老人家不必多礼,我们只是随意走走,看看这西湖冬景。”

他态度随和,毫无架子。

一位胆大些的老翁激动地说:

“李将军,公主殿下,刘小姐,你们可是咱大明的福星啊!

报上说,那高产的土豆是您寻来的,

蜂窝煤是您改的,

还有这修堤修路的水泥……

路好走了,堤

也结实了!

冬天有煤烧,暖和多了!

还有那便宜的盐和糖……好日子啊!”

另一位也接口: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仁德,推行新政,

俺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日子,

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好过!

您几位,是跟着太子殿下干大事的贵人呐!”

听着百姓质朴的感激,

看着他们身上虽旧却厚实的棉袄,

脸上少了些过去的愁苦,

多了些对未来的期盼,

李祺和两位佳人对视一眼,

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和满足感。

这就是他们奋斗的意义。

“老人家过誉了,

这都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心系黎民,我们不过是略尽绵力。”

李祺谦逊道。

又寒暄了几句,三人一雕继续前行。

朱镜静挽着李祺的手臂,小声道:

“祺哥哥,‘神雕侠侣’……听着怪羞人的。”

话虽如此,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表露她的小心思。

李祺低头看她,笑道:

“怎么?静儿妹妹不喜欢?

我觉得挺贴切啊!

有雕兄,有你们两位红颜知己,

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呃,不对,

是游山玩水,可不就是侠侣?”

刘璟在一旁轻笑:

“静儿妹妹脸皮薄,祺哥哥莫要再打趣了。

不过百姓如此爱戴,倒是出乎意料。”

“那是因为你们值得。”

李祺认真地说,

“没有你们在女工传习所的心血,

没有你们在高原推动汉藏通婚的坚持,

没有静儿在宫中为百姓请命,

仅靠我和标哥他们在前面打打杀杀,

这盛世根基也不会如此牢固。”

这番话让两位佳人心中甜蜜。

沙雕在一旁歪着脑袋,

喉咙里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似乎在说:“还有我呢!”